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盎然的弄堂游戏

前些天,申城有些社区举办庆元宵活动,并推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弄堂里风靡一时的“九子”游戏,开启了阿姨爷叔们童年的“温暖回忆”。
图片
图片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代表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以前,弄堂里的住户很少搬家,相对稳定,大都住房局促,人口较多,加之社会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稀缺,弄堂自然成了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弄堂游戏也应运而生。弄堂游戏种类很多,除了具有代表性的打弹子、滚圈子、踢毽子、盯核子、造房子、拉铃子、刮片子、掼结子、抽陀子等九子游戏,还有斗鸡、拗手劲、撑骆驼、官兵捉强盗、老鹰捉小鸡、摸瞎子、逃将帅、开火车、抬轿子、丢手绢、挑绷绷、躲猫猫等。下午4点钟以后是弄堂里最活跃的时刻,到处是放学后的学生玩游戏的嬉笑声。
传统的弄堂游戏因地制宜,方便简洁,既可独创,也可改良,易学易玩。如几个小朋友用废纸折成飞机抛向空中,看谁折的纸飞机飞得远;折成的纸青蛙放在桌上用口吹,比一比哪个纸青蛙跳得快。这些游戏虽然简单,却玩得有滋有味。那时,女孩们玩的比较多的是掼结子、跳橡皮筋、踢毽子、挑绷绷等。掼结子需要反应灵敏,用一个缝起的小沙包作为结子,拿6只骨牌掷向台面,随后将结子甩手抛向空中,再接在手心,在每次抛接之间用手将桌上6只骨牌相继翻成统一色、横式、竖式等,最后以抛结子次数少而完成翻牌者获胜。男孩们玩的大多是盯橄榄核子、打弹子、滚铁环等。盯橄榄核子比较方便,花个几分钱买包橄榄,吃完之后把核洗干净,在场地内画个圆圈,将一个橄榄核放在圆心,身体直立,用两手指持另一个核子,如顶中的核子滚出圆圈就算取胜。
弄堂游戏中的躲猫猫(捉迷藏)最为热闹,大家先在弄堂里划定一个范围,经过”石头剪子布”选定一个玩伴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其他小伙伴就分别找地方,或夹弄中,或房门后……躲藏起来。那玩伴数到10后,就去寻找躲起来的人,没有找到的伙伴就算赢。游戏反复进行,大家嘻嘻哈哈欢乐无比。直到家里大人在弄堂里大声叫喊“吃夜饭啦”,才意犹未尽地解散。
后来,弄堂游戏又流行起下军棋四国大战、打扑克力争上游、以及用扑克牌代表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口算24点等。这些时尚的弄堂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大人参与。夏天乘风凉,有的人家拉电线在户外安上电灯,或在弄堂里的路灯下,左邻右舍坐在一起玩四国大战、力争上游等,旁边还围了不少人观战凑热闹。
有些弄堂游戏还与童谣、儿歌联系在一起。幼童与大人席地相对而坐,手拉手双腿交叠,做相互摇摆坐船的游戏,边摇边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住在长生桥,糖炒栗子呱呱叫,吃得宝宝哈哈笑”。女孩子跳橡皮筋时,会有节奏地吟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在玩猜手指游戏时,猜错一方往往要被罚打手心,于是边打边唱:“本来要打万万记,现在辰光来勿及,马马虎虎打三记。一二三,山上有老虎,老虎要吃人,拿依关勒笼子里”。在户外玩游戏,突然下起了雨,孩子们一边跑着躲雨,一边叫喊着“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腊子开会喽。”洋溢着童真欢乐的气氛。
以后,随着城市更新,弄堂越来越少,传统弄堂游戏也渐渐消失。科技的发展,游戏搬到了网上,虚拟的电子游戏让人着迷上瘾。但作为海派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群体性、自创性、多样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弄堂游戏仍值得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