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人物㉑丨“1元大先生”陈怀炯:怀仁心传承“骨科武医”医术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人物名片
陈怀炯,1944年生,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陈氏骨科武医第三代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医术卓越,医德高尚,在天全县中医医院从业以来,挂号费只收1元,为来自四川雅安、甘孜、阿坝、凉山,西藏昌都等地的病人看病,被尊称为“大先生”。
曾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图片
陈怀炯在为病人开药。 黄刚 摄
1月19日,记者一走进位于四川雅安的天全县中医医院,就看到“藏B”“川U”“云C”等车辆正在排队入场。雅安当地车牌号是“川T”,不少外地病人慕名而来。
天全县最近被全国网友知晓,是因“冷门特产”鲟鱼鱼子酱。但当地老百姓眼里,除了鱼子酱,天全有“三大”——“大先生、大熊猫、大鲟鱼”。天全县中医医院每年要接诊52万人次,而这座城市的人口仅十多万。正如当地老百姓爱开玩笑说:“来天全的外地人里,可能有一半都是来找‘大先生’的。”
他们口中的“大先生”,就是四川名中医陈怀炯。
图片
陈怀炯与病人交谈。 黄刚 摄
5点坐诊的“专家号”,65年挂号不超1元钱
在这座以骨科见长的医院里,睡担架、坐轮椅、拄拐杖的病人特别多。“看病就找陈医生!他人又好,我最服他的药。”当天,76岁的滑膜炎患者阚朝芝拿了30块钱的药,挂号费1元。
陈怀炯每天早上5点,就会骑一辆自行车,准时穿过医院走廊开始接诊,此时已经有不少病人排着长队在等他。人潮人海中骑自行车穿白大褂的陈医生,个子显得小小的。有病人把他上班骑自行车看病的短视频发到了网上,光是点赞就有100多万。这样的作息已经维持了60余年,最近这几年他每年要接诊3万名左右的病人。
来到陈怀炯的诊室里,有30多位病人。他们有的坐在长椅上排队,有的正在接受助手预处理、往伤口敷上药,有的背上插着竹筒接受中药火罐治疗。清瘦的陈怀炯被病人层层围住,躬身为他们耐心地讲解用药注意事项,了解病情,安抚着他们的情绪。这是他退休被返聘的第19个年头。
“如果不是为了维持就医秩序,我觉得师父1元钱的挂号费都不愿意收。”从医30年的天全县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高志涛说,他记得自己20岁出头拜陈怀炯为师起,师父的挂号费是0.5元,后来由于医院建立电子信息系统,才不得已上调挂号费至1元,价格就再也没有变过。
图片
陈怀炯的诊室。 黄刚 摄
小城大医“计较”药费,却把“祖传药方”献给国家
不仅是挂号费便宜,陈怀炯在病人的药费上也很“计较”。
“为啥这个才3块钱,这是什么费用啊?”“这是断手杆3块钱,断脚杆才5块钱。”在医药费高昂的年代,陈怀炯的病人却常常因为药品价格“低”而询问他。他为了异地病人的方便,有时会一次性开一个月的药,也就30多元。“大先生有种特制的药,效果很好,我今天来看肩颈问题,也给家人们带了好几袋药。”来自雅安名山的张惠霞提起陈医生充满感激,有时大先生开的药费还没有来天全的路费贵。
便宜的价格背后,有精湛的医术做支撑。在陈怀炯看来,看病不是做生意,病人已被疼痛折磨,在保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为其节约点钱就节约点,减少生活上的“疼痛”,能通过中医望闻问切解决病痛的,就不用核磁共振检查、做手术等高昂的治疗方式,他有时还自掏腰包为家中经济极度困难的病人支付药费。
看似“斤斤计较”的陈怀炯,1975年那年干了件大事——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无偿将诊所、独门骨伤诊疗手法和祖传药方都一起献给了天全县城关镇骨科医院。
当时还有邻里不理解:“没见过把自己私有财产白白拿出去的。”因为其实在此之前,陈怀炯作为陈氏骨科的第三代传人,完整学习了祖传的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外科等技术,当时他所在的天全“陈氏骨科诊所”曾誉满周边。但他认为,既然都是治病救人,更多人学会了这种医术,可以帮助更多病人。也在陈怀炯的无私贡献下,当地中医骨科的研究和发展被带入了新的高度。
后来,建立起集体所有制的天全县城关镇骨科医院1980年更名为天全县中医医院,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年接诊量达52万人次。
“习武”之家出名医,传承中华美德与仁术
因祖辈习武难免受伤,陈氏骨科武医将武学与中医融合,自制膏药,接骨续筋,开创“陈氏正骨手法”,已有200多年历史。1959年,15岁的陈怀炯开始学医,初中学历,一直治病救人,几乎没有离开过天全,如今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天全县中医医院内,有一尾尾红色的锦鲤在医院水池游动,还有一个柜子装满了哈达。这些是被陈医生治好的汉族、藏族患者向他表达感谢、为他祈福的方式。医院内的就诊提示是藏汉双语,医院有供病人自主取用的担架椅,医生名单墙上还有不少年轻的面孔。高志涛说,这里最年轻的医生也20岁出头,和自己入行时差不多大。
作为雅安陈氏骨科武医第三代传承人,陈怀炯是一位“严师”,在传授医学医术技巧上,他对徒弟毫无保留,知无不言,一丝不苟追求严谨,如何包扎伤口,怎样用药,怎样洞察病情,容不得一点马虎。高志涛记得,自己从业之初有次陪师父出诊,一整天看了不少病人,有位病人在诊室工作结束后才到,他就婉拒了这位病人。陈怀炯得知此事,折返为病人看病。看完病后,他把高志涛拉到办公室,非常严厉地批评道:“忍着病痛,从外地来一趟不容易,要想病人所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关于“大先生”的感人故事,当地人都能说上一两个。中医骨伤治疗有独特优势和方法,一般是通过饮食疗法、手法复位、使用药物等,对疾病恢复有帮助,且经济实惠、治疗过程中创面疤痕较少。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徒弟们一直努力传承和践行着他的仁心仁术,解救更多病人。
在医院诊室外墙上,有段话揭示着“大先生”这一称呼的由来,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这段正是陈怀炯一生的追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