叙事解密游戏,坂本龙一遗作,《怪物》的偏颇和迷思

电影从一场大火开启。
消防车呼啸而至,母亲推开玻璃,和儿子趴在阳台栏杆上旁观对面大楼燃起的大火。
图片
图片
简单的生活细节,透露出角色身份与家庭关系。
单亲妈妈,洗衣店工作;读小学的儿子,自然闲散的生活。
固定平视镜头,舒缓节奏,熟悉的是枝裕和风格,叠加上坂本龙一配乐(遗作),坂元裕二编剧,同性题材、问题少年、安藤樱(《重启人生》)等噱头,为这部文艺版《怪物》添加了颇多看点。
图片
故事继续发展,剪乱头发,丢失球鞋,杯中石块、深夜不归、莫名跳车,还有去世的父亲,平静生活被打断,孩子像是碰上了一些麻烦。
单亲妈妈跑到学校去要个说法,坂元裕二为观者设定的解密游戏,正式开启。
01. 叙事解密游戏
整部《怪物》由三个段落构成,分别从母亲早织、老师和孩子们三个视角展开讲述。我将三段主题归纳为“设密”“解密”“抒情”
图片
第一个段落是“设密”,从母亲的角度,自己的孩子凑出现了种种异常。在卫生间胡乱剪掉头发,半夜在哭泣中醒来,带去学校的保温杯中倒出石块,深夜跑到野外不回家,还有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在开动的汽车上突然开门跳车。
早织出于保护孩子的用心,自然需要找出这些异状的源头。一番追问之下,孩子供出保利老师。
图片
图片
观者迅速共情,跟早织一同认为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欺凌和不公平待遇,否则不会说出什么“猪脑子”的话。
然后到了学校,从校长、老师们的消极反应,更是加重了早织的怀疑。他们三缄其口,敷衍塞责,罔顾早织探寻真相的追问。校长老奶奶呆滞木讷,当事老师闪烁其词,甚至扯出“单亲母亲”这样的标签歧视。其他老师也是和稀泥,丝毫没有认错的诚意。
早织更是在超市偶然看见校长太太伸脚绊倒孩子,当事老师也被传出去酒馆找女招待。瞬间联想韩片《熔炉》,愤怒的情绪开始上头。
图片
老师说出凑在欺负同学的事实,母亲不信,亲自找到提及孩子,只是收获更多的谜团。
校方公开道歉,孩子紧闭心扉,单亲家庭的氛围降至冰点。
图片
接下来是保利老师的视角。这一段从他的角度解答了部分谜题。比如他并非欺凌孩子的不良教师,反而是开朗阳光,希望像朋友那样陪伴孩子的大男生。
可是他遇见的是原生家庭不幸的问题少年。于是成为了像《狩猎》那样被孩子诬陷的成年人。
图片
第二段更是成为青年老师的情感注脚,因为班上同学之间的纠纷和秘密,他被迫道歉、辞职,背负上坏老师的名声,人生跌落谷底。段落的最后,他光着脚,走上学校的楼顶,脚步迟缓,仿佛在轻生的边缘挣扎。
所有的解答和温暖,都留在了第三个段落。
孩子们知道所有的真相。剪掉头发是被同学摸过,半夜哭泣是想起好友,保温杯用来浇灭小猫尸体,深夜不归是去秘密基地。
图片
还有猪脑子,是暗示同学遭受的家暴;校长与老师的含糊其词,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秘密。
大人们只看到他们想看的,却忽视了更多的真相和阴影。
单亲母亲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另外那个残暴的父亲,大声说自己孩子是“猪脑子”,粗暴制止孩子的边缘行为,却全然不顾孩子在学校遭受的霸凌。
图片
内心的疑惑逐一释然。但是片中人物敏感困顿的内心,低落悲伤的情绪,依然没有解答。
02. 悲情生活注脚
就像是枝裕和以往的所有作品(是所有)一样,《怪物》片中的角色们总是身处困境,难以逃脱。
单亲妈妈早织和儿子自不必说,买回生日蛋糕,在父亲的牌位前唱歌;身处底层忙碌生活,满足温饱,却难见希望。
早织难以从丈夫离世的低沉中走出来,她将全部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可是儿子同样处于阴影之中,背负了太大的情感压力,以至于孩子开始编织谎言,出现异常行为。母子之间难以沟通,情绪的出口只能胡乱向外探寻。
图片
保利老师同样身处困境,现实境遇与他的理想完全背道而驰。自认为开朗、友好,希望坦诚地与孩子们相处,结果却被谎言击中,莫名背负太过沉重的罪责,以至于整个人生陷入低落困境。
图片
承受更多的苦难的自然是另外那个细腻柔弱的孩子依理,他的父亲完全是变态的暴君。骂孩子猪脑,酗酒并且家暴,根本无法与老师沟通,抓过孩子就是残暴的殴打。对父亲的仇恨充塞心中,以至于依理甚至点燃酒馆(片头的大火),只为了烧死酗酒的父亲。
