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被誉为“AI教父”年入5000万,被扒系美院毕业与专业毫不相关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报道、界面新闻、蓝鲸财经、红星资本局等
近日,“清华博士”李一舟,因“199元AI课一年卖了5000万”而登上热搜。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可“比肩”ChatGPT之父山姆·奥特曼之才?他就是在国内被粉丝誉为“AI教父”的清华博士李一舟。
图片
履历显示,李一舟为湖南长沙人,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新方法专业、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博士。由于国内AI大模型创业领域里,清华系人才云集,因此,李一舟199元的AI课备受关注。
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发现,李一舟其实出自清华美院,与AI、深度学习等专业毫不相关。2013年的一篇清华大学官网报道显示,李一舟是美院学生,当年是其在清华美院的第五年博士生涯。
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李一舟最早成名于2012年,彼时他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舌战BOSS团,最后被周鸿祎、潘石屹等一种企业家哄抢,成为“最强势求职者”。
图片

清华博士卖AI课

被质课程太水

2021年初,他开始做短视频自媒体,起初视频内容是以鸡汤和教人赚钱为主,例如“穷人怎么逆袭”“普通人怎么变有钱”“35岁创业该怎么打破信息差”等。
2022年12月,李一舟在抖音视频中表示,35岁之前,负债一千万,但35岁之后,现在可以每年稳定地多赚一千万。
图片
后来,李一舟开始售卖知识付费相关内容,2023年ChatGPT发布后,李一舟开始直播卖起了AI课程。
目前李一舟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均有账号,不定期进行直播,但近期直播内容均为录播视频,介绍售价199元的AI课程内容。
据飞瓜数据显示,李一舟售卖的AI课《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一年内卖出约25万套,销售额约5000万。他也被网友调侃为“国内最懂如何利用ChatGPT赚钱的创业者”。
在李一舟公开宣传的所有物料里,“清华博士”的头衔被放到了核心位置
图片
其销售的AI课程内容是什么?直播页面介绍道,“该课程包括至少教学10种以上AI工具,提高效率案例;0基础0门槛启蒙;限量前200名同学,每人100万个算力单元;共40节课,落地实操教学”。
据橙柿互动,买了李一舟课程的周先生表示:去年11月份,他在视频平台看到李一舟的直播后,冲着“清华博士”的头衔下了单。结果到第二个月,周先生发现视频里的大部分内容和他在B站上看的一样。当他和其他学员一样向助理反馈课程太水,提出退费申请时,对方没了任何反应,“平时大部分时间问他们,基本也没回复,仅有的回复也不专业”。
对课程内容的不满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退课。有消息称,李一舟的一个AI实战训练营群,疑似被助教解散,原因是有学员质疑已购买课程在给其他高价课程打广告。该群助教则作出了“如果不想听,我可以解散群”等强硬回应。

图片

网传被助教解散的李一舟AI实战训练营群截图
“199元课程里几乎都没有有用的东西。”有位学员表示,李一舟还在直播课中让学员升级1980元的高阶课,“完全是骗子的套路,我在学习群发表观点,立即被拉黑踢岀群。”即使不升级高阶课,199元也仅仅只是门槛费而已。
知乎这一话题也引发热议:
据抖查查数据显示,李一舟的粉丝画像多为30岁到40岁年龄段的人,男性群体占比接近59%。而“穷人怎么逆袭”“普通人怎么变有钱”“35岁创业该怎么打破信息差”等话题正是切中了这类人群的痛点,提供精准服务的李一舟顺势成为这类群体的人生导师。
企查查显示,李一舟关联且存续或在业的企业则有8家,其中除杭州智慧奇点商务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李一舟出资1000万元外,其余公司注册资本均低于150万元,有几家公司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有一家销售智能床头灯等智能家居,其余多难以直观看出主要业务
图片

专业人士解答多个质疑

有人质疑,在国内接一个ChatGPT的API接口,然后卖和ChatGPT相关的课程,这算不算侵权?
对此蓝鲸记者咨询了相关领域的律师,对方表示,这一行为从法律上来说涉嫌侵权,但是openAI在国内没有代理商,所以无法起诉,官方也只能通过发公告来警示。近年来国内市面上很多出现了很多“山寨版”ChatGPT,他们通常会过技术手段接入ChatGPT,向国内用户收取费用
有网友质疑,李一舟在直播课程中自称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与实际情况不符,再来卖AI课程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2月21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的高丽林律师表示,如果他只是在学历这一块有点“打擦边球”的感觉,这一点并不足以证明他是全部构成虚假宣传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网上很多母婴博主会去宣传一些医疗的知识,这种也是通过他自己学习得来的,然后再分享给别人,他本身也许没有医生的资质,但是不代表他不可以传播这样知识。所以具体到虚假宣传,除了学历,还应该看他讲的内容和宣传的内容有无过分夸大,也需要具体的内容来进一步证明。
如果证实有虚假宣传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