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根源探究:克里米亚到底属于谁?只是赫鲁晓夫惹的祸?

全文3644字, 阅读约需11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俄乌冲突根源在于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克里米亚曾是俄罗斯领土,1954年赫鲁晓夫将其赠予乌克兰。

02克里米亚问题复杂化,源于国际局势变化、多国干预以及俄乌关系微妙变化。

03乌克兰国家危机加剧克里米亚分离情绪,俄罗斯在2022年突袭乌克兰后,乌克兰局势更加紧张。

04由于克里米亚问题,各国需提高警惕,防止类似冲突再次发生。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图片
文|清源
俄乌冲突风雨如晦,其导火索——克里米亚地区更是一直备受关注。
从凯尔特人登陆克里米亚,历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再到沙皇俄国,克里米亚的宿命岂是“飘摇”二字就能概括的呢?
在公投入俄后,俄罗斯人在社交网络上自豪地宣称:克里米亚目前是俄罗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而这是任何海军力量都无法奢望的。
图片
(克里米亚在黑海上极具战略优势)
那么,克里米亚究竟属于谁呢?这场不现曙光的俄乌冲突,又给全球其他国家带去了怎样的警示呢?
图片
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
如今备受关注的克里米亚,因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很早以前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挥兵攻占克里米亚后,它就成为了俄罗斯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直到1954年,颇具争议的一幕发生了——克里米亚被前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以“真挚的礼物”的形式献给了乌克兰。
图片
(克里米亚位置示意图(黄色区域))
此后,克里米亚在乌克兰的治下不露声色。一直到苏联解体,克里米亚彻底成为乌克兰的领土。
正是当年赫鲁晓夫的慷慨之举,为后来克里米亚的所属问题埋下世代难解的隐患。
克里米亚全称克里米亚半岛,其坐落于黑海的北部海岸,与近东地区两个大洲的咽喉相邻,战略位置十分突出。
叶夫帕托里亚等不冻港的存在,更是让克里米亚成为竞相争夺的“肥肉”。
图片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支持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
克里米亚不仅拥有天然的地域优势,它还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3-4世纪时,克里米亚已经出现了斯拉夫人,也就是俄罗斯民族。
16世纪后,夺取占据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也成为了历代沙皇共同努力的目标,而这一愿望终于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实现。
图片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当时身为总理大臣的沃隆佐夫上书叶卡捷琳娜女皇,他这样写到:
“克里木半岛地势是如此重要……当它属于土耳其的时候,对俄国始终是危险的;反之,如果它属于俄国或不附属于任何人,那么俄国的安全不只是可靠的,而且是巩固的。”
两次俄土战争后,克里米亚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俄罗斯。
然而,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并没有满足沙俄的扩张野心,终于沙皇的各种扩张行为引起了西方列强英法的不满。
图片
(被炸毁的克里米亚大桥)
19世纪,史书留名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最终以沙皇俄国战败而告终,黑海一度成为中立领土。
但不久后,俄国野心再度膨胀,重新驻军占领了克里米亚地区。
一直到1954年,克里米亚作为“友谊的象征”,离开了俄罗斯联邦。
图片
(普京宣传标语牌)
自此,从未属于过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成为了乌克兰领土的一部分。
赫鲁晓夫玩笑般的“赠予”显然是缺乏深思熟虑的,而这也暗示了克里米亚诡谲的命运。
2014年,克里米亚地区举行全民公投,96.6%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自此,克里米亚在阔别俄罗斯60年后又重新回归俄罗斯。
图片
(十年俄乌战争)
纵观历史,自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版图之日起,它就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近代克里米亚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俄罗斯紧密相联。
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领土的一部分。
但是,克里米亚在俄罗斯人的眼中如同“游子”一般,因为克里米亚与俄罗斯深厚的历史渊源奠定了二者走向统一的基础。
夺取克里米亚、占据黑海出海口是自彼得大帝之后几代沙皇共同努力的目标——克里米亚圆了俄罗斯的海洋之梦,克里米亚之于俄罗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
(亲俄的克里米亚人)
从古至今,俄罗斯都非常重视克里米亚这块战略要地,而如今俄罗斯接受克里米亚的加入也在情理之中。
图片
克里米亚归属问题的复杂化
克里米亚问题并非当下提出的,该问题始于苏联解体之后,就是其领土的归属问题,属于历史性问题。
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与诸多国家的干预,及俄乌关系微妙的变化,该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图片
(敦促克里米亚人投票支持“返回”俄罗斯的广告牌)
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是由俄罗斯提出的。
1992年,俄罗斯呼吁克里米亚居民进行全民公决,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
而乌克兰则完全不认可俄罗斯的相关言论: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乌克兰拒绝任何领土要求。
就这样,克里米亚问题开始公开化,并成为影响俄乌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克里米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因素,驻扎在半岛上的前苏联重要遗产黑海舰队也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争夺克里米亚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这样,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克里米亚及黑海舰队开始了激烈地争夺。
