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细节之美,不被看到的蔡大年,是编剧演员的匠心所在

电视剧《南来北往》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和爱奇艺热播。这部电视剧收视率持续领跑,观众口碑成绩也非常耀眼。我在日前的剧评文章当中曾说,这部当代铁路题材的电视剧,双男主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行侠仗义,可谓是一出精彩的“铁路武侠剧”。
图片
不期,很多正在追剧的朋友们,看到我的这个说法,也表示认同,双男主的精气神,确实让大家赞叹不已,剧作当中透出的人性之美,也是有着武侠气质的。其实,电视剧《南来北往》除了“双侠”男主的人性之美外,还有很多配角角色,在不声不响当中,去呈现父亲的、铁路工人的质朴与憨厚之美。
《南来北往》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蔡小年同志结婚的这些戏份内容当中,有一个“不被看到的角色”,那便是作为父亲形象出现的蔡大年。这个蔡大年的角色,其实正是千万位父亲、千万位铁路工人形象的缩影。高满堂编剧对蔡大年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却藏着匠心之处,角色反倒是因为这种经常不被看到,而被真正有心的观众们看到。
图片
电视剧《南来北往》在央八首播那日,我的家人也跟着一起追剧了。任正斌老师饰演的蔡大年角色,在首播剧情当中,是以火车工人的形象出现的。我的家人惊奇地说,这个角色,不就是咱们家邻居嘛。
何出此言呢?
我小时候,我家的邻居,也是一位老铁路工人,也是父亲在铁路上干,儿子接班,依旧在铁路上干。蔡大年这个角色,正是我们所熟悉的。尤其是任正斌老师带来的这个角色的形象,憨厚,质朴,总是把微笑挂在脸上的样子,真的就是我家邻居老爷子的样子。工作上,老爷子勤勤恳恳,生活上,也是帮助左邻右舍。
图片
电视剧《南来北往》当中,蔡小年结婚的这些戏份,有很多内容是戳中我的。比如说,大院里边,大家一起看电视剧,蔡大年和媳妇很不好意思地和大家说,自家孩子结婚正在遇到的难处。任正斌老师带来的那股子质朴与不好意思的劲儿,真的就是我日常生活当中见到的老邻居的样子。
再比如说,大家一起帮衬蔡大年家,又是出自行车,又是给暖水瓶,又是每人随五块钱份子的戏份,也是《南来北往》当中真正的暖心时刻。这里面,有铁路大院住户们的相互帮衬,当然也有蔡大年同志悄无声息地帮衬别人之后积攒下来的好口碑与好回报。
图片
这些戏份,特别容易让我带入自家邻居、老铁路工人“墩儿爷”。日常生活当中,墩儿爷没少帮衬我们,当墩儿爷儿子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是全员到场,能帮衬什么就帮衬什么。《南来北往》当中蔡小年结婚的这些戏份,在我的现实生活当中,真实上演过。墩儿爷,作为老铁路工人,也是不被看到的。但是,在《南来北往》这部电视剧当中,他被看到了。
作为铁路工人形象出现的蔡大年,对徒弟们,对自己开火车的工作,总是面带微笑。也是因为这种憨厚与质朴,这样的老大哥容易不被看到。而作为父亲形象出现的蔡大年,其实是更容易“不被看到的”。
图片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青年们结婚的时候,最不容易被看到的,其实便是站在青年背后的父亲。无论是上一个年代,还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年代,青年们结婚的时候,需要的,都是父辈们的默默付出。这种付出,包括经济上的付出,人情上的付出,甚至于可以说是自己积攒的那么多年的好口碑上的付出。
蔡小年结婚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青年们的欢快,看到了接亲时候的喜悦,看到了大家夜晚的载歌载舞等等。看不到的,则是蔡大年这样的老父亲,默默地付出。在青年们的婚礼上,父亲是最不被看到的人。他们以隐退地付出方式,成就孩子们的幸福时刻。所以,《南来北往》一群老父亲向蔡大年同志随礼的那场戏,尤为重要,扎心。
图片
正因如此,蔡大年这个角色,在电视剧《南来北往》当中非常重要,属于真正的有细节之美的角色。作为父亲形象出现,作为老铁路工人形象出现,他都是最容易不被看到的。但是,这样的形象,被编剧看到了,并且巧妙地呈现了出现,用“不被看到的方式”呈现了出来。编剧,是藏在人间的摄像机,专门发现那些“不被看到”的形象。
越是这样的角色形象,越不好表演呈现。蔡大年这样的角色,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用台词去表演情绪的,只能通过演员的肢体、面部的微表情等等去表演角色情绪。越是不被看到的角色,一旦在电视剧当中被看到,就越需要扛得住角色的演技加持。随礼那场戏当中,任正斌老师饰演的蔡大年角色憨厚的笑,让我看到了我的老邻居墩儿爷。
图片
最高明的演技是什么?是没有演技,是演员和角色成为一体。《南来北往》当中,任正斌老师对于蔡大年的表演,是藏起自己的演技的,与此同时,他拿出了对于父亲角色、铁路工人角色的最大真诚,让自己成为父亲,成为铁路工人。这是典型的求真与求像。演技,更像是一个技术活儿,而真诚,则是发自灵魂的表达。
任正斌老师,以最诚恳的方式,呈现了蔡大年这个角色。憨厚的父亲,质朴的铁路工人,默默付出的普通劳动者,正是他们,开起了我们蒸蒸日上的时代火车。而这样的角色,这样的演员,应该被看见。任正斌老师的蔡大年,正是《南来北往》的细节之美。让不被看见的角色,被大家认真看见,也正是剧评人的责任之所在。(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