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了2年,乌克兰成最大输家,俄罗斯拿到了土地,却难言赢家

俄乌冲突正式跨入第三个年头,2月23日,《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评文章,题目很有意思,这场冲突悲剧原本就可以避免。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原本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有很大的机会让这场冲突不爆发,甚至而言,这就是拜登一句话、一句承诺的事,但结果令人惋惜。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同样双方也有多个契机结束这场冲突,无奈有人作梗,再加上俄乌两国缺乏必要的信任,最终这场冲突打了2年也未能结束,甚至看不到任何结束的迹象。
图片
打了2年,完全看不到俄乌冲突结束的迹象,2024年难言俄乌和平
至于冲突会何时结束,近日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预测:两国可能会在2025年停火,不过英国广播公司却做了另一种较为不同的评估。此外,在当前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之际,英国广播公司还就目前有关乌克兰局势的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解答,这些问题包括谁是这场最大的赢家、冲突何时结束等。下面就来看一看有关俄乌冲突的5个关键问题以及相关答案。
据《环球时报》的报道称,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也就是说,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到第3个年头。这场持续至今的冲突给乌克兰民众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战争创伤,当然它也给俄罗斯社会、欧洲局势乃至世界局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月23日,《环球时报》就这场冲突发表了一篇社评文章,直言这场冲突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确实如此,正如《环球时报》所说的那样:这场冲突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它有着很复杂的因素,同时它也有着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更直白地讲,其实在冲突爆发之前,俄乌两国已经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危机蔓延。而在俄乌边境危机不断演变之际,实际上,这场危机原本是能够避免的。俄乌冲突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在谈论这一话题时总是离不开“北约东扩”四个字,这场东扩活动同样也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危机爆发的关键原因。而就在近日《环球时报》对米尔斯海默的专访中,后者依旧坚持认定,乌克兰的执着与北约不断东扩是这场危机爆发的关键原因。
当然普京本人也就“北约东扩”问题向西方提出过有关俄罗斯“红线”问题,当时普京还列出了一份“安全保障”方案,主要就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等问题进行商讨。当然谈判没有谈出任何结果,随后危机局势不断延伸,最终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
图片
普京曾公开向拜登隔空提及过“红线”问题,对后者而言,这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却很难
说来也奇怪,美国和北约都清楚,乌克兰是无法加入北约的,且不要说乌克兰的加入会引起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即使按照北约的“入盟”标准,乌克兰是完全不具备“入约”规格的,为何他们不会向乌克兰清晰传达这一意思呢?当然乌克兰也很执着,明知不可为却依旧不断向“加入北约”的道路冲锋。
普京在俄乌危机延伸之初就不断向西方喊话,要求他们作出“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承诺,当然鉴于美国在北约组织的核心地位,其实就是套拜登做一个现实承认。但很遗憾,即使是现实,拜登依旧不吐口。当然从拜登个人角度而言,这种承诺恐怕也确实难以做出。别的姑且不论,仅仅是美国国内政治,恐怕都不会答应拜登做出承诺,如果拜登真的作出这一承诺的话,那国内的舆论压力可就要大了。
当然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也不能排除美国是可以利用乌克兰来牵制乌克兰,最终在得不到任何承诺的背景下,普京冒险一搏,俄乌冲突就此爆发。
不过即使冲突爆发后,俄乌两国其实也是有机会达成和平协议的,这里面首先要提的就是两国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2023年,参与这次谈判的乌克兰议会党团领袖阿拉塔米亚曾透露:当时俄乌两国代表团已经接近达成一份和平协议草案,但后来时任英国首相的约翰逊来到基辅,随后乌克兰改变了主意,和平协议草案荒废,战火持续了今天。当然,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感也是其中的一个大因素。总之俄乌和平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流失了。
图片
2022年3月,俄乌两国曾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中取得过进展,但后来突然无疾而终
对于已经持续了2年的俄乌冲突,2月22日,英国广播公司提出了5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是这场冲突的赢家?