到了学校,他继续承受着同学的霸凌,一把粗暴推倒,课桌上堆垃圾,往画上倒颜料,反锁在厕所隔间,怎么残暴怎么来。除了凑这个朋友,依理找不到任何一个情绪的出口。
图片
图片
依理的遭遇绝望到令人窒息,他的阳光和友善,又明媚得令人痛心。
还有校长奶奶,承受着误杀孙女的悲痛;还有保利老师的女友,洗衣店的女工。所有的人都受困于各自的境遇,看不清希望,找不到出口,就像是日本这个岛国的命运。
图片
些许的亮色存在于两个孩童的相互陪伴,他们以废弃车厢当做自己的秘密基地,以宇宙大挤压的科幻理论作为苦闷日常的出口,倾诉各自家庭的隐秘(父亲出轨离世),温暖地陪伴与守望。并且拙劣地学习如何表达友善,相互陪伴,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直到可以独自对抗世界的恶意与命运的挤压。
图片
这份低落、悲伤、绝望,自然是是枝裕和一贯的主题风格,同时也代表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清苦”“孤独”等诸多元素。
“物哀”可以算作一种美学风格,一种看待世界和生命的角度,自然不会是这个世界的全部。
03. 偏狭中二情结
除了是枝裕和以往的《无人知晓》《小偷家族》,《怪物》还容易让人联想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以及更早的《燕尾蝶》《抛掉书本上街去》等等。
舒缓的故事中,一个个社会议题浮出水面。单亲家庭、同性情愫、校园霸凌、家庭暴力、中年危机、未成年心理健康,诸如此类的边缘议题,都在故事中得以呈现。
可是,是枝裕和向来只提出议题,然后抒情,却并不提出解答。
图片
所以片中角色始终受困,寻求不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偶尔旁观是适度的情感体验,但是长此以往,却容易陷入无病呻吟的文艺漩涡当中。
起码在中国观众的生活经验中,这些困境并非无计可施。
即便是陷入“中二情怀”,《怪物》仍然有不少令人生厌的标签和话题
图片
首先是“同性”,从上映开始,《怪物》就一直将此当做宣传噱头,也拿下了2023年戛纳电影节的酷儿棕榈奖。
可是,这仅仅是两位孤独孩童之间的相互依偎,哪里需要贴上充满“成年人偏见”的性别标签?
图片
看完全片,更是确证了本片与“同性”毫无关联。那不过是两位孩童相互依偎,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温情。在心理学上这也属于“境遇性同性爱”的范畴,生硬地套上LGBT的成人标签,实在令人厌烦。
同时,是枝裕和始终沉湎于文艺抒情的层面,将每个角色放置到各自的困境中,伴以坂本龙一的清朗钢琴声,细致地咀嚼其中的孤独、悲戚、哀伤,全然不考虑如何突围。
两位孩童无力行动,这情有可原。面对成年人的偏见和暴力,他们无计可施,只能被动承受。
图片
可是片中的成年人,无论是母亲早织、保利老师、校长太太,他们肯定能寻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而不必要在阴沉的情绪中顾影自怜。家长和学校就不能坦诚沟通,共同解决孩童们的心理问题?老师就不能坦荡生活,向公众表达内心的真实?孩子们就不能获得及时完整地关照?或是从父亲暴力中被救出?
这样的困境和苦难越多,越是可能引发观者的反思与质疑。
当然可以看做是对人类困境的集中化展示,或者联系上之前日本学生饿死,韩国绝望内卷等现实,《怪物》片中的自我捆缚,也许正是当下日本国家精神的体现。
图片
片中谁是怪物呢?酗酒张狂的残暴父亲?欺凌同学的顽劣孩童?这两项真实存在的罪恶未受到任何谴责与惩罚,反而是被挤压和被欺凌的善良人们,在各种误解与冲突中纠缠不休。
没错,表面热情背后的冷眼旁观,繁文缛节隐藏的孤独冷漠,才是片中社会真实存在的“怪物”,刻板冷漠的机制,各自为政的关系,生硬工整的表象,制造出整个社会的扭曲变形。病态和扭曲不断挤压身在其中的弱小个体,最终只能通过异化病态或是自我回缩,才能感觉安全,以及呈现出人性的些许温情。
图片
如果看完《怪物》,还有什么值得反思的话,那就是警惕我们的社会,绝不要变成那样冷漠和虚伪的社会,彼此的联系和温情,关怀弱者,关怀内心,让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获得基本的援助,那才会让所有人都更加幸福平安,而不再异化成病态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