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大唐狄公案》将于近期上映:西洋人捧红的东方神探

这部剧让狄阁老成为了神探。
近日,《大唐狄公案》电视剧预告片发布并引起热议,这部奠定狄仁杰“神探”形象的鼻祖之作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
据悉,该剧由周一围王丽坤、钟楚曦等人联袂主演,改编自高罗佩的原作小说《大唐狄公案》,讲述了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在州县以及京城为官断案的故事。本剧为单元剧,由不同阶段的不同故事组合而成。狄仁杰在不同的故事里会出现在不同地方,在整部剧基本会跑遍大唐疆土,最终回到京城和父亲联手破大案。该剧将于近期在央视播出,目前,预约人数已突破一百万大关。
图片
一个西洋人一手捧红东方神探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断案官员之一,狄仁杰的事迹流传了一千多年,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或多或少都对其有所了解,故而民间有很多关于狄仁杰断案的演绎、传说。
成书于清末光绪年间(约1902-1904年)的《狄公案》(作者 佚名)便是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和大家印象不同的是,《狄公案》不仅不是传统的三大公案小说之一,而且相比其他传统公案小说,其成书时间非常晚。
三大公案小说分别是《包公案》《施公案》《鹿洲公案》,其中成书年代最晚的《鹿洲公案》也是雍正年间的作品了。甚至在《狄公案》出版的时候,福尔摩斯都已从莱辛巴赫瀑布中归来(《最后一案》创作于1893年),并且到巴斯克维尔家族的封地探寻巨型猎犬的传说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发表于1901-1902年)。
由此可见,虽然《狄公案》在形式上属于传统公案小说,但在年代上完全可以算作一本现代小说。这也使得狄仁杰即使在生活年代上是包拯、宋慈、海瑞、彭鹏、施世纶和蓝鼎元的前辈,但在公案小说领域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形象。
不仅如此,狄仁杰的事迹也并非千百年来都广为人知,至少比起生活年代在公案小说兴起后的那些“后辈”们,狄仁杰的知名度在很长时间以来其实都没有多高。
那么,狄仁杰究竟是如何超越这些人,成为家喻户晓、名扬海外又独具青天大老爷这一中国特色的东方神探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此次电视剧的同名原著《大唐狄公案》了。
图片
《大唐狄公案》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作者为荷兰外交官兼汉学家的高罗佩。高罗佩原名罗伯特·汉斯·范古里克,字笑忘,号芝台,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大师。除了中文以外,他还精通希腊、拉丁、英、德、法、意、西班牙、印尼、马来、阿拉伯、藏、梵、日这13种语言;除了中国地区以外,他也曾被派驻到泗水、巴达维亚、东京、重庆、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大马士革、吉隆坡等地担任秘书、参事、公使甚至大使。
二战期间,因战事离开日本的高罗佩在中国无意间读到了《狄公案》后大受启发,对中国传统的公案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产生了想把公案小说和现代侦探小说相结合的想法,这也就促成了后来《大唐狄公案》的诞生。
图片
在创作过程中,高罗佩参考了大量公案小说、刑狱典籍以及民间故事。在将狄仁杰塑造成一个具有正面官员刚正不阿,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惊人等优点的同时,又具备西方侦探的幽默诙谐,且在表现上更像一个具备“七情六欲”的凡人,而不是一个刻板的、完美到不真实的青天大老爷。
整部书共有24个故事,从《黄金奇案》到《广州奇案》,虽彼此相对独立,但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高罗佩将现代侦探小说的叙述方式和传统公案小说的展开模式相结合,通过悬疑视角一步步揭开真相的同时,讲述了很多唐代中国特有的生活习惯。
他不仅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大唐官员探案画卷,更是让生活在现代、不了解中国古代习俗的读者们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年代的社会是这样子运行的。
读者们在享受悬疑小说一步步接近真相的刺激感的同时,还能对一个处在遥远年代的陌生社会的规则、生活习惯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至此,狄仁杰,这个来自唐代的宰相、大理寺卿,终于在长眠一千两百多年后,以一个东方官员神探的新形象享誉世界了。
图片
铁打的狄公,流水的搭档
狄仁杰火了之后,关于其影视改编作品自然就接踵而至了。从上世纪80年代的《狄仁杰断案传奇》到2004年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以及徐克导演的《狄仁杰》系列电影,再到现如今各种狄仁杰网络大电影。由于狄公故事相对比较独立,且大多活跃在大屏幕上的狄公形象都取自其不同人生阶段,如《神探狄仁杰》中的60岁以后的老年狄仁杰、徐克《狄仁杰》系列中的刚刚来京赴任的青年狄仁杰和因政变被下狱的中年狄仁杰……故而,即便把很多不是一个系列的狄仁杰放到一起,构成狄仁杰的一生也毫无违和感。
