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乘春风 绘宏图 勇当发展主力军 再造一个新江门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滔滔江水春光粼粼,蓬江两岸绿意盎然,又是一年春天至。朝气蓬勃、富有生机、满怀希冀,站上新台阶的江门,昂首阔步向着GDP5000亿元大关奋进。把握新机遇、奋斗新时代,担当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江门责无旁贷。立足新起点,江门继往开来,努力实现新跨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
图片
新起点 立新志
对于江门而言过去一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回首2023年初,广东省首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全社会释放苦干实干、聚力前行的鲜明信号。比学赶超、赛龙夺锦、你追我赶、创先争优。在激昂的号角鼓舞下,江门市委提出“四个千亿”发展目标——GDP突破4000亿元、新会区成为首个千亿GDP强区、新招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
时间在奋斗中变得欢快。江门在一年“狂飙”中交出耀眼成绩单:2023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为4022.25亿元,同比增长5.5%,正式突破4000亿元;新会区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江门市新招产业项目投资总额2100.8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044.5亿元,2023年初定下的“四个千亿”目标全部完成。
轻舟已过万重山,江门到达一个新的里程碑。迈过4000亿大关,江门自强不息的精神更足、奋勇争先的魄力更强。如今,立足新起点的江门,立志奋进5000亿大关,并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
新机遇 启新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正当海内外五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磅礴力量推动江门滚滚向前之时,湾区风起、春雷涌动,江门迎来了多重政策利好与比较优势释放的战略机遇期。
2024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大桥将建成通车。链接“黄金内湾”,打通与深圳、香港等湾区核心城市的“动脉”,江门区位优势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
图片
2024年的江门,是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可为大湾区新一轮大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广阔空间。
2024年的江门,工业基础沉淀百年,广东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于此,成功培育出现代化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三大超千亿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江门第5条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链。
2024年的江门,“侨”联天下,530多万祖籍江门五邑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江门构建全球引才引智网络,常态化联系“留联会”“同乡会”等200多个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建成立27个五邑青年社团、24个国际经贸代表机构,与香港澳门社会团体共建2家港澳青年(江门)创新创业服务站,建立与海外侨胞之间的稳定联络机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抖擞精神、高歌猛进的江门,最好的时光,就在今天。回望侨乡百年事,奋勇争先正当时。现在正是江门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新征程 新奋斗
新的春天,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奋斗。2月18日(正月初九),农历甲辰龙年上班第一天,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不断筑牢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嘹亮吹响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的冲锋号角,释放出追风赶月莫停留、凝心聚力加油干的鲜明信号。
号角响彻南粤,春鼓催人奋进。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在大会上发言,并立下目标:2024年,江门将乘势而为,落实好大湾区规划纲要,抓住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通车重大机遇,发挥区位、产业、土地、水源、能源比较优势,加快与深圳、香港共建现代产业合作区,建设港澳居民、华侨华人发展新平台,加快中微子、碳中和实验室建设,加快发展农业食品、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十个新兴产业,确保GDP增长5.5%以上,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江门力量。
2月18日下午,在收听收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江门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江门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
新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如何在画卷中绘就属于五邑大地的一抹辉煌,江门的点睛之笔、关键着墨,正是“高质量发展”。
“新”力量 新优势
锚定高质量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是江门在新征程上的不二选择。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大潮,江门遵循生产力形成与发展规律,科学合理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结构,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早春南粤,在五邑大地,科技创新的热浪温暖着奋斗者的心。
位于江门开平市金鸡镇大山深处、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项目内,80余名科学家与施工人员为探测器早日运行挥洒汗水。“国之重器”“世界领先”,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项目肩负着人类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起源与演化之重任。遥望星空,秉持“天问”之志,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照见江门“科技引领”之雄心万丈。
图片
过去几年,江门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大胆布局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不久前,江门双碳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成为首个“双碳”领域的粤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由江门双碳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建设,将开展碳计量与碳资源利用、新型高效光伏、碳政策与碳经济等方向研究,推动“双碳”前沿技术研发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江门双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明介绍,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以构建面向应用、优势互补、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为目标,强化人才交流培养、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落地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等领域合作,探索粤港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新生态。
此外,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已建设1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和5.3万平方米的加速器,其研发的“信息服务仪”入选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智慧治理创新产品。
