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 | 代表建议不强制火葬,尊重了传统文化、民俗和民意

评论员 邱延波
死后火化再土葬,形式主义走过场。
近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闫永志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的建议》。闫永志建议,鼓励生态安葬,不强制要求火葬,鼓励“土葬深埋”不留坟头的生态安葬方式。
不得不说闫永志代表的这个建议深得民心。
图片
在不少地方,殡葬改革为火化而火化,已经变成了形式主义。地方强制群众死后火化,而群众又深受几千年来“入土为安”的思想影响,造成一种奇特的现象:遗体火化后,装入骨灰盒,然后再装进棺材中,埋入土中。这种入葬方式,没有起到节约土地的目的,还造成了浪费现象。
遗体火化,需要进行充分燃烧,消耗大量能源,还放出滚滚浓烟,散发刺鼻气味,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多一道火化程序,与原有的土葬相差无几,但群众却多掏了一份火化的费用,人为加重了群众负担。这样的强制火化,不如死后深埋,不立坟头,既不污染环境,又不浪费土地。
图片
土葬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至今超过1万年。《礼记·祭义》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让亲人入土为安已经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北大教授吴飞说过,中国应该恢复土葬,土葬才能给人最后的体面。
提倡土葬的另一个原因是环保。古人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死后埋入土中,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回归大自然。人死后埋在地下,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分解,真正融入土中,成为土地养料的一部分,为各种植物提供营养成分。
不强制火化,尊重了传统文化,尊重了民俗,尊重了民意,既杜绝了火化后土葬的形式主义,又减轻了农民群众的负担。这样的好建议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