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普京时代的展望:俄欧和好中俄反目,梅德韦杰夫却预言欧洲消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图片
文|李冕智
2024年不仅是美国迎来总统大选,其实也是俄罗斯的大选年。
之所以俄罗斯的大选关注度远不如美国,是因为对于竞选结果,许多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出意外普京将继续连任,其实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普京逝世的那一天,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的宝座依旧由普京独享。
但普老板今年已经71岁了,倘若将来普京主动退位让贤或突然离世,俄罗斯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西方媒体预测,俄罗斯新任领导人将主动修复俄欧关系,对中国倒戈相向。
对这种预测,曾作为普京继承人候选的梅德韦杰夫曾提出异议,并预言老欧洲可能逐渐消亡?
俄欧是否有修复关系的可能?俄罗斯的强人政治又将如何发展?失去普京后俄罗斯将何去何从?
图片
普京
图片
俄罗斯与欧洲的割裂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俄罗斯,是一个领土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
尽管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由于俄罗斯在人种、文化、宗教等方面偏向于欧洲,且俄罗斯的核心领土位于欧洲境内,所以人们更习惯于将俄罗斯视作欧洲国家。
但在其他欧洲民族的潜意识里,却对俄罗斯存在抵触心理,这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作为俄罗斯的主体民族,斯拉夫人在古罗马时代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
随着斯拉夫民族不断对外迁徙、扩张,斯拉夫人也逐渐分化为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其中生活在东欧第聂伯河沿岸的,便是东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绝大部分俄罗斯人的祖先。
图片
不过,随着中世纪东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可萨莉亚、库曼人、蒙古人先后光顾了这片土地。
盛极一时的游牧帝国短暂征服了这片土地上,在此栖息繁衍,又如彗星般匆匆离去,将游牧民族的血脉融入当地民族。
因此,在老欧洲人看来,你俄罗斯人血统不纯啊,与其说与欧洲人同宗同源,不如说是突厥人的后代,令欧洲大家庭很难从心底里接受这个“异类”。
其次,在地缘政治方面,俄罗斯与欧洲存在极大的利益冲突。
广袤的领土面积为俄罗斯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战略纵深,近现代以来帮助俄罗斯挺过一次又一次灭种亡国的危机。
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上帝的恩赐,也是一份诅咒,令俄罗斯不得不同时兼顾多个战略方向,提防邻国对其群起而攻之。
而在俄罗斯核心的东欧区域,辽阔的东欧平原既是重要粮仓,也使得俄罗斯无险可守,令俄罗斯不得不直面来自欧洲的军事威胁,拿破仑时代和二战时期,法军与德军在东欧势如破竹便是最好的例子。
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来自外部的威胁如同始终悬浮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整个民族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下。
作为冰雪中磨炼出的坚韧民族,俄罗斯选择正面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对外扩张和稳固边疆驱逐心中的恐惧。
但是,积极的对外战略又将悬浮在俄罗斯头顶的利剑转移到中西欧民族头顶,使得欧洲其他民族将俄罗斯视作威胁欧洲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同时,俄罗斯本身也陷入“安全悖论”,因为领土扩张并不能完全消除横亘在俄罗斯面前的安全挑战,反而使得俄罗斯需要兼顾的利益越来越多,反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别说俄罗斯做不到统一欧洲,哪怕是俄罗斯真能做到马踏卢浮宫、北望哈德良长城,深藏在俄罗斯民族心底深处的不安也会逼迫俄罗斯开启下一次征服战争。
而这种侵略性,同样令传统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之间产生隔阂。
最后则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救世济人”的历史使命感。
15世纪,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娅后,俄罗斯的后续统治者始终以罗马与基督教的正统继承人自居。
因此16世纪以后,俄罗斯帝国打出“第三罗马”的旗号,其最高统治者“沙皇”在俄语中意为“凯撒”,以此致敬那位千年前的罗马征服者。
图片
弥赛亚
这导致俄罗斯民族将自身视作《圣经》中的“弥赛亚”(也就是救世主),背负着拯救欧洲、改造欧洲的神圣使命。
甚至后来苏联主张的“世界革命论”,其“解放全人类”的终极目标,其实与俄罗斯传统的“救世”意识在精神内涵方面一脉相承,都具有浓厚的使命感。
简单来说,俄罗斯民族太过于热心肠,总想着按自己的想法去拯救世界,但对于欧洲其他民族和国家来说,俄罗斯拯救世界的想法令他们胆战心惊,倘若俄罗斯能消停一会儿,那他们可就谢天谢地了。
而这些被俄罗斯整天打量的欧洲国家,自然接受不了与俄罗斯共处一室,万一哪天俄罗斯脑袋一热,又惦记起“拯救世界”的理想,首当其冲的可就是他们了。
图片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俄罗斯始终无法真正融入欧洲大家庭,而这也成为后冷战时代,俄罗斯一度陷入外交困境的症结所在。
图片
从西边到东边
现在常有媒体和专家预测,认为普京时代结束后,俄罗斯将与欧洲重归于好,同时中俄关系将走向破裂。
这种说法随着普京日渐老迈,呼声愈发高涨。
实际上,如今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吃了三十年亏才总结出的正确道路,别看当下普京与美西方势同水火,但在多年前,普京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亲西方派。
