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75后”博士张红文履新合肥市委书记,曾与袁隆平一同获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进入到领导班子,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近日,安徽省会合肥迎来“75后”新任市委书记张红文。从工学博士、巡航导弹专家,到省会城市一把手,翻开张红文的履历,“跨界”是显著特征。作为全国省会城市一把手中仅有的两位“75后”之一,有着科技背景的张红文将如何带领合肥这座“科技之城”奔向未来,备受期待。
图片
△ 张红文(资料图)
工学博士主政合肥,全国两位“75后”省会城市一把手之一
3月18日下午,合肥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安徽省委决定:张红文同志任合肥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虞爱华同志不再担任合肥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新任合肥市委书记张红文是一位“75后”,曾长期在科工系统任职。公开资料显示,张红文出生于1975年4月,陕西澄城人,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张红文1992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习,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长期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工作,2017年5月任三院院长,2019年9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20年9月,张红文“由企转政”,任安徽省副省长。“科技工作者”出身的他,分管科技、工信、金融、数据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于第二年进入安徽省委领导班子。此番履新合肥市委书记,是张红文首次主政一方。
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全国现有两位“75后”省会城市党政一把手。除张红文外,另一位是兰州市委书记张晓强。2023年7月,张晓强北上履新,任兰州市委书记,成为甘肃省委常委班子中最年轻的一员。
图片
△ 张红文荣获“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网络截图)
曾是巡航导弹专家,与袁隆平、李兰娟一同获奖
“75后”“工学博士”“导弹与运载火箭设计专业”......这些都是张红文履历中的亮点。
公开资料显示,张红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导弹与运载火箭设计专业,毕业后便长期在科工系统工作,历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一室设计员、副主任、十一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任,三部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总研究师、科技工程中心主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2014年,时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副院长的张红文,荣获了“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而当时,与他一同获此荣誉的,还有袁隆平、李兰娟、王坚、曲道奎等。
当时的颁奖词介绍了张红文作为巡航导弹专家的“成就”:“他主持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反舰巡航导弹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他和团队在巡航导弹的突防技术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2018年,时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院长的张红文,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2019年9月,张红文出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20年9月,张红文进入政府部门,开始担任安徽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后任安徽省委常委。这位巡航导弹专家转任地方,成为安徽当时最年轻的副省长。
图片
△ 张红文(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网站)
履新后如何启新篇?“科技之城”未来可期
作为近十年长三角增长最快的万亿城市,合肥迎来一位拥有科技背景的市委书记,让很多人更加期待这座“科技之城”的未来。
来到安徽后,担任安徽省副省长的张红文分管了“对口”领域,主要负责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金融、国防动员、数据资源管理、军民融合方面工作。
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合肥是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始终坚持“科创+产业”双向发力,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最近,合肥支持创新的环境有了新的突破,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核心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75后”工学博士履新合肥市委书记,他将如何开创新局面、擦亮合肥高质量发展底色,值得期待。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杜雪迎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