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银针、一套推拿术!杭州援外医生在白俄罗斯“持证上岗”的第一个春节

这是叶鑫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过的第二个春节,也是他“持证上岗”后的第一个春节。
除夕(2月9日)这天,叶鑫照常出门诊,看了20多个病人。下了班,他和同样因工作留守在白俄罗斯的中资企业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饺子、面条,浓浓的中国味,思乡之情有了短暂慰藉。
白俄罗斯和中国有5个小时的时差,吃团圆饭时,国内新年零点的钟声已然敲响。叶鑫接到了5岁女儿打来的视频电话。小家伙撑到零点,就是为了给远隔6400多公里的爸爸送上一句新年祝福。
叶鑫至今记得出发白俄罗斯前,父母的担忧、爱人的不舍。“我在国外,家里有事帮不上忙,挺过意不去的。”
又是一个不能团聚的春节,叶鑫最想和家人说:“辛苦了!”
叶鑫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的推拿科医生,也是第三批派驻“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的医务人员。去年8月,他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海外中医药中心独立问诊行医的第一位中国籍中医师。
援外一年多,凭借一根银针,一套推拿、正骨术,叶鑫将中医外治技术在白俄罗斯广泛推广,让当地民众深切感受到了传统中医技术的魅力,“明斯克来了个医术了得的中国医生”被口口相传。
他是海外中医药中心
独立问诊行医的
第一位中国籍中医师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在中医药发展环境良好的“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海外中医药中心。
浙江省中山医院凭借中医药学科优势,承担了白俄罗斯明斯克州地区医院海外中医药中心的建设任务。2019年,该中心升格为“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成为中国在白俄罗斯唯一的国字号中医药中心。
叶鑫是浙江省中山医院派驻中白中心的第三批医生。初到白俄罗斯,由于没有当地的行医资格证,叶鑫只能负责中医药诊疗示范、技术指导和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了延长派驻时间,同时更好地为当地民众进行中医特色技术服务,就必须获得行医资格,申请工作签证。
“既然做就要做到极致。”叶鑫说,但摆在眼前的是难啃的硬骨头。为了考证,叶鑫白天忙看病,晚上准备复习,笔试、实操、机试等都要准备,全俄语考试内容一度让叶鑫崩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攻坚,2023年7月21日,叶鑫顺利取得白俄罗斯卫生部颁发的中医行医资格证书。8月1日,他收到白俄罗斯移民局颁发的工作签证,正式受聘于国外公立医院,成为在海外中医药中心独立问诊行医的第一位中国籍中医师。
图片
从听不懂不会说只靠翻译器
到如今已能讲几百个俄语单词
刚到白俄罗斯时,语言交流障碍是横亘在叶鑫和当地同事、患者之间最大的困难。“会说英语的少,但俄语我又听不懂,只能依靠翻译器,刚开始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给病人扎针时,我想跟患者说‘我要扎腰部’,但翻译器错翻成了‘请闭嘴’,弄得大家哭笑不得。”好在,当地医院为他安排了当地医护人员作为翻译,加上翻译器双线工作,叶鑫度过了最困难时期。但他深知,长期下去还是需要尽可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俄语词汇,更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他开始勤练俄语,如今,虽然和病人的交流依然需要依靠翻译器,但他的俄语词库更新了几百个词汇。“哪里痛”“强度是不是要大一点”“哪个部位”……这些针灸操作时的常用词语,他已经可以和患者做简单沟通。
“特别感谢和我同诊室工作的当地医生,他帮了我很多。我们平时工作的中午有一小时休息时间,同事会拉着我去散步,过程中,教我简单的俄语。”叶鑫说。
从“叶医生”到“Xin(鑫)”
收获当地民众满满信任
叶鑫每周有五天出门诊,一个门诊通常要接诊20多位病人,70%是明斯克当地民众,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中资企业的同胞,另外也有一些来自俄罗斯、波兰等国。
白俄罗斯的冬季,天寒地冻,气温很低,疼痛类疾病高发。“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蛮多;当地人喜欢喝冷水,肠胃功能不好的也蛮多;还有一些焦虑失眠的病人等,都希望试试针灸等中医外治技术。”叶鑫说,在这里,针灸、电针、正骨、拔罐、走罐、推拿等中医外治方法都深受大家喜爱。
有位当地的小伙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员工,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强烈,但他不想手术,寻求针灸帮助。
叶鑫为他施行四次针灸后,小伙症状改善不少。但叶鑫也提醒他,针灸只是改善症状,如果症状继续严重,还是需要手术治疗。如今,小伙已经成为针灸的铁杆粉丝,定期找叶鑫针灸治疗,家人朋友有啥不舒服也都找他来治疗。
从半信半疑到成为中医外治技术的“铁粉”,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爱上中医,叶鑫的诊室,时不时出现一些巧克力等小礼物,这是病人们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相熟后的当地同事或是病人,对叶鑫的称呼从最初的“叶医生”,变成了亲切的“Xin(鑫)”。
遇到复杂疑难疾病,远在杭州的大本营——浙江省中山医院,给予叶鑫很多底气:通过远程MDT多学科会诊,集全院之力救治患者。
叶鑫说,援外一年多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每次治愈病人后听到他们用中文说“谢谢”,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传播了中医文化,让更多当地民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信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