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衣服、床品时,说的面料的支数是啥?

在买衣服和床品时 商家总会提到“支数”这个词,那这个支数到底是啥意思?
图片
今天让纺织品化学工程师给你讲个明白
“支数”说的是织造面料时 用到的纱线细度,也就是一个描述横截面粗细的单位量词
图片
不过支数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的数字越高那表明纱线越细,例如数字更大的80支就比40支细一倍。
那这个反常识的单位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得从24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说起,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图片
但是在240年前人们的科学条件很差,根本没有什么电子显微镜或者高精度的尺子,这么细的纱线根本就没法测量有多细
于是人们就想到了“定重制”
同时称量10g的纱线然后再把它们拉直比长度不就行了,重量相同的情况下 当然是长度长的更细。
支数这个单位于是就这么出现了,所以数字越大说明纱线越细
而更细的纱线才能织出轻薄柔软的面料,所以蚕丝做的面料要比棉布更柔软,就是因为蚕丝比棉花细很多
图片
不过我刚才说先称量10g重是为了方便你理解
支数真实的单位是 1英磅重的棉花有多少个840英码的长度
图片
这种英制单位都很反人类,作为消费者只需要知道高支数的面料确实更好,意味着面料轻薄柔软
不过也有很多商家抓住了很多消费者这个心理
买衣服尤其是家纺类产品时 支数造假情况特别泛滥
第一种就是直接虚标支数
明明是40支的面料说自己是80支这种可以要下面料的检测报告,写多少S的就是多少支
图片
第二种就是双股纱只说单股
高支数纱线之所以贵不仅仅是纺细纱难,其实拿细纱去织布时也很难,一不小心就断了。于是可以把2根80支的纱线像扭麻花一样搓在一起,变成40支的粗细再去织布就更容易了
这种做出来的面料是比单根40支粗的更软,但是又不如原本的80支,手感介于两者之间,个人体感是打8折 也就是对应60支的柔软度。
如果商家直接坦诚告诉你我是织的双股纱,那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现在又有很多商家这么干,自己织的是相对便宜的双股纱,却在宣传的时候只说单股的细度,那这种真话说一半的宣传方式对于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
如果检测报告上后面写了“/2”那就是双股的意思
图片
第三种就更有意思了
之所以支数用这么反人类的英制单位,就是因为棉纺织工业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又起源于英国,就这么历史遗留下来了
后来国际标准化为了统一度量衡,又推出了“公支N”单位来替代“英支S”
图片
公支是1公斤的棉纱有多少千米长,有50千米长就是50公支,使用起来比英制单位舒服多了
但是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基本上大家依然默认使用英支S
公支和英支单位不同 那换算就有差异,通常是100:60的关系。于是又有商家动脑筋了,在详情页宣传的时候说的是100支,但它不和你说清楚这是100公支,实际上对应的粗细就60英支
这3种问题也导致了,价格出奇的便宜高支面料在市面上满天飞,以为捡到漏了 实际上是被割了韭菜
购买前要下检测报告查看下就行,看看支数对不对 是不是双股纱 还有是不是英支
如果检测报告给不出来的话那就有问题,自己做的货上市前都要检测的,要不然面料成分、安全技术类别、产品等级,这些关键信息根本无法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