时间回到苏联解体初期,刚刚独立出来的俄罗斯在外交上延续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并且走得更远,主张加入“民主国家大家庭”、建设“共同的欧洲家园”。
1992年1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上当众对美西方表白,声称俄罗斯不仅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视作伙伴,更视为盟友。
图片
这番发言为当时俄罗斯的亲西方外交政策定下激进的基调,简直将苏联时代的一切骄傲都弃之如敝履,把姿态放得极低,甘愿作美西方的“舔狗”。
1992年2月1日,美俄签订《戴维营宣言》,宣称美俄不再将对方视作潜在对手,这份宣言也被称为钉入“冷战”棺材的最后一颗钉子。
此后,俄罗斯在亲西方道路上一路狂奔,完全接受了“冷战”结束后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行为准则。
不仅主动放弃核均势原则,疏远苏联时代的盟友,还在西方的撺掇下采用“休克疗法”进行经济改革。
彼时俄罗斯对西方的讨好献媚,都是为了摆脱欧亚国家的身份,融入欧洲,寄希望于西方俱乐部能带着俄罗斯一起发财。
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对于俄罗斯献上的“投名状”,美西方不屑一顾。
因为在西方看来,俄罗斯既然继承了苏联遗产,同样也继承了苏联“冷战”失败者的身份,理应接受西方安排,而不是与西方一同分享胜利果实。
图片
同时,“休克疗法”在俄罗斯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令俄罗斯彻底休克,经济水平大幅度下滑,国家资产被外部势力掠夺,哈耶克的大手将俄罗斯逼上绝路。
直到国家被整得奄奄一息时,俄罗斯才回过味儿来,意识到西方国家根本不待见他们,跟着西方走俄罗斯只有死路一条。
残酷的现实促使俄罗斯的亲西方政策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罪魁祸首叶利钦也在一片骂声中仓皇下台,年仅47岁的普京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四年矣。
克战争,自此开始了针对俄罗斯的一系列行动。
从2003年至2005年,西方势力接二连三地在过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挑动“颜色革命”,令俄罗斯后院失火。
图片
与此同时,北约开启第二轮东扩,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麾下,还企图将格鲁吉亚与乌克兰发展为北约成员国。
美西方的行动严重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性质相当于将枪管定在俄罗斯的脑门上,试图让俄罗斯在内忧外患下慢性死亡,这也是目前对付一个核大国最有效的方式。
忍无可忍的普京在2007年2月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以言辞激烈的演讲怒喷西方势力,从这以后,普京也被打上了“反西方”的标签。
经过十数年的艰难探索后,俄罗斯终于调转方向,将外交重心转移至东方。
通过与中国的深度合作,以及普京本人在国际社会上的纵横捭阖,俄罗斯得以重新找到自身定位,逐渐驱散苏联解体后笼罩在莫斯科上空的阴霾,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如今,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尽管国际局势日益复杂,但俄乌战场的形势却日益明了。
逐渐失去西方援助的乌克兰已成强弩之末,北约东扩计划又一次被普京粉碎。
图片
反倒是欧洲,不仅被美国绑上战车,还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被不断放血,也难怪梅德韦杰夫会发表锐评,认为昔日辉煌的老欧洲正在逐渐消亡,最终沦为美国的附庸。
图片
后普京时代的可能
但话又说回来了,今天的俄罗斯同样面临着极其尖锐的问题:倘若普京下台,俄罗斯又将何去何从?
从2000年正式当选总统至今,普京已经成为上个世纪以来继斯大林之后执政时间最长的俄国领导人。
在任期内,普京摆平了车臣分离势力,压制了国内寡头,收回了克里米亚半岛,乌东四州已成俄罗斯囊中之物,普京成功征服了俄罗斯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却唯独征服不了时间。
太阳东升西落是自然常理,饶是如普京这样的政治强人,终有一天也会走到生命尽头,,而他与当年的铁托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那便是后继无人。
图片
诚然,强人政治能在短期内形成一个高效、集权的政府,令国家产生极强的向心力,但对于政治周期较长的普京时代来说,俄罗斯上下早已形成了对普京个人的严重依赖。
普京本人并非贪恋权势之人,他懂得强人政治的弊端,并试图培养过接班人。
比如在2008年,普京第二个任期结束后,他凭借过去积累的政治资本,将梅德韦杰夫推上总统宝座。
但事实证明,技术型官僚出身的梅德韦杰夫显然不是成为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的那块料,俄罗斯这条大船还得普京来掌舵。
在必将到来的后普京时代,俄罗斯将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去愈合失去舵手的伤口。
图片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普京时代的探索成果已经为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定下基调,令俄罗斯人民清晰地认识到,文化、地缘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得俄欧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缝,且随着欧洲成为美国反俄的主要帮凶,俄欧矛盾只会日益激化,难以缓和。
至于中俄反目的说法,其实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俄罗斯早已明白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中俄利益高度绑定早已成为俄罗斯政界共识,哪怕将来有一天普京不再是俄罗斯领导人,中俄也将继续携手共进。
图片
参考文献:
1.《“梅普组合”的分歧与前景》
2.《当代中俄关系的演进、支柱和趋势》
3.《俄罗斯传统欧洲均势外交探析》
4.《俄罗斯独立以来的俄美关系研究》
5.《俄罗斯外交政策30年演变》
6.《普京与俄罗斯政治_新周期的旧问题》
7.《强人政治的施政特点及优劣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