最大的输家毋庸置疑,就是当事人乌克兰。冲突是在乌克兰国土上爆发的,主战场也在乌克兰,大量民众逃离国外,东部工业区要么被俄军所占领,要么受战火袭扰成为一片废墟,所以最大的输家就是乌克兰。至于说赢家,那可就值得探讨了。
英国广播公司是这么说的:其实俄乌两国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线绵延了1000公里长,从2022年秋季俄军从赫尔松撤军之后,俄军与乌军控制区在地图上的形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俄军虽然拿下了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但这就是两个普通城镇,在地图上就是一个很小的点,自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至于说乌军,虽然在反攻中拿下了几个村子,但这在地图上的点就更小了。现在的战场局势依旧是一个僵局,俄军只能做缓慢的推进,而乌军在缺弹药的背景下就更难会有大反攻出现。
至于说谁是这场冲突的赢家,英国广播公司是这么说的:尽管俄军没有拿下基辅,也没有实现他们之前一直所声称的军事目标,但他们目前依旧控制了乌克兰18%左右的领土。其实英国广播公司就是想说:目前的赢家就是俄罗斯,因为它还控制着乌克兰的领土,而且在消耗战面前,乌军要夺回这些领土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
诚然,如果从领土方面做衡量的话,毫无疑问,占有乌克兰18%地盘的俄罗斯确实是赢家。不过俄军虽然拿下了土地,但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战场上士兵的伤亡、庞大的军费开支,西方的制裁和孤立对俄罗斯都是一个冲击。
图片
毫无疑问,这场冲突的最大输家是乌克兰,主战场在乌克兰的国土上,国内打成了一片废墟
这场冲突虽然只有俄乌两个直接博弈方,但它却还有几个相关利益方。美国、欧盟、土耳其都牵涉其中,从战略上讲,美国也是一个赢家,而且还是大赢家,不费一兵一卒,只花了一些钱,就严重消耗了俄罗斯的实力,而且还顺利团结了跨大西洋联盟。当然美国也同样受到了这场冲突的负面影响,能源价格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选民的生活成本支出大幅提高,这对拜登的支持率产生了严重影响。
至于说土耳其,不得不说,这可是一个标准的赢家。在这场冲突中,土耳其左右逢源,通过在战事爆发之初向乌克兰提供无人机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此外,土耳其斡旋的“黑海谷物运输协议”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土耳其的国际声望。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让瑞典、芬兰迅速抛弃“中立”,寻求加入北约,而在这一过程中,土耳其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土耳其可以说是一个大赢家。
所以要说这场冲突的赢家是谁,这恐怕要具体问题问题分析了,如果单纯从战场情形判断的话,显然俄罗斯依旧坐在赢家的位置上。
第二个问题: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在减弱吗?
在过去2年的冲突中,乌克兰之所以能够打到今天,毫无疑问,欧盟和美国的援助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援助包括金援和军援。这些援助让乌克兰政府能够继续在战时环境中继续运行,同样他也让前方的乌军有武器弹药去和俄军作战。
但在2023年,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似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美国计划援乌的600多亿美元由于美国国内的两党斗争而搁浅了数个月,至今何时能够在国会放行,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图片
600多亿美元的新一轮援乌计划在美国国会受阻,两党由于国内斗争卡住了这笔军援
至于说欧盟,之前内部对援乌一事也是有着不同意见,经过多次讨论和讨价还价,到了2月份,新一轮对乌克兰540亿美元的援助终于获得通过,但这次的540亿美元,有很大一部分是“贷款”,换句话讲,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钱都是乌克兰将来要还的。
此外,对乌克兰而言,西方的军工生产很不给力,后者根本无法满足乌军在前线的作战需要。欧盟原计划在2024年3月底前向基辅提供一百万枚炮弹,但目前只完成了一半左右。
鉴于当前西方援助的不确定性,外界现在很质疑:西方究竟还能够援助乌克兰多长时间?纵使未来有一天,美国国内最终通过了新一轮对乌军援,但如果俄乌冲突在2024年无法结束,那么到了2025年美国国内在讨论对乌克兰新一轮援助时又会出现什么变数呢?
