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司法机关以案释法:网购“戏法”须提防

图片
在二手购物平台下单了一只白色纯种波斯猫,到手却是一只田园猫。消费者将商家告上法院,鉴定显示它是一只有田园猫血统的英国短毛猫。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沪上法院、检察机关推出一批涉网络购物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大多是自然人诉电子商务平台或平台内经营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奇案”,司法机关提醒市民群众:网购须擦亮双眼,货比三家谨慎下单。
乘顺风车来的“空运”猫
在网上买的纯白波斯猫马上就要运到家了,买家小魏却觉得不对劲。按照卖家说法,小猫是当天空运抵沪的,可小猫乘坐的顺风车订单上却显示,起点是市区某处地址。到货一看,竟是只白色田园猫。小魏诉至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卖家退还购猫款并承担购猫款金额的三倍赔偿。
据主审法官、浦东法院陆家嘴法庭审判员周阳介绍,在网络平台购买宠物本身比较有风险,而小魏在消费过程中还有一个疏漏,就是轻信卖家引导,添加对方聊天软件账号,最后“脱离平台私下交易”。通常,网络平台对于交易有相应保障机制,而通过聊天软件直接给付资金,属于私人交易,也就无法受到平台保护。
法院给出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所受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的收案量较上一年增长近一倍。
法院建议,市民消费要审慎理性,注意固定原始证据;商家要诚信守法规范,落实各项安全保障义务,妥善化解纠纷;针对自动展期续费、盲盒市场等平台经济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零售现象,要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数据互通,有效推进纠纷预警提示。
翻新“热玛吉”探头流入美容机构
“检察官通过与电商平台加强联系,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防控模型,更新屏蔽词库,尽可能及时阻断可疑产品。”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食药案件专业化办案团队检察官表示,该院2018年以来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发现涉案食品药品种类日趋新型化、多样化,且网络犯罪比例高。
检察官表示,随着犯罪手法日趋隐蔽,网上的问题产品“改头换面”花样多、速度快。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西布曲明”为例,该成分具有抑制食欲等负面作用,服用后减肥效果“立竿见影”,但心血管风险大大增加,早在2010年就被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然而依然有不法商家为牟利,不惜违规在商品中添加该成分,并以“减肥咖啡”“减肥糖”等形式出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被查处后往往又通过改换包装、调整产品外形等,以“纯植物纤维复合糖果”等新名称继续销售。检察官认为,这暴露出平台在商户资质审查、经营行为管理、违规店铺处置等方面存在管理疏漏,遂向某头部电商平台制发检察建议。检察官则动态跟踪整改进度,督促平台升级人工智能防控系统,构建事前审查、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监管闭环。
而松江区检察院也在办理一起经网络销售翻新“热玛吉”探头的案件后,在全市首发“医美行业法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合规指引。该案中,不法分子为提高利润空间,在网上低价出售改装后的报废探头,最终流入美容机构直接服务消费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经审查,涉案美容机构大多为降低成本,“知假买假”。该合规指引通过明确医美机构违法犯罪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销售假药等行为,从消费端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作者:周辰 单颖文
文:本报记者 周辰 单颖文图:视觉中国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