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高开低走,“狄仁杰”究竟该怎么拍

全文2921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由周一围、王丽坤、钟楚曦领衔主演,张嘉益、张若昀特邀出演的《大唐狄公案》在央视八套和优酷播出,引发观众争议。

02该剧改编自著名汉学家、外交官高罗佩所著同名小说,聚焦狄仁杰青年时代,但剧情推理漏洞百出,逻辑不严密。

03有观众认为编剧给狄仁杰加了一段三角恋,导致剧情缺乏甜蜜感,被称为“中年古偶”。

04然而,部分观众表示编剧对原著进行了魔改,导致人物扁平化,无法引发观众的思考。

05面对质疑,导演和编剧需要以创新化的视角重塑经典,带观众沉浸式地破解谜团。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婷 宋浩
2月6日,由周一围王丽坤、钟楚曦领衔主演,张嘉益张若昀特邀出演的《大唐狄公案》在央视八套和优酷播出。
《大唐狄公案》改编自著名汉学家、外交官高罗佩所著同名小说,将目光对准于大家鲜为人知的狄仁杰青年时代,通过破获凤印案、屏风案、黄金奇案等错综复杂、层层勾连的小案、大案,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肆意洒脱的狄仁杰。
“狄仁杰”+高罗佩+一系列实力派演员,开播前,不少观众对《大唐狄公案》寄予厚望:优酷站内预约超800万,创下优酷预约量历史TOP1,还是奈飞首部购入的中国古装悬疑剧。
然而,刚开播,《大唐狄公案》就引发了一片骂声,劝退了不少观众。有2万多人在豆瓣打出的6分,还被指分数虚高,雇佣水军。失望之下,也有不少观众回头追起了梁冠华版的《神探狄仁杰 》。
《大唐狄公案》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图片
图片
装酷、油腻、三角恋,没见过这样的狄仁杰
《大唐狄公案》开播后,男主周一围遭到了不少质疑,他饰演的狄仁杰实在让人出戏:本想演出狄仁杰的不羁,最后有的是用力过猛的刻意,与大家印象中狄仁杰刚正不阿的形象相去甚远,非但没有演出狄仁杰运筹帷幄的神探气质,反而被指“有点像是反派”。
图片
原著中的狄仁杰也并非如此。
1950年起,酷爱东方文化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取材于中国古典司法类著作和公案小说,以福尔摩斯等侦探小说的写法创作了《大唐狄公案》,共24个案件,也塑造了一位不太一样的东方古代大侦探:他智勇双全,公正严明,心系百姓,有原则却不迂腐。
图片
高罗佩《大唐狄公案》(英文版)插画
改革开放后,高罗佩笔下的侦探故事,很快在国内翻译出版并搬上荧幕。1986年就有两部改编电视剧《狄公案》《狄仁杰断案传奇》、一部国产电影《血溅画屏》播出。
其中《狄仁杰断案传奇》广受好评,孙承政饰演的狄仁杰深入人心,让很多观众至今难忘。
图片
《狄仁杰断案传奇》,孙承政饰演的狄仁杰
在高罗佩小说的带动下,“狄仁杰”越来越火,成为第一侦探IP,狄仁杰的探案故事被不断改编搬上大小银幕。
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04年播出钱雁秋编剧、导演,梁冠华、张子健、吕中主演的《神探狄仁杰》,这是钱雁秋独立编写的原创剧本,还在故事中加入了“李元芳”一角,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火遍全网,还推出了多部续集。
梁冠华塑造了胖胖的狄仁杰形象,与之前或帅气、或飘逸的狄仁杰形象迥异,他总是笑眯眯的、胸有成竹,说话时满口成语、文绉绉,“宰相侦探”的形象十分鲜明。
图片
之后,徐克也盯上了这个IP,还曾放言要拍23部狄仁杰电影,截止目前已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并不在23部的名单中)。
相比此前的影视作品,徐克的系列电影更注重特效和视觉奇观,但也被诟病推理不够精彩,特效喧宾夺主。同时,徐克的镜头下,狄仁杰的形象再次颠覆:刘德华版集狄仁杰的睿智与元芳的武功于一身,文武双全;赵又廷版很年轻,却总是一张苦大仇深的严肃脸,被吐槽永远一个表情。
图片
但不管怎样,这两位也绝不是周一围这样有些神经质、油腻的狄仁杰。看到周一围和张嘉译(饰演狄仁杰的老师魏无疾)站在一起,有网友觉得张嘉译更有“大唐狄公”的味道。
让不少观众难以接受的,编剧还给狄仁杰加了一段三角恋,每次破案到一半,就要让狄仁杰谈会儿恋爱。
高罗佩的原著中,狄仁杰在去往蓬莱的途中收编了绿林好汉马荣与乔泰。但这次改编将马荣改为女性,还拿到了韩剧常见的“恶毒女配”的剧本,她暗恋男主狄仁杰,一心拆散狄仁杰和曹娘子(王丽坤饰)。周一围和王丽坤谈恋爱,互动缺乏甜蜜感,观众表示实在甜不起来,被称为“中年古偶”。
图片
剧情魔改,没有扎实的破案故事
