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切尔诺贝利核辐射38年后,这里的狼群进化出了“超能力”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人们纷纷从那里撤离,以免受到极端水平的辐射。
人类搬走了,切尔诺贝利疏散区就成了野生动物的天下,其中就包括狼。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这些狼受到辐射后发生了基因变异,竟然表现出对癌症的抵抗力。
也许,这会对人类抗癌方法的研究有所帮助......
图片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
在切尔诺贝利疏散区,核辐射水平为11.28毫雷姆,是人类法定安全暴露量的6倍之多,但动物们还在照常生活。
树林里能看见灰熊和野牛在散步,山猫和狐狸在高高的草丛中活动。
还有海狸、野猪、麋鹿、鹿、浣熊以及200多种鸟类把这里当成家。
2014年,普林斯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卡拉·洛夫(Cara Love)跟一组研究人员来到这里,想弄明白动物们是如何在足以致癌的核辐射下生存的。
洛夫和她的团队采集了当地的狼的血液样本,还把带有核辐射剂量计的GPS项圈戴在它们身上,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测它们的位置以及核辐射暴露水平。
图片
(洛夫团队采集狼的血液)
研究小组检测了切尔诺贝利疏散区半径1000平方英里范围内的狼的DNA,用它跟此范围外的狼的DNA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这个范围内的狼出现了某种基因变异。
尽管它们每天都接受致命剂量的核辐射,但它们已经对核辐射的影响表现出非常强的抵抗力,比如核辐射导致的癌症。
简单来说就是,狼身上出现的基因变异,对癌症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原因,洛夫和她的团队无法在切尔诺贝利疏散区继续研究。
但她表示,从长远的结果来看,研究这些变异的狼没准会对人类抗癌研究有所帮助。
上个月在华盛顿州西雅图举行的综合与比较生物学学会年会上,这项新的研究成果被发表。
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新发现会为识别人类身上能降低癌症风险的基因突变铺平道路。
图片
(切尔诺贝利疏散区的狼)
其实除了狼,这些年来科学家们在切尔诺贝利疏散区研究过不少动物,很多都发生了变异。
像那里的马、猞猁、麋鹿、狼和狗,很多都是居民撤离后留下的圈养动物和宠物的后代。
它们仍然生活在那里,并且在过去的38年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基因突变。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树蛙,原本携带绿色色素,外表是荧光绿色的,但现在变成了黑色或类似的深色。
图片
(变异树蛙)
还有生活在这片区域的野狗,跟生活在外面的狗相比,它们也发生了基因突变,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其主要的系谱学差异。
图片
(切尔诺贝利疏散区的动物生存痕迹)
科学家们之所以要研究这些变异动物,当然是希望这些研究能为人类所用。
南卡罗来纳大学和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研究这些动物种群可以增加“对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了解,最终增加对人类如何在环境遭严重和持续性破坏的地区的生存下去的了解”。
遗传学家兼研究作者伊莱恩·奥斯特兰德(Elaine Ostrander)博士也说,
“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活15代人?’”
图片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墟)
现在,对变异狼的研究已经走出第一步......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