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打死美军,美国为何不报复回去

前言:美国驻约旦军事基地遇袭,造成3名美军死亡、40名美军受伤。可以说,这是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出现美军死亡事件,一时间,不少人都对伊朗军力感到讶异。那么,为何此次袭击能与过去产生如此大差异?
图片
(图解:伊朗袭击美军基地,防空系统失效)
1、伊朗打胜仗,背后有高人指点?
事实上,不论是红海还是以色列周边,每一次激烈战斗期间,双方多少会顾忌一下美军的威慑力,因而伊朗与美国交战164次,都没有造成一次士兵死亡事件,尽管其自杀式无人机、反舰导弹、火箭弹、迫击炮齐上阵。
而这一次,伊朗对约旦第22号基地的突袭,直接超过以往战绩,为此,不少人开始好奇,是否伊朗背后得到了高人指点?
其实,不是俄罗斯以及任何国家,而是自身实力。更准确来说,只有强大的实力,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靠山。
的确,伊朗从经济到军事都比不上美国,但其在被封锁的这些年间,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最终造出不少先进装备,尤其是自杀式无人机和反舰导弹,一度威胁到美军军舰。
而伊朗除了自用外,其反舰导弹和无人机还提供给不少武装力量,比如胡塞,胡塞武装之所以能封锁红海,让美英军舰、商船频繁遇袭受损,靠的便是这些伊朗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还成功研制出新型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时速达到18360公里左右,射程1400公里,速度15马赫。
15马赫是什么概念?换算成公里来说,相当于以每秒343米的速度飞行,这意味着伊朗就此拥有打击美航母的绝对实力。
图片
(图解:美军基地遇袭后,美军机起飞执行空袭也门的任务)
2、打完就跑,伊朗全境进入高度戒备
只是,让外界感到哭笑不得的是,伊朗前脚气势汹汹打击美军基地,后脚立马全员撤离,全境进入高度戒备。
海峡网报道称,美军基地遇袭后,伊朗在叙利亚部署的几个指挥中心开始大规模撤离,比如哈伊达利亚地区、西伯利地指挥部,最终均转移至叙利亚中部霍姆斯乡村地区等据点,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分散人员和设备,避免被对方集中摧毁。
同时,伊朗也宣布全境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那么,新的问题产生了,美军接下来是否会对伊朗发起复仇行动?相关网站分析称,美军极可能采取两种措施进行反击:要么只打不说,要么定点清除。
第一种猜测,其实是有可能发生的。
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多次强调不寻求与伊朗开战。五角大楼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顶住外界压力力挺拜登,声称美国不愿意让局势变得紧张,同时也希望伊朗不想和美国开战。随后,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拜登正在研究各种应对方案。
然而,美军机的行动却表明,事情没这么简单。
虽然,美军导弹最终砸向的目标不是伊朗而是也门胡塞武装,但众所周知,胡塞背后站着的正是伊朗,所以不排除其光明正大威胁对方的可能。
图片
(图解:美军基地遇袭后,美方发布总统拜登等官员开会商讨的照片)
3、美军不打算复仇?简单让中国带句话
这一观点,美军很快也给出答案。
报道称,美国高官频繁向中国递话,要求中国向伊朗传达“美方的警告”。这一异常举动,让外界感到很不理解:为何不直接向伊朗放话,而是非要加一个中间人?
分析人士猜测,美国此举很可能是想要推卸责任,将以上冲突转嫁到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身上。
此前,胡塞武装多次强调“只袭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美方却趁机组建红海联盟,并试图将中国拉入联盟,一起应对红海危机。
所以说,在这场“风暴”中,我国立场一贯坚定。首先,我国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国家,以上外部干预有必要慎重对待,其次,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并希望有影响力的大国能一起发挥作用,尽快平息冲突,维护地区间和平与稳定。
因此,美国执意将中国拉下水的行动,并不会得逞。
图片
(图解:白宫正在考虑推迟对以色列的援助)
回归正题,除了美方释放信号外,伊朗的一连串举措,其实也很表达出另一层意思:一来,打完就跑、指挥中心重新部署,都传达出伊朗不想和美国正面对着干的信号,二来,伊朗此次调防闹得众人皆知,说明其有意缓和,若是美军能听懂,此时该做的不是激化矛盾猛烈反击,而是压下火气。
不过,总的来说,在不断消耗与被消耗之后,美国也产生不少的想法,就拿白宫考虑推迟向以色列运送进攻性武器为例,此举无异于迫使以军减少军事行动,缓和局势。
再结合上述伊朗袭击美军基地一事,可见,双方都不想发生直接对抗。尽管中东局势短时间内不会缓和,但多少也算个好的迹象,难道不是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