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观察|什么样的男人千万不能找?一个24岁县城女孩的“恋爱法则”

图片
何盼 |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坐标:湖南某18线小县城。
表妹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回家工作的她已经在县城待了2年。去年的回乡记里,我写到了表妹的恋爱困境:身处一个经济并不发达、支柱产业还在日益衰退的十八线小县城,少有适龄男性愿意回家工作。在本地,银行、医院、公务员是这批相对优质的返乡男性的主要去处,如若给他们画像,发现大部分人学历为本科,除去医院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对口工作,大部分都是文科专业,且家中条件都较为一般。
在这两年间,表妹相亲的人数没有20个,也不下10个,听她唠嗑一些相亲故事、以及听她和她的“县城闺蜜圈们”的婚恋标准和态度倒也很有意思。
恋爱法则一:“男方家庭占30%,养老负担很重要”。作为一个久经县城相亲场的老手,表妹对相亲的本质倒也看的明白,“首先摆条件,其他的等过了硬性条件这关再说。”令我惊讶的是,往年要求男方家庭条件如何要好的表妹,今年的关注重心放在了养老负担上。她认为,男方父母有无退休工资非常重要(虽然事实上退休工资高一般意味着从体制内退休,家庭条件不会差),家中有姐姐、妹妹的男生比两个男生的家庭要更加分。这倒是让我非常诧异,才24岁的表妹就已经非常理性的角度思考未来家庭养老问题中的经济负担和照料问题。除此之外,男方父母的性格、家庭关系是否简单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
恋爱法则二:“男方自身占70%,挣钱、花钱缺一不可”。作为24岁的年轻女性,可以说表妹依仗着年轻漂亮和活泼性格,在县城相亲市场里占据着优势地位。因此不同于一些“被动型相亲”下只要基本条件匹配两人就能快速跳过恋爱过程往婚姻方向走,表妹更多将“相亲”理解为在社交圈受限、而人情网发达的县城中一种认识新人的手段,婚姻是结果,恋爱也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因此,虽然同样是相亲,对浪漫爱情的遐想并没有因为理性的相亲而过分受到折损。表妹认为,男方家庭条件再好、男生自身不行的话也不能找,这样小家庭只能依附于男方原生家庭,她认为自己没有耐心去处理深度的婆媳关系。因此,她认为男生本人能力和条件占据70%的重要性。一方面,能力的核心就是挣钱,表妹认为养家糊口仍然是男性的“天职”,但并不意味着女性不需要工作,女性工作的目的不在于补充家庭,而在于维护自身的社交网络和自由支配金钱的能力,从而保护自身免于成为完全依附和受制在家庭内部的“家庭主妇”。如果说家庭条件和男方挣钱能力是一些“硬指标”,那么是否会花钱、以及是否会在女生身上花钱则成为了同样重要的“软实力”的部分,这就涉及到了表妹总结的恋爱法则三。
恋爱法则三:“有趣、大方很重要,太老实的男人没什么用”。听到表妹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一阵兴奋,因为“过去老实人吃香,现在老实人靠边站”的变化在网络上和学界都引发了讨论和关注,但我却还未在现实生活中厘清“什么样的人是老实人”以及为什么“不能找老实人”。表妹认为,老实人有两个致命缺陷,第一是老实人的弱风险偏好,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只知道“节流”而不会“开源”,所以“老实本分”的人大概率挣钱能力也很难达到表妹的期待。第二是老实人的弱浪漫主义,表现在婚恋中,就是不会口头表达爱,也不会花钱表达爱,“过日子”是老实人的婚恋模式,但这显然与她追求浪漫爱情的目标彻底冲突。
在表妹的婚恋三法则里,我看到了很多新的变化,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纠缠。这让人不禁感慨,以理性、消费主义为重要内涵的现代性如此快速地冲击和重塑着作为稳固的传统婚姻家庭模式,赋予婚恋模式以新的形式和内涵。
第一,夫妻小家庭与父母家庭之间,代际内部自上而下的资源输送在进一步强化,而自下而上的资源反哺的伦理性弱化、情感性增强。一方面,整个社会婚恋风险和成本显性地增加,这样一种压力以父代高资源投入和子代拥抱单身社会两条路径被释放。另一方面,伴随着家庭少子化、小型化,以及老人寿命的延长、健康意识的提高,养老负担在“责任人减少,责任扩大”的双重叠加下变得持续高涨,这使得一方面养老负担成为婚姻缔结中不得不理性考量和计算的“婚恋成本”,另一方面女方的养老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崛起,从夫妻核心家庭来看是分化了小家庭的养老资源,从代际关系来看,女儿养老又极大缓解了养儿防老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双重角色和关系交缠在一起,使得原本简单清晰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复杂化。
第二,与情感理性化并行的,是“婚恋分离”下浪漫爱情和情感消费主义的快速崛起。回家与几个姐姐妹妹聊天,一个最大的发现是,如果说“恐婚恐育”是大部分县城未婚女孩挂在嘴边的“独立宣言”,但她们在实际上又无比渴望浪漫爱情,并在大部分情况下秉持着传统的“男女性别分工”(如最为典型的“挣钱是男人的事”)。这样一个强调情感关系中的激情、亲密、纠缠的浪漫主义与她们在衡量男方家庭与男方本人时的理性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又奇妙交织在一起。从我的角度来看,许多县城女孩在热烈地拥抱“现代性”,但她们的“现代性”并非通过受更多教育后自身对婚恋关系这一“传统事物”进行正反合后的“现代化理解”,而是极大地来源于互联网这一情感放大器。在网络中,极化的观念得到了更快和更广的传播,女孩被教导“花钱不一定是爱你,但不花钱一定是不爱你”,男孩被教导“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投入,不要做冤大头”。总之,婚恋关系中基于性别、阶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互联网中被时而放大、又时而抹平,男孩和女孩之间相互渴求、又互相不信任,给关系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而这一不确定性又进一步仰赖“消费下的投入与付出”得到重新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