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台湾身亡被称为义士的廉宝生,为何26年后又被中国追认烈士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到台湾当局的蛊惑,空军部队发生过多起驾机叛逃事件,而这些叛逃者也因此被钉在了耻辱架上,成为大家唾弃的对象,但有一个叫廉宝生的叛逃人员,在台湾不仅被封为“义士”,26年后他又被中国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
1965年11月11日,天气晴好,空军某训练基地像往常一样,正在进行飞行训练。
这时,一名年轻的战士一脸焦急地向正在指挥训练的领导报告称:李显斌带着廉宝生和李才旺驾机叛逃了。
领导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大为震惊,其中一位领导更是难以置信地说道:“廉宝生绝不会叛逃,这一定是搞错了。”
由于事情紧急,领导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则命令塔台上的空管员呼叫机长李显斌,但空管员的呼叫只换来长久的沉默,无疑,李显斌3人一定是关掉了无线电,而他所驾驶的轰炸机也加速向台湾方向飞驶。
果然在不久后,李显斌、李才旺和廉宝生的名字就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了台湾媒体上,台湾当局更是把他们的叛逃称为“义举”,而他们也被嘉奖为“义士”。
不过,在报刊媒体上频频露脸的只有李显斌和李才旺,而与他们一起叛逃台湾的廉宝生却在叛逃途中意外死亡,因此台湾当局不仅给李显斌和李才旺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还给已经死亡的廉宝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义士”的敬意。
面对台湾当局的高调,空军部队则保持了沉默。
当然,也有熟悉廉宝生的人,认为这其中一定有蹊跷,因为廉宝生是一个对部队非常忠诚的人,同时他在部队由于表现优秀,也是部队重点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按道理来说,他叛逃着实有点划不着。
确实 ,廉宝生是空军中的佼佼者,而他家也因为兄弟三人都在部队当兵,因此也被称为光荣之家,在当地颇受敬重。
廉宝生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肆意的践踏,许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无端遭到残酷杀戮,城市和村庄在敌人的炮火中被化为灰烬。
从小就饱受战乱之苦的廉宝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恶行充满仇恨,他曾立下重誓,要在长大后投身军队,报效国家。
1956年,18岁的廉宝生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坦克兵。
为了实现愿望,廉宝生在部队里一直刻苦训练,表现也非常积极,因此他很快就从装弹手转为了驾驶员,这让廉宝生非常高兴,觉得离为国家效力的愿望又近了一步。
图片
这时,才创建不久的中国空军到各部队挑选飞行员,经过重重考核,廉宝生顺利地被选入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学习,结业后他正式进入空军部队,成为了空军第8师22团通信射击员。
就在叛逃前夕,廉宝生荣获了三等功,再加上他在部队表现优异,因此被部队授予中尉军衔,并担任通信员兼机炮手。
正因如此,了解廉宝生的人才为他不理智的行为感到惋惜,而他的叛逃,也让他的家庭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原本是深受村邻敬慕的“光荣之家”,顷刻就成为了被大家唾弃的“叛徒之家”,廉宝生的两个已经在部队担任职务的兄弟也因为他的牵连,被部队强制退役,回家当了农民。
原本仕途光明的大哥廉宝忠,亦因为廉宝生的原因,不仅被解除官职,还差点丢了工作。
最令人同情的还是廉宝生的母亲,由于受不住打击,她一病不起,但她还是很难相信儿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所以她常常拉着廉宝忠的手说,宝生是被冤枉的,你一定要替他洗刷冤屈。
每每如此,廉宝忠也只能沉默不语,毕竟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何其艰难,再说又过了这么多年,廉宝生叛逃的事,早就铁板钉钉,几乎没办法翻案了。
然而随着一份报纸的出现,事情却有了眉目。
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条消息让廉宝生激动不已。
