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的六大保险新“信号”|聚焦两会

图片
摘 要:“个人养老金”“长护险”“数字金融”“惠民保”……今年两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保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被寄予重望
文|丁艳 杨芮
编辑|袁满
“个人养老金”“长护险”“数字金融”“惠民保”……今年两会,保险相关话题仍然是两会热议话题之一,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保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被寄予重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险”作为关键词共计出现了5次,“养老”关键词则出现了13次,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建议等,梳理了六大今年的新“信号”如下,这些关键词亦暗含着未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1.关键词一:个人养老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作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城市(地区)先行。1月24日,人社部表示,在36个城市及地区先行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已一年有余,开户人数不断突破,相关金融产品供给也在逐渐优化丰富。多方努力之下,个人养老金工作亦取得明显进展。据人社部披露,截至2023年底,超50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另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7日,个人养老金产品达739款,其中基金类产品181款、保险类产品70款、理财类产品23款、储蓄类产品465款。
市场人士认为,参与人的持续增加及产品供给的不断丰富,均为接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走向全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显然,个人养老金发展不能通过抢夺账户而毕其功于一役,要想再迈实质性一步,尚需解决“缴存冷”、产品吸引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在此次两会期间提出《关于促进年轻人参与个人养老金配置的建议》,其中建议调增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金额上限至2万元,对低收入年轻人群体参与个人养老金发放财政补贴,并针对年轻人差异化设计产品,增加个人养老金提前取出的条件等。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建议,适当提高税前抵扣标准,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化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动态提高税前抵扣额度。
针对养老金投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认为,目前中国内地养老金体系在分散资产风险、长期保值增值能力、推动养老金市场化管理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李慧琼建议,为了优化内地养老金的优化配置,可以容许内地个人养老金投资于香港强积金基金,建立两地“养老基金通”。
2.关键词二:长期护理保险
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4500万,这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中国失能失智老人数量,在如今小型化家庭背景下,养老压力凸显,失能老人家庭亟需社保“第六险”长护险制度兜底。这一话题亦是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刘颖在为今年全国两会提案准备时,调研了多家养老机构发现,一方面需要照顾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运行举步维艰。养老行业面临专业人才紧缺的事实,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和心理压力大是摆在养老护理人员面前的三道“坎”。没有长期护理保险的支撑,是养老机构发展困难的原因之一。
刘颖建议,尽快全覆盖长期照护险,建立社会保险加上商业保险的多层次长期照护险,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有尊严的、专业的照护,能够让更多照护老人的专业机构能够生存。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衡水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顾雪亦建议,加快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化解长期护理负担过重引发的社会风险,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建议在试点城市取得经验基础上,在国家层面形成比较完善的长期护理险制度,及时全面铺开。
长期护理险于2016年开始试点,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目前已在全国49个城市进行试点。从目前长护险经营现状来看,仍面临筹资、支付两大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建议,将长护险作为独立险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推动长护险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同时,建立统一规范的筹资机制,通过优化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统筹管理和集约使用国家各项涉老资金等方式,为长护险留出充足的筹资来源,全面推进实施长护险制度,真正实现失能人员“老有所护”。
长护险的创新试点正在铺开。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还发布了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这是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对长期照护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要求、职业道德等进行规范。
3.关键词三:出口信用保险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这是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2024年主要任务之一。作为稳外贸具体举措之一,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自2009年以来第13次,2015年以来连续第10年明确提及“出口信用保险”有关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从2015年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到2017年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再到2023年的“加大出口退税、信保、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出口信用保险在推动外贸稳质升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中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主要职责是服务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与合作。”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信保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蔓延、贸易摩擦加剧等特殊时期,中国信保逆势而上,保护市场主体,稳定信心预期。
宋曙光建议,强化金融机构协同发展。深化“政银保”合作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自贸区港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作用,加大政策性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供给。优化各类型金融机构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提升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
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数据,2023年,该公司承保金额超9286亿美元,支付赔款超23亿美元,服务支持客户超20万家,均创下历史新高。
4.关键词四:惠民保
惠民保也是两会中的关注热点,2024年惠民保的发展再次出现新的转折点。
2023年年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共同起草了《关于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更规范的经营、更长期化的产品形态设计以及数据和第三方机构的管理等新变化引发市场关注和热议。其明确提出,鼓励惠民保设计为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表示,惠民保特药目录制定,缺乏与基本医保有序衔接,当前各地惠民保特药目录的纳保规则不清晰也不透明。惠民保特药目录缺乏有效的“调进调出”动态机制,不利于惠民保特药保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吴凡建议,进一步明确惠民保的定位与功能,与基本医保形成差别定位,发挥互补功能。同时,在传统医疗赔付之外,增加预防、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增加惠民保对于年轻、健康人群的吸引力,成为撬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支点;制定惠民保特药目录“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惠民保特药保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另外,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今年的一份提案中还指出,商业健康险缺乏数据获取,无法精算定价与提供精准保障;而且商业健康险定位不清晰、产品同质化严重,医疗险仍然是“被动支付工具”,没有更好地发挥出资源配置、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作用。
5.关键词五: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历来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金融关键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四川省政协常委,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晓玫的一份《关于助推我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中针对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提升的建议较有代表性。
张晓玫建议,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首先,强化科技赋能,激发和推广农险领域的技术创新。张晓玫表示,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农业保险机构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创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保险网络服务体系,从而优化农业保险承保、定损、理赔等环节操作规范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参保农户体验;另一方面,建议政府牵头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大数据平台。
其次,加快构建多元竞争有序的农业保险市场体系,降低农业保险政策依赖度。
第三,完善补贴机制,调整和明确政府职能。张晓玫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保险险种和农险经营主体进行差异化保费补贴,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转移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农业保险保费达到1430亿元,增速超17%,远高于财险业的平均增速。与此同时,2023年全年,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达4.98万亿元。
6.关键词六:数字金融
如何进一步支持数字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数字金融发展的提案》,为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建言献策。
白涛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日益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大国竞争、抢占战略主动权的重大举措。
白涛认为,在实践中,数字金融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在促进数据共享流通与合法利用方面缺乏明确规定,数据要素价值还未充分释放。二是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人口、健康、医疗、交通、环境等不同领域数据尚未有效贯通,算力资源使用效率还不高,大量的算法开发力量未能有效利用。三是数字金融监管亟待升级,更加多样化的数字金融形式导致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更强,对数字金融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对此,白涛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立法修法先行;二是加快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三是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四是加快建设数字金融人才队伍。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做客央视财经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财访》“金融街话两会”时表示,数字金融是未来金融发展的主赛道,要从“数字金融”向“数智金融”发展。为解决信息茧房、数字鸿沟、管理束紧等问题,需搭建一个数字共享平台。
(作者丁艳为《财经》研究员,作者杨芮为《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