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手台海局势,澳总理挨了一顿骂:不要学莫里森,把对华关系搞臭

澳政府插手台海局势后,澳大利亚各界名人纷纷表达了反对之意,他们瞄准的对象就是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他们把阿尔巴尼斯“数落”了一通,希望他不要学莫里森政府,再把中澳关系“搞臭”。
图片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最近,澳媒为了缓解中澳关系,并督促澳政府及时采取行动,接连两天发布文章,再三强调了中澳关系的重要性。在第一篇文章中,澳媒认真地回顾了中国与澳大利亚长达40年的各种合作与交流,并表示,澳方必须寻找一条“前进之路”,帮助中澳关系回到正轨。
截止目前,中澳过去4年间的大部分贸易壁垒,基本已经完全被消除,还有一小部分正在接受审查。总体来看,中澳双方在贸易、投资、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推进,未来,澳方应该积极地去滋养和支持这些关系,而不是对其进行破坏。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澳媒更是直白地点出,“澳大利亚绝对不能和美国一起去刺激中国”。澳媒表示,随着中国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大国地位,正在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中美两国关系,也正被重新定义。
澳媒称,现有的证据表明,美国之所以积极与澳方构建同盟,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力量,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无异于噩梦”,因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到中国,这个澳方最大的贸易伙伴。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国内的50位知名人士,还发表了联合声明,这些有识之士再三正告澳政府,不要学习前任莫里森政府,充当所谓的“反华急先锋”。他们希望,澳政府能发挥作为“积极中等强国”的作用,缓和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图片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雷尔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会面
实际上,澳大利亚各界近期之所以动作频频,极有可能与澳政府的一个小动作有关。前几日,澳大利亚官员亲赴美国,想要插手台海局势。
在与美澳官员的这次会晤中,双方表示了要进一步深化美澳联盟在各领域的防务合作,随后,两国代表还讨论了一系列地区安全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南海争端和台湾问题。期间,澳方官员配合美方,一再重申了维护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台湾问题向来属于中国的内政,美澳两国官员这种指手画脚的行为,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挑衅。
事实上,澳大利亚在对待台湾问题时,时常处于一种摇摆的态度,尤其是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
去年10月,莫里森私自窜访了台湾与蔡英文进行了会晤。随后,莫里森还参加了一系列“台独”意味相当浓厚的活动,他再三表示,“澳大利亚永远是台湾地区的好朋友”,他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息,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中澳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进程。
图片
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
也正是在莫里森的领导之下,近年来的中澳关系才历经波折,各领域交流合作也频频受阻。而阿尔巴尼斯政府接手以来,其对华政策则是呈现出明显的克制和务实。
在去年7月,阿尔巴尼斯访华后,中澳关系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回暖”。当然,这股“暖风”不仅仅是因为政府更替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考量与战略布局。根本原因还是阿尔巴尼斯政府看清了局势。
首先,中澳之间存在着深厚的经贸基础。中国长期以来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在资源、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过去几年间由于政治理念和安全战略的分歧,双边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阿尔巴尼斯政府对华采取更加温和的态度,无疑是出于对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竞争和国际秩序重塑并行不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中等强国,需要在坚持自身利益的同时,妥善处理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对华姿态调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
客观来说,阿尔巴尼斯政府在对华问题上,虽然不算无懈可击,但是也确实比上一届的莫里森政府好得太多,最起码在在对华问题上要克制得多,目前中澳两国多领域都在重启交往。如果能继续维持这个进程,对中澳两国都好。
图片
阿尔巴尼斯访华
当然,我们同时也要注意,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近日在南海举行联合巡逻,以及去年10月,澳军机在东海侵犯中国领空,都在一定程度上触碰了中国的安全利益。种种事件都说明,在国际和地区安全领域,中澳之间仍然存在着分歧和摩擦的可能。我们不能对澳大利亚太天真。
澳大利亚本质上依旧是西方阵营的一员,仍是美方的盟友,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进的所谓“印太战略”,无疑会对中澳关系产生间接影响。所以,澳大利亚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彻底转变对华态度,对此,我们还是要有清晰的认识。
总之,当前中澳关系的确出现了积极变化,这对于两国乃至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种“回暖”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已解决。
作为两国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双方需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态度,继续推进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避免让历史的车轮再次倒退。同时,对澳大利亚政府而言,如何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处理好与中国等大国的关系,将是其外交智慧和战略选择的重要考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