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去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95万人,高层次人才超1.2万人、增长20%,博士人才总量首超1000人。如今,江门正进一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制定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团队、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博士博士后,成立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做强产业工程师联盟,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今年的春天,是科技创新的春天,玄晖峻朗,满目华彩。江门正以全新姿态步入大湾区科创领域的舞台中心。
制造业 赋“新”能
立志担当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江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加快打造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的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硅能源、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传感器、海洋牧场、安全应急、数控机床、盾构机、智慧农机、水经济等十个新兴产业。
图片
如今,江门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中资源壮大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敢想敢干,江门市首次试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机制,设立引进重大科技创新资源专项资金,用悬赏资助揭榜机构的方式代替单纯资助企业,集中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图片
江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征集到57项技术需求,均是阻碍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难题。与此同时,我们聚焦江门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加强企业调研走访,着力发掘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企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集中科技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成效已逐步显现。其中,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的“基于‘靴式压榨’技术的先进节能造纸装备研究”项目,装备核心零部件正在实验中,并已完成设备三维模型的搭建,与有关造纸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门产研院”)与中山大学共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江门分中心,将“天河二号”算力资源引入江门市,依托省科学院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创队伍,以及超算中心的技术与算力资源,构建起超算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产业创新生态,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超级计算+仿真设计+人才培育”新模式。
截至目前,江门产研院已联合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专家走访江门市摩托车、智能家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五十多家,已有20多家相关企业注册超算系统账号使用超算技术。江门产研院还通过“博聚五邑”省科学院博士特派员项目引入59名博士与企业开展74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解决技术需求100多项,为江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江门某摩托车零配件企业,通过应用超算仿真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15天,极大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时效性;船舶企业应用超算进行船舶整体外形设计及航态性能预估与分析,设计精度超过95%,节省模具开发费用超过50%,极大降低了研发成本。
图片
科技“作曲”、产业“填词”,一曲“新质生产力”之歌在五邑大地唱得响亮。
向东望 新天地
乘着“高质量发展”之风翱翔,江门的眼光望向大湾区东岸。那里有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
今年,连通深圳的深中通道、连通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将建成通车。地理上不与大湾区核心城市接壤的江门,将重回珠江口,成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深中通道通车后,江门与深圳的车程将从原来的2小时以上缩短到1小时以内。1小时的车程,成为江门发展的最大机遇。
通道东端,是深圳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养分”,也是江门梦寐以求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通道西端,江门众多比较优势,正是优质资源要素加速汇聚的引力之源。其中最为优越的,莫过于发展空间。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优势明显,潜力无限。数据显示,江门的陆地面积达9535平方公里,占大湾区1/6,开发强度仅为11.48%。尤其是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产业承载空间大,是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转移的理想之地;拥有广东除虎门外唯一能通航万吨级海轮的“黄金水道”,具有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的条件,是发展湾区经济理想区域。
抓住“大桥经济”机遇,跨越珠江口天堑,携手大湾区东岸,关键一招正是纵深推进深江合作。对此,江门诚意十足。
早前,江门市政府和深圳国际仲裁院共建了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率先与深圳接轨。目前,中心办理仲裁案件238宗,标的额超过50亿元。
近年来,江门深入实施“园区再造”工程,高起点建设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勾勒出北、东、南三大组团。其中,东组团将主攻深圳江门合作。去年2月,江门首次提出深圳江门合作“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加快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
图片
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江门致力实现“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今年,江门将重点推动启动区加快建设,特别是加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区管理架构、合作模式、利益共享机制等,推进合作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等的编制。
日前召开的江门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江门市委领导强调,要对标“深圳品质”,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会上,江门更提出一项在全国鲜见的举措:主动对标对接深圳,成立“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办公室”,常态化学习深圳经验、深圳方案、深圳智慧。从联通到协同,江门希望从深江合作中学习、摸索、提高,把目光放在“深圳品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真正把“深圳品质”转化为“江门实践”,持续推动“江门品质”无缝对接“深圳品质”,体现了江门对标学习“深圳品质”的真情实意、真抓实干。
大桥飞架如长虹,湾区城市云端共舞。把握“大桥经济”时与势,纵深推进深江合作,此刻的江门,主动作为正当其时。
新辉煌 奋斗创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从蓬江河畔的繁华商埠,西江河畔的轻工重镇,到如今勇当广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江门历史走过赫赫百年。百年奋斗,屡创奇迹。
回首来时路,江门从建市之初GDP20多亿规模,发展到如今突破4000亿大关,依靠的正是敢想敢干敢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号角声嘹亮,江门必将继续依靠不懈奋斗,以高质量发展的稳扎稳打,稳步迈向万亿GDP城市行列,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
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在春天种下,必将长成累累硕果,高质量发展的梦想在春天萌发,必将开出绚烂之花。保持敢为人先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勇争一流的“拼劲”,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开放的胸怀,勇立潮头、勇争一流,江门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图片
文 | 陈卓栋 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