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珠海两会】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小彬: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高新区将不负市委市政府厚望重托,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千亿元大关’总任务,紧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科创孵化器’要求,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1月31日,在珠海两会期间,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小彬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详细介绍2024年高新区的工作计划。
图片
筑巢引凤,全力发展民生福祉
2023年,高新区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统筹存量、激发增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干成了不少过去想干而没有干成的难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一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业投资在上年倍增基础上再增长五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同比增长19.05%、15.19%,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经济规模突破150亿元。5.0产业新空间建设继续高歌猛进,项目入驻率超八成,成为企业抢先落户的首选之地。
二是企业培育形成新动能。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三大培育库”,全年新增高企77家、总数突破7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实现倍增、总数达23家,新增上市公司3家,总数20家、占全市41%,近三年规上工业企业增量相当于过去总量的六成。
三是双招双引呈现新气象。全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49个、总投资近3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先阳新能源、康龙化成、洛伦兹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新增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9名,排名全市第一,兑现各类人才扶持资金近1.72亿元。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一流人才加速汇聚,为高新区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是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正式出台,“一区多园”体制机制改革迎来“里程碑”式立法保障。高规格承办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暨第五届留学生节,三年磨一剑精心打造珠海留学文化馆,欧美同学会首个留学报国教育基地、“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珠海)顺利挂牌,为国内外广大留学人才搭建起创新创业、交流互动、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依托企业服务中心“高新i企服”打造24小时线上服务平台,“企业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五是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百千万工程”结出“致富果”,“国企+村集体”共建的“永丰模式”作为经验案例在全省推广,历史性解决了那洲布料城20余年来升级改造的难题,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1.23亿元、同比增长14%。发动社区、校区、园区共创绿美高新,代表珠海竞逐“绿美广东竞风华”,在全省165个县区中荣登全省十强,绿美高新底色更亮、成色更足。此外,医院、学校等城市配套频频上新,高新区首个三甲标准的珠海市香山医院正式动工,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共建中小学校,筹集人才保障性住房近1万套,交通路网不断优化。
提质提速,高歌猛进
图片
王小彬认为本次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十分明确:“今年,我们将围绕报告提出的‘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重点任务,发挥自身优势,绘就蓝图,让未来可期。”展望2024年,王小彬说了五个“提”:
一是抓城市提级。科学谋划未来科技城发展定位,一体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城中心区,打造区域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及科创中心。高起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科创“孵化器”,用好市专项政策,实施重大平台引进、重大项目基金支持等措施,推动实现企业培育、人才招引倍增目标。办好第六届留学生节,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影响。
二是抓产业提速。全力支撑珠海“陆海空”产业布局,持续壮大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集群,积极打造产业“新立柱”,加快布局传感器、储能、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赛道,力争实现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3年内突破1000亿元规模。推动设立专精特新专项发展基金,力争年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
三是抓招商提升。强化专业招商、链式招商、以商引商,抢抓新兴产业风口,瞄准低空产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方向及其应用,抢占新兴产业增长制高点。加快建设履约监管智能化平台,对新引进项目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星级服务。
四是抓改革提振。以《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落地实施为牵引,深化珠海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园区统筹、创新统筹、产业统筹、金融统筹、招商统筹五大统筹行动。持续推动高新“i企服”线上服务平台智慧化升级,推进珠海特色“企政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国家级企业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将企业服务中心打造成为企业家的“温馨港湾”。
五是抓民生提质。推进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增量提质工程,全力打造2-3所品牌标杆幼儿园、中小学。加速建设珠海市香山医院、高新区体育馆,系统布局北围、金鼎等片区邻里中心、便民商铺、农贸市场等设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文、图 | 记者 陈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