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向青海春天发监管工作函,电商下架产品、微信公众号停用

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一瓶5.86万元!喝了能回春?3月15日,央视3·15晚会点名听花酒宣传违反广告法后,上交所向听花酒所属上市公司青海春天(600381.SH)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核实有关情况,密切关注市场舆情,及时回应市场质疑及投资者关切,做好沟通工作。
央视3·15晚会记者深入探访了一家听花酒体验店,发现店内的广告展示存在严重问题。广告中声称,这款酒具有多重神奇功效,包括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以及抗衰老等。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明确规定,酒类广告是严禁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能够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的内容的。听花酒的宣传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这些法规,涉嫌误导消费者,损害公众利益。
经济观察网记者查询发现,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无法通过“听花酒”关键词搜索,在其实体店铺销售的听花酒最贵58600元一瓶。
另外,听花酒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因存在过度营销、骚扰用户行为,已被停止使用”。听花酒官网打开速度十分缓慢。
青海春天原本的主业是销售冬虫夏草,公司主要业务均通过控股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天药用”)进行。
春天药用的主要产品为冬虫夏草纯粉片、冬虫夏草原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2016年3月31日,春天药用收到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停止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试点,停止相关产品生产经营。
青海春天一度陷入经营困境,公司股票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青海春天被迫迈上转型道路。
青海春天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为最大程度化解公司面临的风险、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了新产品研发工作,利用多年经营积累起来的营销策划、推广经验和媒体资源,拓展、挖掘公司营销策划和广告方面业务的潜能,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
2018年,青海春天通过收购关联方西藏正库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西藏听花酒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式,正式进军酒行业。
听花酒业首款产品是凉露酒,该产品宣称专为吃辣而研发,主要消费场景是餐饮聚会。然而这款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青海春天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2020年初,由于疫情爆发,快消品依赖性较强的餐饮、KA卖场(大型连锁超市)等重要渠道以及物流行业均受到严重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出现萎缩,对凉露酒的业务带来较大影响”。
青海春天对原定经营计划进行调整,减少线下区域市场投入、加强做精局部市场,同时加快“听花”系列高端商务酒产品的上市准备工作,并于2020年12月开始在部分市场进行产品的品鉴、测试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天价听花酒的供应商,与此前售价几块钱的凉露酒的供应商是同一家,青海春天的白酒主要采购自听花酒业全资子公司——宜宾听花酒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听花贸易”)。青海春天2020年年报问询函回复披露,听花贸易不仅仅是青海春天的供应商,同时也是重要的客户。
天眼查APP显示,宜宾听花酒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有17条有效专利,包括“酒瓶(读花)”“包装盒(听花)”“去除薄荷酒中薄荷味的方法”等,其中仅3条发明专利,其余均为外观专利。
3月15日晚,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值班室人员回复新浪科技称,“刚看到晚会,整个单位都在关注3·15晚会,凡是涉及当地企业的,肯定会关注并组织行动,有消息也会第一时间公布”。
2020年至2022年,青海春天连续三年亏损。1月31日,青海春天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22亿元至2.87亿元。
针对央视提出的问题,听花酒将如何整改?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何影响?截至发稿,青海春天未作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