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不到将村民农副产品清空 四川省人大代表关祖苹和他的乡村振兴梦|代表委员在这里

图片
关祖苹。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吃饭间隙,四川省人大代表、1989年出生的关祖苹总会接到邀请,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代表,想沟通学习直播带货事宜。
关祖苹来自四川资阳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这是一个没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的普通村落,曾经在外务工的他,毅然选择返乡创业,整天与土地、村民打交道。2021年,他当选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工作之余,通过短视频宣传家乡,透过镜头讲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基层故事。同时,关祖苹还联合一群怀揣乡土情怀的年轻人,推出帽石村线上集市,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一个月不到将村民农副产品清空,卖到了北上广深等城市。
1月23日,关祖苹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关注重点仍在乡村,“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直播带货给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返乡创业
从“蜗牛哥”到当选村支书
过去,如果要问帽石村什么最出名,除了因石头形似帽子而来的村名,找不出其他特别的。如今,这个村却因村支书关祖苹而“出圈”。
“很普通的一个地方。”关祖苹就出生在帽石村,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2014年8月,他怀揣着梦想,返回老家开始创业,“最开始是蜗牛养殖。”
一次偶然机会,关祖苹在深圳品尝到了蜗牛美食,吸引味觉的同时,他便萌生了回乡养蜗牛的想法。此后,他成立合作社、注册公司,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外出考察学习、自买教材研究,他逐渐熟悉掌握了蜗牛的养殖技术,并在成都春熙路开起了蜗牛美食主题餐厅,相关创业经历被央视报道后,他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蜗牛哥”。
创业往往不是一蹴而就。2019年,特种养殖被全面禁止,蜗牛产业也未能幸免。返乡之路何去何从,关祖苹陷入两难。
“那个时候村民已经对我很认可了,我最终还是决定留在村上,继续寻找出路。”2021年3月,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关祖苹被选为帽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也让他迎来更大的使命和任务。
直播带货
一个月不到将村民农副产品清空
图片
带货直播。
在短视频热潮之下,关祖苹让帽石村出圈的第一步,是建立了自媒体运营矩阵,从“村长蜗牛哥”“帽石村支书关祖苹”到“四川关书记(关祖苹)”,目前已累计数万粉丝,视频浏览量突破千万次。
“视频最高一条点赞是3.2万次。”关祖苹发布的短视频,不仅有村情、村貌介绍,村上各类农副产品,也有招商引资的需求,几个月时间后,成功引进一名成都的业主来流转撂荒土地1500亩,打造千亩粮油基地。
图片
帽石村粮油种植基地。
关祖苹看到了短视频的影响力,也注意到直播带货这种模式,他开始了新的尝试。
2023年12月23日,帽石村线上集市正式开张,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的形式,每天12时至14时,帮助本村村民及周边村民销售红薯、咸菜、黄豆、水果、土鸡土鸭等农副产品。
这是特意选择的一个时间段,关祖苹深知一名基层村支书的责任。从那天开始,帽石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穿西服套着一件军大衣的关祖苹开启带货模式。直播间在线人数最高达到3000人,平均在线人数1500人左右,不到1个月的时间,销售额已达40余万元,基本把帽石村村民自家剩余的农副产品卖完。
“老百姓的产品我们不会赚钱,甚至是亏钱做。”关祖苹举例称,比如卖红薯,从老百姓收购价为每斤1元,直播间以9.9元5斤包邮出售,除去3元左右的快递费,加之纸箱打包、运输等费用,遇到退换货就要亏钱,“所以我们中间也会穿插一些标品,比如菜籽油、粉条、皮蛋等,卖一单就能挣相应的佣金。”
图片
帽石村露营基地。
一份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联农带农助增收专项行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也是关祖苹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自身实践和调研,他也发现直播带货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巨大作用,但目前也存在诸如农村物流配送能力薄弱、直播带货人才缺乏、农副产品资源整合不强等问题。
为此,关祖苹建议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直播电商中心。中心的任务包括提升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强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确保农产品能够更快、更安全地达到消费者手中。同时,积极与快递企业进行合作,引导制定专门面向农村电商的优惠政策,鼓励快递企业更积极地参与农村电商体系。
另一个建议源于一次到湖北的考察学习。
关祖苹提到,湖北省在谷哥(徐志新)的带领下,组建了三农直播带货矩阵,把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组织起来,发挥其熟悉农村、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诸多优势,为乡村代言,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近期湖北秭归脐橙、福建橘柚、广西武鸣沃柑等农副产品滞销,三农达人纷纷助阵解决滞销问题。
关祖苹建议,培养一批接地气的农村能人带货主播,建立一个川渝地区三农主播带货矩阵。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批了解当地文化和本地实际的农村能人带货组,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三农带货矩阵。其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主播技能培训、农产品知识普及、本土文化传承与品牌宣传、社交媒体管理与网络推广、团队合作与策略制定等。
而对于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关祖苹也建议,要搭建区域农副产品供应链体系,促进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形成规模化的特色农副产品示范带。“下一步,我们也准备在村上发展订单式农业,让村民定制化生产,进一步让产品保质保量。”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