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删减,也能上映?你不知道的《周处除三害》

图片
生命这样的旅程,要用多少泪水来完整?是否我能期待遥远天际,一起飞翔吧,新造的人......这是由该片监制李烈先生亲自作词,郑宜农作曲,曾珮瑜演唱的原声带歌曲《新造的人》其中高潮部分的歌词。
图片
这首歌在《周处除三害》里非常重要,与主题铺展,尤其是第三幕剧情有着巨大关联,当歌声响起时正是这部电影的华彩所在,能上8.2如此高的评分,歌曲《新造的人》功不可没,朗朗上口的轻快旋律背后,却是淫邪诡异,血淋淋的人间杀场。
图片
周处除三害》映前映后种种风波,有很多话题值得我们讨论,包括它现在仍在攀升的热度,甚至有很多专业影人将其称之为是从未见过的华语类型动作电影。
图片
三段复仇式叙事,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即便尺度全开也能顺利登陆内地院线,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以恶制恶”,拥有复杂人性和诸多争议的华语动作爽片——《周处除三害》。
图片
故事梗概
这部作品简介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但我觉得用影片立意“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来介绍要更为贴切,也更为精彩。
周处出生于三国时期,自小便孔武有力,蛮横粗鲁,长大后性格更是跋扈,是名副其实的恶霸,他和吊睛白额虎,搅动风浪的蛟龙并列,被当地村民称为“三害”。
久而久之,村民们再也无法忍受三害横行霸道,有智者想出了一个“狗咬狗”的主意,哄骗周处让他前去铲除另外两个祸害。
图片
怀着为家乡除害的决心,周处前往和老虎、蛟龙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十余日后,村民见周处还是音信全无,以为三害已经同归于尽,家家张灯结彩开心庆祝。
然而,当烟火散尽,宴席结束,凝结了光影的夜色下,周处却带着战胜两害的荣光归来,他看着乡亲们喜气洋洋,心中明白自己亦曾是他们眼中的祸害之一,心有惭愧,于是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图片
对应影片三条故事线里的“三害”,想要扬名立万的黑道疯子陈桂林。阴狠恶毒的香港仔。蛊惑人心,玩弄苍生的林禄和。
图片
一、被“删减”的画面
《周处除三害》去年台版上映时长为134分钟,香港版本同样是134分钟,内地版其实也一样,基本保留了原画尺度,只不过少许镜头有所调整,但并不是删改。
首先调整的第一幕是影片最高潮部分的灵舍枪杀大戏,不到2分钟时间,连续38次爆头!利用全景式展现了陈桂林对执迷不悟的教众们痛下杀手的全过程。
图片
这一段内地版里也是有的,音轨都对得上,不同处是在陈桂林连续开枪爆头的镜头里多切了几次林禄和的画像,以此来掩盖过于血腥的枪杀场景,但被遮挡的这几秒其实是非常震撼的!可以给到心灵极大冲击。
图片
另外一处是陈桂林伏法后宣讲个人生平,部分被掐掉了,以及后面露出小小“旗帜”的几帧画面也被切掉了,除非刻意去观察,不然观众们根本发现不了,这几处调整对剧情推进,故事发展没有任何影响。
这部片子开始时没打算在内地上映,方向都投在了奈飞上,后来广电总局能通过审核让片方也感到意外,放行原因可能是因为去年引进片票房太低了,今年想回暖,拉数据,审查尺度相对也就放宽了,所以我们才能在电影院看到这么高质量的作品。
图片
二、“三害”背后的隐喻
《周处除三害》不仅以典故引出,同时还对照了佛教贪嗔痴三毒的概念,从影片里我们可以很直观找到所映射的三个角色。
带着小猪手表的陈桂林影射的是贪嗔痴里的“痴”,一心想要出名,行事鲁莽,不计后果,连做多起大案,只为在黑道里打响名号,是头脑比较简单的莽夫形象。
图片
“嗔”指代的就是身上有毒蛇纹身的香港仔了,象征着嗔恚无忍,阴毒狠辣。
图片
图片
绰号牛头,一手建立起新心灵舍邪恶组织的林禄和代表的是贪得无厌,鸟类动物每天需要多次进食,表现出不知餍足的特性,他的做事风格以及背上那只类似鹰的大鸟刺青足以说明一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图片
三、“不重要”的重要角色
女性医生这个人物在影片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她给出了“周处除三害”现代故事版本里的另外一个完美解释。
如果按照典故来套角色,女性医生无疑是那个智者,引周处与另外两害互相残杀,但女医生最初目的只希望让陈桂林去自首,没曾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将三害尽除。
而从片名直接来解读,三害里自然也包括了陈桂林本人,除三害可以理解为自己除掉了自己,也可以理解是女医生的巧合操作,让这一切才变得顺理成章,那么女性医生就是现代版“周处”,通过试图救赎自己和他人,帮助社会清掉了真正的“三害”毒瘤。
图片
四、看不懂的镜头
影片第二幕,陈桂林解决了香港仔后救下小美,两人就此生出了奇异情感,但陈桂林第一出发点并非真心想拯救小美于水火,不过是动了恻隐之心下的顺手而为。陈桂林的终极目的很单纯,以恶制恶,完成复仇。
图片
为什么要复仇?陈桂林踩点时候意外被香港仔制住,拿剃刀划伤了他的眉间,这个行为在陈桂林这里是无法接受的。
陈桂林看重自己在黑道上的名声,同样都是通缉重犯,凭什么你就压我一头?
图片
两人生死决斗时,被按在身下即将遭受处决的香港仔到死也没搞明白,对方这个疯子为什么要杀他?陈桂林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只拿着枪拍了拍额头,他用枪口指向自己眉间的那道伤疤,镜头语言给出了答案。
图片
五、一个“自杀”的细节
当陈桂林准备在新心灵舍了结余生的时候,一个同样口吐黑水的小男孩令他心生疑惑,一切表象似乎都在这一刻破灭了。
洗礼仪式正在举行,陈桂林突然冲出想打破这看似圣洁却暗藏阴谋的场景,他极力劝说男孩母亲离开,而林禄和见事态有可能脱离掌控,企图灭口。男孩母亲面对真诚的呼唤和不断的PUA下,选择了割颈自杀。
图片
她为什么要自杀呢?
来到灵舍的都是生活不如意,失去意志的人,甚至是些曾犯下不可饶恕过错的罪人,当一头快乐的猪要比当一个清醒的人更好,明知道是骗局他们也不愿意醒来。
陈桂林告诉男孩母亲真相后,她用更惨烈的方式选择自杀,是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这一切,其中有一个重点前情。
母亲是后来到灵舍的,在此之前小男孩已经吃了被下药的斋饭,而母亲因为斋戒缘故并没有吃任何食物,所以她没事。
图片
斋戒说明了什么?
母亲来灵舍之前就已经有信仰了,而当她接受灵舍新的教义后,已经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信仰体系全面崩塌,是心灵寄托下的彻底失望和背叛,于是她选择以最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困惑和痛苦。
图片
最后《新造的人》这首歌曲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曾给予信徒希望的赞美诗变成了审判的钟声,善与恶,真与假,不再可以辨识,唯有“以恶制恶”的判决可以洗净这丑陋的圣地,陈桂林拾起手枪,大开杀戒。
每一声枪响都是对上苍呐喊的最后裁决,在信仰的废墟上,陈桂林用自己的方式终结了这场荒谬的表演,影片就此落下帷幕。
图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