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诉 | 上亿元假冒苹果耳机被查获 山寨耳机宣称“复刻官网”需警惕

1月28日,有媒体报道,近日警方赴广东、广西两省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 22 人,捣毁生产假冒苹果蓝牙耳机制假窝点 9 处、生产线 3 条、销售窝点 8 处,涉案金额高达 1.67 亿元。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在电商网站上搜索“苹果耳机”会出现大量打着“官方四代”“官方Pro 2代”“适用苹果iPhone14原装”等字样的仿品,称外观1:1复刻,连一些功能也“升级”为同款,这些仿品竟还教消费者“打假”其他仿品。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仿品在使用上与正品体验较大,不建议消费者购买。此外,这些造假或者售假的经营者,可能触犯《刑法》的相关条款,此前也已有相关判例。
图片
警方抓获22名犯罪嫌疑人 涉案金额过亿元
遂宁警方日前发现,有不法分子在广西、广东两地制造假冒苹果蓝牙耳机,并销售至广东、四川、山东、海南等全国 10 余个省市。1 月 18 日-24 日,遂宁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组织安居区公安分局 80 余名警力远赴广东、广西两省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 22 人。
“捣毁生产假冒苹果蓝牙耳机制假窝点 9 处、生产线 3 条、销售窝点 8 处。”办案民警透露,查扣假冒蓝牙耳机 6.9 万余个、半成品 4.5 万余个以及制假工具 4 套、包材 5 万余套、零部件 1 万余套,涉案金额高达 1.67 亿元。
目前,22 名犯罪嫌疑人中已 8 人被刑事拘留,取保候审 14 人,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实际上,生产假冒苹果耳机被抓获的案件,这并不是第一起。2019年,贵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南明分局经侦大队,对南明区内三家涉嫌制假售假手机配件窝点,进行了突击检查,查获了大量假冒名品牌的数据线、充电器、耳机。
民警在门面里,发现了大量涉及苹果、华为等品牌的耳机、数据线、充电器。随后在附近的新大陆广场一居民住宅内,又查获了大量涉嫌假冒苹果的配件。正品售价上百元的商品,在这里,只卖几十块钱。
“苹果耳机我们发价18元,华为快充发20元左右,线才5、6块钱,是那种普通的,原来是最差的。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都有,那我们正常的加10%的利润批发。”嫌疑人称。
这些涉嫌侵权的产品上,不仅在包装上与原版产品相似,还贴有“原装正品谢谢”字样的标签。仿冒华为的充电器,更是贴上了防伪标签。货架上还有一些未粘贴的标签和防伪标志。
此前已有多起售假案件发生
一起案件文书显示,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未取得苹果公司授权的情况下,程某购买零配件,并委托李某组织工人生产带有“AirPods”电子弹窗的假冒苹果品牌的蓝牙耳机。    
随即,李某租用厂房,并组织50多名工人组装生产假冒苹果品牌的蓝牙耳机,后由程某负责在外销售。每副耳机代工费用3到7元不等,生产共计70余万副。经查,程某等人的销售金额达2800余万元,工厂、仓库内尚有假冒蓝牙耳机7107副,价值约15.63万元。
程某两人的行为被人举报,公安机关接到线索后将两人抓获。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程某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检察官表示,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商标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有专用权。假冒注册商标,是一种既侵犯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又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年11月,上海市静安法院就审理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2022年10月起,被告人郑甲觉得苹果耳机外观款式深受大家青睐,市场销量极好,便觉得有利可图,在明知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从他人处以低价购入假冒苹果品牌耳机等商品,通过电商平台上开设多家网店,再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售价对外销售,从中谋取暴利。
同年4月,5名被告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在郑甲租赁的仓库查获假冒苹果品牌耳机等商品1500余件。经查,郑甲的销售金额达200余万元;郑乙的销售金额达100余万元;其余被告人参与销售金额近百万元,查获的待销售商品金额6万余元。在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后,对5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个月,适用缓刑,并处罚金十五万元至二万元不等的刑罚。
图片
电商网站仿款称外观1:1复刻 业内人士:区别很大
北青报记者在电商网站上看到,搜索“苹果耳机”后,会出现大量结果,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一些低价的,会打上“官方四代”“官方Pro 2代”“适用苹果iPhone14原装”等字样,以此混淆视听。
随机打开其中一个售价142元,商品名为:“蓝牙耳机无线适用苹果iphone14原装正品五代pro2降噪13华强北5代3”的详情页面,最上方打着“中国质造”“源头工厂”的标签。店主表示,“市场水深,谨防被骗,很多都是假冒专利认证,外观尺寸非1:1;无主动降噪功能,无专利认证;或者是低价劣质老款,无专利认证。”店主表示,劣质耳机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比如劣质芯片导致蓝牙经常断联,或者音质太差,杂音电流声验证,或是非1:1尺寸,导致市面的保护套不适配等。
介绍页面显示,这款耳机“从尺寸到外观,完美复刻官网”“真正媲美原创品质,xx平台官方认证专利款”。
另一售价33元的“官方四代-蓝牙耳机无线适用iPhone苹果15华强北pro4代2023新款”在页面,教用户快速识别“市面假仿款”。
而售价28.8元的另一款耳机上来就“揭秘黑幕,近期市场涌现大批假洛达、假高通芯片,千万别上当,买了就后悔。”“市场鱼龙混杂,警惕劣质抄图货。”而自己则拥有“真正的原配外观、真正的官方原配音质、真正的半入耳AI降噪,真正的超长续航,并且有国内外6大权威认证”。
有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无论他们再怎么吹,山寨版的耳机还是跟正版的体验差很远。首先,产品做工,可能乍一看很像,但是细节方面,手感方面,差别非常明显。其次,内置的最主要的芯片,那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从也是最重要的是,产品的适配方面,比如和普通蓝牙耳机不同,正品AirPods 靠近 iPhone 后手机屏幕会弹出连接提示,还可以显示电量,但是大部分山寨版则需要通过‘设置-蓝牙’来连接。不得不说,随着山寨 AirPods 的‘改进’,有一些也支持了弹窗连接,有的还支持了手势操控,例如单机暂停播放、双击切换歌曲、长按呼出Siri、还有双耳通话等,所以单从有无这些功能判断已经不是100%准确了,但是仍旧在一些需要适配手机芯片的功能上有区别,比如显示电量、左右单侧耳机连接两台不同手机、‘查找我的iPhone’等功能,山寨版都是不具备的。”
警方提示,“广大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正确识别市场上的产品,切勿贪图低价,尽量通过官方认证的购买渠道购入品牌产品,才能有效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市场经营者应当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若是企图通过走捷径的方式,仿造知名品牌赚取快钱,最终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