当然,这一版狄仁杰差评如潮,也不能全怪周一围。面对这样的剧本,也许梁冠华来了也只能叹一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作为一个破案剧,《大唐狄公案》最大的问题还是案件不精彩——剧情推理漏洞百出,逻辑不严密,削弱了悬疑探案剧应有的紧张感,没有解谜的快感。
在本剧中,狄仁杰破案,一靠NPC自爆,二靠脑补猜测,三靠各种巧合。没拍出狄仁杰的卓越才智,有的是各种开挂。不需要调查,狄仁杰就能掌握嫌疑人的信息,简短的推理输出后,就把凶手诈得自曝,这种设定缺乏真实性和严密性。
而且凶手也很好猜。剧中的每一个单元,都会邀请知名演员客串,往往这个演员就是真凶:《凤印案》里的张嘉益 ,《黄金案》里的李晨,《雨师案》的王茂蕾……对着演员表,观众没看新案子就知道凶手是谁了。
图片
这次对高罗佩小说的改编,由中外编剧共同合作,三个总编剧,两位是英国人,不知道是不是英国编剧导致了剧情的水土不服。
总编剧之一的京榆曾透露:“因为高罗佩先生的这部小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里面的案件是包罗万象的,长短、风格各异。所以在改编的时候,第一个工作就是把所有的案件进行梳理、合并,然后挑选,在改编的同时保留了案件的丰富性。”
网友看完却只有一句“诈骗”:“这完全是魔改”。
图片
比如《黄金案》,有网友精辟指出“黄金奇案与原著的关系只占了黄金两个字”,人物、故事完全是重新写的,故事远不如原版精彩。
《雨师案》倒是大致还原了剧情,但细节的描绘又很粗糙,人物塑造脱离现实。比如原著中,傻姑娘黄莺儿是个哑巴,小时候被遗弃,后被孤寡老太养大。老太死后,她靠养鸭子惨淡为生,但她生性善良,还识字,能与狄仁杰写字对话。反观电视剧的改编,莺儿呈现的只有神经质的形象,观众不知道她从何而来,也不知她为何爱慕雨师。
图片
魔改之后,不仅人物扁平化,也没拍出原著案件的立意内核,从思考价值而言,还不如2022年开播的、杨旭文、杨志刚主演,被称为“狄仁杰后传”的《唐朝诡事录》(男主角苏无名是狄仁杰的学生)。
《唐朝诡事录》虽然也有不少逻辑bug,但胜在剧情紧凑,营造了诡异惊悚的志怪氛围,还用诡案描绘人心——案件背后,都是人在作恶。
比如《石桥案》,因为庸医误诊,南州四子之一的钟伯期误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煞费苦心杀了其他三子,要与他们在黄泉路上继续相伴——钟伯期空有名士的虚名,实则冷漠自私。
与之相对的,是商人出身的欧阳泉,他一直想要成为南州五子,却因为商人的身份被其他四子看不起。虽没成为“名士”,但他时常帮助百姓,做了很多善事。比起沽名钓誉的南州四子,欧阳泉更配称为名士。
再看《大唐狄公案》,对人性的剖析流于浅薄,没有细节的铺垫,只是通过人物的输出强行做一番升华总结。人物的所作所为都难以自圆其说,又怎么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呢?
图片
都在翻拍“狄仁杰”,大IP如何做好改编?
近年来,“狄仁杰”改编作品层出不穷,深受各大制作公司和平台的青睐。
一来,狄仁杰作为公版IP,无需支付高额版权费用;二来,这个东方悬疑IP不仅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也给了创作者们极大的发挥空间。
狄仁杰是一代名臣,生活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统治时期,这是由初唐走向盛唐的时代,是从贞观之治迈向开元盛世的大时代,有太多丰富精彩的故事,是极佳的影视题材。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规划备案的“狄仁杰”相关作品高达60部,2021年也有43部,主要以网络大电影为主。
但也因为缺乏版权约束,“狄仁杰”陷入了过度开发的窘境。有了数量,质量却实在堪忧,不少观众一看“狄仁杰”就避而远之,批评远大于夸奖。
图片
这一版的《大唐狄公案》创作历时8年,还是基于高罗佩原著做的改编,绝对称得上大制作:为了还原唐代海事盛况,剧组在面积6000平米的摄影棚里以1:1的比例搭建了一条完整的、身长70米的唐朝古船;这是优酷首部AI辅助生成特效画面的剧集,剧中有关长安城的画面,如人流、街景、楼宇建筑等均由AI辅助生成;演员阵容也很强大,邀请了张嘉益、李晨、张若昀、李乃文、陈都灵特别出演,男主周一围还发动身边的朋友前来客串,找来了钟楚曦、刘端端、林家川、董璇、曹曦文等人……
结果不仅剧情遭到抨击,观众对大场面也不买账:剧方引以为傲的海上场面被观众吐槽特效太假,还有点像玄幻剧;还有观众表示,自己对这类“大制作”早已审美疲劳,繁华的场景和毫无趣味的剧情凑在一起,让人既不能投入也不能放松……
图片
图片
回头看,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是靠角色魅力和抽丝剥茧的悬疑案件取胜。
当“狄仁杰”改编内卷的当下,如何以创新化的视角重塑经典,带观众沉浸式地破解谜团,仍是每一部“狄仁杰”值得思考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