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换手机屏到一体化压铸

早上爬起来发现嗓子嘶哑、咳嗽,头晕,发低烧。从2022年至今,已经一年多没发烧了,于是没去上班。
谁知睡了一个回笼觉后,发现除了咳嗽外,其他症状都消失了。做了点吃的,组了个远程会议后,考虑去修手机。
前一段时间把所谓的昆仑玻璃摔碎了一个角,一直没腾出空来去修。
搜了某宝,查了地图,决定坐公交车去移动通讯城维修。一是很久没坐公交车了,想体验下慢生活的状态;二是这个移动通讯城距离我在这个城市买的第一套房子很近,很多年没有去过那边了,想去看看。
初来乍到这个城市,买了比较偏远的位置的房子。十多年前搬离换了位置。
再次坐着公交车返回,感慨良多。虽然比之前繁华了许多,但发展的速度远远不及所谓的CBD区域,相对差距更大了。
1、一个城市的驱动力是有限的,偏僻的位置依然偏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曾经偏僻的位置,会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事实情况是,除了个别超一线城市,绝大多数城市的驱动力是有限的,无力“多点开花”。
发展了东边,就无力北跨;发展了南边,就兼顾不了西客站片区。
所以,当房价整体开始走下坡路,站在保值的角度,买房的时候,位置、地段就尤为重要。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忘了谁说的了)。
图片
当然了,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交通发达却相对偏僻的位置,可以用时间换空间:相对低廉的房价,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代价是通勤时间比较长。
2、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手机开始变为一次性消耗品
我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人,你看,我都用了这么自吹自擂的词。
拆电脑什么的就不说了,换手机电池换手机总成我都是亲自动手。
前几个周刚把汽车门板拆下来,换了电动后视镜总成。除了拆汽车面板的工具外,我甚至还有专业的热熔枪。
即便如此,我的手机屏(外屏)碎了的时候,依然是无能为力。
我查了资料,发现外屏非常难换,比换总成难十几倍。
所以,通讯城的小哥工作的时候,我搬了个椅子坐在旁边目不转睛的学习。
然而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装备,小哥居然有一个迷你的无尘间!
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外屏需要用电动锉刀暴力拆解,这从设计之初,就不考虑更换方便。
图片
更离谱的是,后盖居然是用胶粘住的。
这样自行维修的难度就非常大,几乎不可能。
我问了维修小哥,小哥说现在新的手机基本都是这种设计。我愤恨的抱怨,买的专业拆手机工具,居然又要浪费掉了。
这种方式有两个优点:一是外观更加轻盈流畅,不需要考虑拆机就可以设计的很大胆前卫;二是增加了维修成本,为什么这是优点呢?因为毕竟相当一部分人是去授权网点维修,换个屏动辄上千(虽然我只花了200)。
另外,这种方式还带来了潜在的换机动机:换个屏这么贵,不如换台新机器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消费升级(被迫)的一种手段。
3、回来路上遇到了一辆特斯拉事故
修完手机,小哥给我的手机套上了十几根橡皮筋,然后嘱咐我24小时不要贴膜。
等公交车的时候,遇到一辆特斯拉剐蹭,车屁股轻微变形。突然想起来,这货用的一体化压铸技术。
图片
和手机不让拆修的原理似乎差不多:设计生产的时候更加方便,但维修成本高了。
结论:昆仑玻璃不如钢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