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十二国议员联合提案,禁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

​根据卫报报道,来自12个国家的200多名议员在公开信中承诺“说服本国政府禁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否则这些国家将成为“以色列严重违反国际法的同谋”。
图片
签署者断言:需要的是“立即无条件停火”,“加沙地带的破坏规模超出了自卫或相称性的任何定义。”
《卫报》指出,政界人士在信中提到了联合国法院的一项裁决,他们认为,“武器禁运已经超出了道义上的必要性,已成为一项法律要求”。
该报援引信中的话说:“我们知道,由我们国家生产或供应的致命武器及其零部件目前正在协助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袭击,这场袭击已夺去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3万多人的生命。”
签署者都是议会中的议员,其政府允许向以色列出售武器。
其中九位是现任或前任政党领导人,其中包括前英国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澳大利亚参议院绿党领袖拉里萨·沃特斯(Larissa Waters);
法国不屈服运动协调员 Manuel Bompard;比利时工人党全国书记 Peter Mertens;加拿大国会议员兼进步国际理事会成员尼基·阿什顿 (Niki Ashton);巴西联邦副议员尼尔托·塔托(Nilto Tatto);
德国左翼党前领导人贝恩德·里辛格 (Bernd Riexinger);西班牙我们能党领导人伊奥内·贝拉拉(Ione Belarra);荷兰社会党领袖吉米·戴克(Jimmy Dijk);爱尔兰议会成员 Thomas Pringle;以及土耳其人民民主党前联合主席塞扎伊·泰梅利 (Sezai Temelli)。
有两名来自美国的签署人——民主党女众议员科里·布什和拉希达·特莱布。
议员们的行动得到了法国不屈服运动创始人让-吕克·梅朗雄、西班牙政府部长巴勃罗·布斯廷杜伊和印度著名政治家吉格内什·梅瓦尼的支持。
在英国,已有 39 名议员签署了这封信,其中包括工党、苏格兰民族党、独立党和社会民主党和工党 (SDLP) 议员。
政治家们在信中辩称,在国际法院命令以色列确保其军队不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行为之后,“武器禁运已经超越了道义上的必要性,成为了法律上的要求”。
本周,联合国专家发表了类似的声明,声称“任何向以色列转移用于加沙的武器或弹药都可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必须立即停止”。
信中指出:“我们知道,通过我们国家制造或运输的致命武器及其零部件目前正在协助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袭击,这场袭击已导致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超过 30,000 人丧生。
“我们等不及了。在国际法院(ICJ)对针对以色列国的种族灭绝公约案作出临时裁决后,武器禁运已超越道义上的必要性,成为法律上的要求。”
国际法院仍在研究以色列政府周一发送的一封私人信件,其中阐述了政府如何寻求遵守国际法院有关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结束煽动种族灭绝的命令。
南非作为向国际法院提起种族灭绝指控的政府,有权质疑以色列保证的有效性。
国际法院没有执行权,美国正在阻止联合国提交一项决议草案,该草案旨在将国际法院的裁决转化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形式。
周四,联合国试图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北部一个食品分发点采取的行动,导致多达 100 名巴勒斯坦人被杀,但谴责提案遭到美国的阻止,理由是尚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巴勒斯坦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报告显示,英国准备对该决议投赞成票,而不是弃权,这是英国此前对美国反对的加沙相关决议所采取的立场。
英国没有就加沙最近发生的杀戮事件发表任何正式言论,并且在帮助向加沙提供援助的最新努力中涉及空投。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 于 X 发表声明称:“对来自加沙的以色列士兵袭击平民的图像深感愤慨。我对这些枪击事件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并呼吁真相、正义和对国际法的尊重。”
在民主党参议员的压力下,白宫给以色列政府一个月的时间签署一份文件,规定任何武器的使用都必须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
所有美国武器进出口商都被要求签署这封信。
以色列严重依赖美国武器,而签署信件的过程至少为以色列内部对政府行为的批评者提供了一些筹码,以挑战政府解释武器交付的合理性。
英国表示,它会审查所有武器出口许可证,但实际上拒绝透露向政府提供的有关以色列行为是否符合国际法要求的法律建议。
英国现有的武器出口标准规定,如果存在武器可能被用于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明显风险”,则不应获得武器出口许可。
英国高等法院2月20日驳回了两家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司法审查,称原告很难证明英国政府保留武器出口许可证的决定是不合理的。高等法院对政府决策过程和决策本身做出判断。
该决定为议员们留下了要求查看部长们收到的法律建议的空间。
下议院外交部长安德鲁·米切尔 (Andrew Mitchell) 引用工党同僚查理·法尔科纳 (Charlie Falconer) 和海伦娜·肯尼迪 (Helena Kennedy) 于 2 月 3 日播出的法律播客作为证据,证明无法知道以色列是否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