不过对当前的乌克兰而言,他们最担心的变数是特朗普,这位秉持“美国第一”的美国前总统曾多次抱怨大笔援助乌克兰,他本人对俄乌冲突的言论和观点更让乌克兰有很大的担忧。现在乌克兰的支持者担心,如果特朗普未来二次上台的话,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援将会枯竭。
所以总结一句话:对乌军援虽然在持续,但未来变数很大。
第三个问题:俄罗斯的目标改变了吗?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外界均认为,普京的目标是拿下整个乌克兰,这从普京所谈的三个战略目标,以及动用数万军队进攻基辅就可看出。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普京距离拿下基辅的目标是越来越远,甚至就连拿下整个顿巴斯地区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尽管普京有时在公开场合还在强调“中立化”、“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但明眼人都清楚,正如之前的扎卢日内所说,目前的战场局势是一个僵局,对乌克兰而言,战场有大进展很难,对俄罗斯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图片
从2022年秋季之后,俄军与乌军在战场上的接触线并没有出现大变化
“北约东扩”是引爆俄乌冲突的关键因素,普京所提到的“中立化”就是针对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一事所提出的。但纵观过去泽连斯基政府的表态,这场战事不仅没有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反而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决心变得更强。显然,从目前来看,俄罗斯想实现“乌克兰中立化”这一目标很难。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在战场僵局,俄军距离拿下基辅越来越远的背景下,普京的目标变了吗?冲突打了2年,目前普京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这恐怕谁也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对普京而言,守住从乌克兰手中拿下的领土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底线。
第4个问题:这场冲突会何时结束?
这是目前外界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俄乌冲突已然进行了2年,但却迟迟看不到冲突结束的前景和迹象。对于这一问题,美国专家米尔斯海默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曾给出了自己的一个预判:战场上的直接较量和冲突不会超过2025年,但它仅仅是现状停火,距离最后的和平还有很长的距离,甚至而言,这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敌意。
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英国广播公司是这样表述的:俄乌两国都不会做出任何让步和妥协,再加上两国在战场上面临一个僵局,所以很多分析人士的预测均倾向于认为冲突会持续很长时间。
全球安全智库“全球安全”综合了数十位专家的意见,评估了出现不同结果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可以总结出这么一种场景:这场消耗战将持续到2025年以后,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将遭受重大伤亡,时间的拉长也让乌克兰背后的支持者感到身心俱疲,最终在各方都打不动,也没有意愿再打的背景下,前线可能会出现停战、停火。当然,也不排除西方首先顶不住“乌克兰疲劳症”,然后削弱对乌克兰的支持,最终迫使乌克兰通过谈判达成和解。
图片
对乌克兰而言,未来最大的变数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这是未来最可能出现的场景。不过这里面存在这么几个变数:2024年谁会赢得美国总统选举;乌军和俄军,是否会有一方在战场上取得大进展。如果说俄军进展颇快的话,不排除西方为了止损,态度有变;如果说乌军取得重大进展的话,不排除西方会进一步加强援乌,让乌克兰取得更多的进展。
第5个问题:冲突会进一步外溢吗?
过去外界一直在讨论乌克兰的外溢,例如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就曾外界认为是一个可能的外溢点。不过西方还在讨论这么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普京的步伐可能不会止步于乌克兰。2023年,拜登为了说服美国国会通过对乌克兰的新军援,他曾表示:普京不会止步于乌克兰,一旦拿下乌克兰后,还会继续向西,到时为了保护北约,美军将不得不直接出战,与俄军爆发直接冲突。
那么俄乌冲突会外溢外溢到北约国家吗?事实上,拜登的话完全是危言耸听,他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国会尽快通过对乌军援。北约不想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当然,俄罗斯更不想与北约爆发直接冲突,因为双方都很清晰这一后果。
不过有一个变数不得不令人警惕:西方会在2024年向乌克兰提供战机,乌克兰现有的机场是无法起降这些战机的。如果乌克兰飞行员驾驶这些战机从北约的机场起飞,进入乌克兰上空作战,那可就麻烦了。
图片
拜登曾危言耸听普京不会止步乌克兰,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与北约依旧有直接冲突的风险
总而言之,这场冲突在2024年恐难以结束,具体恐怕还要看2025年,乌克兰是输家无疑,俄罗斯虽然拿下了土地,但付出的代价却很惨重,很难说俄罗斯是这场冲突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