图片
(普京曾主张和平解决争端)
在纪录片《克里米亚回家之路》中,俄罗斯总统普京说:
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的理由是因为俄方获悉,乌克兰新政权中“某些极端主义领导人”打算在克里米亚采取行动,可能造成“重大伤亡”。
面对俄罗斯的进一步行动,在同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面见媒体,再次向俄罗斯发出警告:
“任何破坏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举动将造成强烈地不稳定,任何军事干预乌克兰的行为将付出代价”。
乌克兰则指责俄罗斯已开始对乌克兰进行“露骨的军事侵略”。
图片
(普京)
克里米亚在当时就成为了乌克兰危机的新焦点,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图片
留给世界的三大警示
克里米亚问题固然是俄乌两国之间的顽疾,但其所透露出的诸多问题颇具警示作用。
首先,从乌克兰的角度而言,混乱不堪的国家局势招致了外部大国的觊觎——尤其是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各民族之间的分离情绪自然是日益高涨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乌克兰民族国家构建的开始。
但这样的独立并未给乌克兰带去焕然一新的“明天”——独立后的乌克兰由于国家构建的先天不足和领导人错误的思想政策,使得后来乌克兰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困难重重、危机不断。
多年来,混乱的国家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长期发酵,整个国家都处于危机之中,而克里米亚地区也深受其害,当地居民生活困苦,分离情绪日益严重。
图片
(北约持续扩张)
乌克兰不断深化的民族矛盾更加引起了乌克兰群众的不满,分离情绪再次得到强化,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的心情日渐迫切。
乌克兰国家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克里米亚的分离。
独立以来,乌克兰的政治体制经过多次修改,在总统议会制与议会总统制之间数度徘徊。
从总统选举来看,如果说1999年的库奇马和共产党候选人西蒙年科之争更多的还是一种左右之争的话,那么21世纪的乌克兰总统选举更多的表现为东西部之间的争斗。
图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曾经指出:
“不同政党的支持者倘若与基本的社会分化的对应关系过于密切,这样的制度就无法持续地在民主轨道上运行,因为它反映的冲突情况是如此强烈和分明,以至于毫无妥协的余地。”
在独立以来的历次选举中,没有一位总统是首轮选举中以超过半数票直接当选的,在第二轮中当选者也多数以微弱优势当选。
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统担当“全民”代表的合法性一直不足。
在2004年“橙色革命”中,携“民意”支持的尤先科在议会内进行象征性总统宣誓时,只有他的支持者在场,会厅内一半是空的。
图片
(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舰队)
乌克兰的民主政治最后以共产党的衰落和地区党的崛起为标志,形成了东西地区之间和俄乌两族两语之间的两大政治阵营。
因此,无论是实行总统议会制还是议会总统制都无法缓和乌克兰动荡的国家局势。
不健全的宪政制度已经使乌克兰出现国家危机,而国家政治的腐败无疑又是在伤痕累累的国家身上撒盐。
乌克兰各届总统在任期间,均依靠自己的家人和亲信大肆搜刮财富。
亚努科维奇不仅自己掌握着大量的财富,过着奢华的生活,而且扶持其子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因此,贪污腐败成为乌克兰政治的痼疾。
图片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公众对政府的信心空前下降,乌克兰政府政治腐败激化国内矛盾。
乌克兰正是在这些寡头的非法角力中蜕变成了欧洲最混乱的国家。
面对高发的各种政治腐败,乌克兰议会的一位独立派议员曾称,“政治家们不仅看不到法律,而且忘掉了基本的政治行为准则,开始公开在舞台上为了私利而争斗。”
乌克兰独立至今,始终没有发展出适合自身国情的治国模式。
国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过时间的积累,这些问题逐渐在国家的政治发展中暴露,致使政治局势不稳。
而乌克兰的政治精英又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乌克兰腐败成风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政治局势十分混乱。
克里米亚人民几乎对整个乌克兰不抱有任何希望。
其次,俄罗斯在2022年突袭乌克兰,这是让诸多国家始料未及的——如何更正确地对待俄罗斯,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大问题。
图片
(普京签署乌东地区独立协定)
叶利钦时期,休克疗法成为俄罗斯倒向西方阵营的敲门砖;
普京继任之后,宣扬“俄罗斯是一个友好的欧洲国家”,把西方世界认同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当作俄罗斯的追求目标。
然而,欧美国家对于普京的种种呼声不予理睬,他们并未将俄罗斯认为是“自己的一份子”。
乌克兰危机过后,西方世界对于普京的危险度再度提升了一个等级。
西方世界给他打上了“傲慢的优越感环绕的普京”、“危险的俄罗斯人”的标签,并预估了最坏的结果。
最终,普京选择进攻了拥有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这让很多人感到他已经“丧失理智”。
但是,西方世界如果以一种更为理智、更为和缓的方式对待俄罗斯,乌克兰的悲剧或许就不会上演。
图片
(乌克兰土壤资源极为优渥)
最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能力和扩张“天赋”让全球媒体人惊呼:俄罗斯的“扩张主义”再度成为了主流。
如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回魂”、“俄罗斯帝国天生就要扩张”……这一类的呼声活跃在俄罗斯国内。
国内外网友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在全面进攻乌克兰之后,俄罗斯目前已经拿下了乌东地区的四个州,而且俄罗斯前进的脚步还未停歇——乌克兰最终会完全陷落吗?谁是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呢?
图片
(更为强硬的普京)
这些问题都难以得到解答,但这些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足以让各国提高警惕。
俄乌冲突难见曙光,但是其他国家不可不防微杜渐。
图片
参考资料:
一个更强硬的俄罗斯:普京如何对抗西方
普京是怎样炼成的:从帝国灰烬中崛起,走向独裁与战争
俄罗斯十年前吞并克里米亚,为乌克兰战争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