这些不同版本的狄仁杰中有不少经典形象,梁冠华、刘德华、赵又廷、富大龙和黄宗泽所饰演的版本让人印象深刻。
梁冠华饰演的“狄胖胖”虽然在体型上和历史上的狄阁老相去甚远,但其精湛的演技不仅凸显了狄仁杰的气场,而且给观众一种十足的安全感,真正做到了“形不似神似”,将一个忧国忧民、刚直不阿却心思缜密的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
图片
赵又廷版的狄仁杰由于在年代设定上属于早年时期,故而整体上还比较青涩。这一版的狄仁杰虽然没有梁版老成,经验丰富且给人安全感十足,具备十足的少年老成之感,既有属于年轻人的冲动冒险精神,也有超越这个年龄的冷静和大局观。
图片
无论是在侦探小说还是公案小说中,侦探和官员往往都不是单独行动的,身边常常会跟着一些搭档、助手或者捧哏群众。
福尔摩斯身边有华生,波洛身边有黑斯廷斯,包拯身边更是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展昭、公孙策这一干人。然而,由于狄仁杰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传统公案小说中,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搭档,所以不同的影视作品都会给狄公塑造一些助手来与其组成“主角团”联手办案。
在《大唐狄公案》原著中,狄公的搭档是洪参军(洪亮)、乔泰、陶甘和马荣;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是李元芳、曾泰、狄春和如燕;而在徐克《狄仁杰》系列中则是尉迟真金、沙陀忠、裴东来以及水月。
图片
这些经典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对主角狄仁杰的细致刻画,更有对主角团其他成员的群像描写,他们并不简简单单是狄仁杰的陪衬,而是活灵活现,推动剧情且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角色。
因而,这次《大唐狄公案》剧组要怎么将这一批“鼻祖级”的狄公主角团搬上荧幕,周一围版的狄仁杰能否再创经典,都是很值得期待的事。
更好地输出和传递文化,才能避免被人遗忘
狄仁杰能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神探形象,离不开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种通过二创他国文化为主人公带来新的热度甚至反向输出到原产地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出自西方的神话和奇幻小说的精灵、矮人、哥布林等形象,如今成了日式轻小说的常客,甚至形成了独特的日式异种族形象。而“日轻”无论在日本国内还是中国或欧美市场都有大量粉丝,甚至有不少非日本的创作者投入到了日式轻小说的创作中。
源自欧美的克苏鲁文化在今天的中日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并随着如《血源诅咒》《诡秘之主》等作品进一步发扬光大。其中《血源诅咒》对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的沿袭和发展,甚至成为了学术论文的素材,在2019年刊载于美国犹他谷大学创办的本科生学术期刊Essais的第九卷第二期。
日本卡普空在《生化危机》系列中的背景设定和故事处理,让很多圈外人都以为这是欧美公司制作的游戏,其系列主角们如里昂、克里斯、吉尔和艾达等完美演绎了一系列美式英雄的故事。
梦工厂将中国功夫搬上大荧幕,其推出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让全世界的观众过了一把功夫瘾,对中国元素的合理运用甚至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波功夫热潮。
图片
日本光荣公司以日式视角对三国文化进行大胆创新,其《真·三国无双》系列融合历史文献、演义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极具亲和力的汉末三国人物形象,深受中外玩家的欢迎。
国产手游《原神》则分别以中世纪欧洲、近代法国为原型创造了蒙德和枫丹两国,推出了让外国玩家喜爱至极的巴巴托斯、琴团长、可莉、芙宁娜、那维莱特等一干“非中国”角色。
日本型月更是对全世界的历史文化进行改编,最典型的例子便将英国的亚瑟王传说以一个全新的形象推向世界,这个坚毅、柔情、极具骑士精神的女版亚瑟王,无论在中日还是欧美都吸引了不少人气。
图片
这充分说明,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输出也是不分国界、不看起源的。
当下,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文化为人们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对文化进行改编、二创,毫无疑问是使文化绽放新生命力的有效方式。让自己的文化成功输出到别的国家是件好事,而对别国文化进行成功的改编、二次创作,且反向输出到原产地更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只要对文化抱有热爱,不恶意曲解丑化;只要肯研究、肯创作,任何地方的文化都能作为文化输出的原料,说不定在这一过程中就能让一些相对冷门的文化再火一把,从而更好地达到传播和传递的目的,从而避免被人逐渐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