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要加强对中国芯片产业制裁,日本荷兰反应冷淡

华为公司推出国产芯片的MATE 60系列手机,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但是它对美国政府的冲击,还在继续发酵。据海外媒体报道,拜登政府认为,中国之所以能靠自己的力量造出这种芯片来,是因为技术封锁不够严密,还需要继续下狠手。但是日本、荷兰反应冷淡,认为美国还是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现有政策挡不住中国的自主研发。
图片
美国政府对中国搞芯片技术禁运,对华为公司搞全面芯片禁运,是从特朗普政府后期开始的。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不但延续了特朗普的政策,还变本加厉,特别是把人工智能芯片的供应和技术转移,也列入了制裁范围当中。但是MATE 60 PRO推出后,美方发现,中国靠现有的芯片制造设备、通过自主研发,又把制造能力向前推进了一代。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立刻表示,要采取最强手段来制裁中国,美国共和党还要求,把华为和中芯国际一起列入完全制裁禁运名单。
图片
这两家企业已经被制裁得无以复加了,美国还能对他们做什么呢?芯片产业的供应链非常漫长,而美国只能控制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设备的生产和维护,都是掌握在其他国家手里的,主要是荷兰和日本。美国已经要求这两个国家,一起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制裁。但是按照媒体的说法,这两国虽然不再向中国出口新的设备,但还是继续提供老款设备的维护维修服务,日本还向中国出口一部分光刻胶之类的中间体。在美国看来,这就是制裁体系上的漏洞。
图片
特别是荷兰阿斯麦公司。按照荷兰现行法律,如果阿斯麦需要派遣工程师前往中国,维护修理光刻机,需要得到荷兰政府的批准。美国指责说,荷兰政府的批准程序太宽松了,需要收得更紧。德国的光学企业卡尔蔡司也遭到了同样的指责。美国人提出,德国政府应该禁止蔡司向中国购买的阿斯麦光刻机提供光学部件。日本是全球光刻胶和其他特种化学皮的主要供应方,美国也要求日本公司不要再向中国供货了,至少要加强管制。看起来,荷兰、日本、德国确实还在与中国搞有限的芯片技术合作。那么,继续收紧管制,会不会扼杀中国芯片国产化的努力呢?从目前国内研发情况看,就算遭到完全禁运,中国芯片产业的困难更大一些、道路更曲折一些,还是能艰难前行的。但如果这几个国家真的按照美国的要求做,那他们就要有大麻烦了。
图片
他们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失去中国市场的问题,而是他们的供应链将被美国强夺。早在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发布了《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这份法案不仅仅针对中国,也要求实现所谓的“回到美国”,也就是把芯片产业供应链上的主要环节都搬到美国。为此,美国已经强行要求台积电和三星在美国本土设厂,即使付出高昂成本,也要在美国生产下一代芯片。至于阿斯麦这一类的设备厂商,美国也希望他们尽量搬到美国去。对这些国家来说,如果完全按照美国的政策执行,那就等于是把自己的饭碗乖乖交给美国人。把尖端产业和企业转移到美国去,即便是盟友,不也要考虑产业安全、技术安全和国家利益安全吗?荷兰和日本自己是没有大规模芯片制造业的。他们与中国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如今在美国的威逼之下,已经丢掉了一大部分中国市场。如果再加紧制裁,中国就会被迫自己建立芯片供应链的全部环节,哪怕像美国政客所说的那样,要“重新发明整个人类文明”,那也在所不惜。所以,荷兰和日本要是按照美国的政策走下去,没有市场、没有利润,最终只能是退出芯片业。这就是他们对美国的进一步制裁政策表现冷淡的原因。
图片
而美国政府自己的芯片产业扶植政策,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落实上相当乏力。2024年2月27日,雷蒙多公开表示,虽然在美企业提出了600多项芯片补贴申请,但多数都是白费,拜登政府不会给钱的。也就是说,美国并没有诚意去培养扶持本土芯片产业,强夺外国企业入美,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因此,所谓对华芯片制裁,越来越体现出美国政府的一石二鸟之计。既打压中国,也坑害盟友,荷兰和日本,怎么能热情响应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