原来与廉宝生一同叛逃到台湾的李才旺主动回国自首,并揭露了叛逃的真相。
据李才旺交代,那天他作为领航员坐进了领航舱,而廉宝生则像往常一样坐进了尾舱。
在发现李显斌飞离了航线后,李才旺曾多次通过机内通话器提醒李显斌,但李显斌却丝毫没有反应。
李才旺联想到才发生的驾机叛逃事件,心中暗叫不好,于是他立刻拔出手枪,准备击毙李显斌,然而将一切收于眼底的李显斌不等他扣动扳机,就先开枪把他打伤在地。后来他才得知,就在前一晚,李显斌已经在他的手枪上做了手脚。
图片
对于驾驶舱里发生的事情,坐在尾舱的廉宝生根本不知晓。
在飞到金门岛上空时,李显斌一再对驻扎在岛上的国民党军做出连续摇摆机翼的投降信号,但是国民党军见是中国空军部队的轰炸机,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就进行火力打击。
为了避免被击中,李显斌只得继续驾驶轰炸机往台湾方向前行,直到飞到台北桃园机场上空后,他又重复抖动机翼以示投降,这次地面上的官兵们看懂了他的意图,于是向他回应了允许降落的信号。
不知是因为太过激动还是蓄意为之,总之李显斌在驾驶轰炸机降落的时候,导致机尾先着地,由于与地面发生了巨大的摩擦,让坐在机尾的廉宝生也因此身受重伤。
但李显斌压根没考虑廉宝生的生命安全,而是第一个跳下轰炸机,并主动将配枪交给了迎上来的国民党军。随后他指了一下被困在尾舱的廉宝生,对国民党军说,要小心这个人。
国民党军来不及听李显斌细说,就进入到机舱内,他们先是把受伤的李才旺给拖了出来,但当他们去拖廉宝生时,却发现被困在座椅上的廉宝生,正无比冷静地望着他们,并举起了手枪。
只是,廉宝生的手枪并没有对准国民党军,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只听“砰”的一声响,廉宝生就一动不动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李才旺住院期间,李显斌在台湾当局的安排下,四处演讲,并发表文章,在讲述叛逃台湾经过的时候,他把李才旺也描述成和他有共同叛逃意愿的人。
尽管李才旺对李显斌的做法非常生气,但李才旺知道想要回大陆,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所以在国民党军的威逼利诱下,他只能与李显斌做一丘之貉,在接受奖励后,充当台湾当局的宣传品。
图片
不过,李才旺虽然被台湾当局称为“义士”,并且还获得了1000两黄金的奖励,但他在台湾过得并不如意。
李才旺先是在国民党军中服役,但由于他有叛逃的前科,所以他受到了严密的监视,而且他在军中也没有获得重用,因此在1975年退役后,他就在妻子的帮助下,去了美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岸关系在双向交流中逐渐破冰,实在无法忍受思乡之苦的李才旺,思前想后,终于鼓起勇气,返回中国并说明了当初叛逃的真实情况。
廉宝忠激动不已,他赶紧找到正准备回美国的李才旺,在他的请求下,李才旺给他出具了一份廉宝生是被挟持到台湾的证明。
原本,廉宝忠以为有了李才旺的证明,就能替廉宝生洗刷冤屈,但他没想到相关部门却认为这只是一面之辞,不能作为证明材料,这样一来,廉宝生的“叛徒”身份,就依然无法更改。
虽然申诉无门,但廉宝忠仍然坚持四处上访,最后他通过熟人,将申诉材料递到了人大常委会员长万里的手中。
万里在看完了申诉材料后,指示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相关人员在经过仔细的调查后,认定廉宝生叛逃的可能性很小,再加上李才旺的证言,基本可以判定廉宝生并非主动叛逃。
在得出结论后,空军党委也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经过讨论后,他们取消了廉宝生“叛徒”的罪名,并将他的死亡定性为“因公牺牲”。
对于这个结果,廉宝忠还是为廉宝生感到冤屈,他认为廉宝生明明是在叛逃事件中牺牲的,那就应该被追封为“烈士”。
图片
不过,能撤销掉廉宝生的“叛徒”罪名,这已经让廉宝忠感到欣慰了,所以他虽然有遗憾,也就此作罢。
时间转眼又到了1991年,李显斌在潜回青岛时,被当地公安局抓获。
李显斌之所以会在26年后凌回青岛老家,一是因为两岸关系缓和,二是他的母亲病重,他以为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也许部队不会再追究他的罪行。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他才下飞机,就被等候在那里的公安人员抓获了。
为了能争取宽大处理,李显斌很快就交代了当年的真相,而他的交代也坐实了廉宝生的冤屈。
最终,在廉宝忠和相关单位的努力下,他终于将廉宝生的骨灰带回了大陆,而空军部队在为廉宝生平反后,不光追认了他的“烈士身份”,并且还以隆重的仪式,将他葬在了天津市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