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民间技艺,香飘四溢的老油坊是儿时的最美记忆

“远观似牛影,近看却非牛;四人同声吼,惊得尿水流。”这首关于“油榨”的歌谣,无数次唤起我童年的许多美好回忆。
小时候,农村的生活相对单调,在冬日悠闲的夜晚,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相互串门。主人家会在火炉里点燃旺盛的火焰,大家围坐在火炉旁聊天,孩子们则围绕着大人们听故事,玩猜谜游戏。可能,这座破旧的油坊是我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油坊是一个纯天然、自成一体的世界。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如此自由,如此真实。
图片
图/沅水·昊境
在故乡湘西山区,几乎每个村落都拥有一家油坊,主要生产茶油。这些油坊通常位于村庄的某个角落。我们村的油坊坐落在村东头的台人园,虽然它规模不大且显得有些简陋,但这座建筑却是又宽又长。按照当地山民的传统,住房的大小以柱子间的距离来衡量,而油坊的柱间距虽然没有加大,却也多添了几根支柱。内部空间开阔,没有任何隔板或木墙,让人一眼就能看穿整个油坊。最北端是两个火炕,专门用来烘烤茶籽。往南则是碾房,那里的碾子高过一个人,是由十几个壮年男子从外地辛苦搬运回来的。一头老黄牛绕着中心轴不断拉动磨盘,伴随着“咔叽咔叽”的规律声响。几个顽皮的小男孩或是坐着,或是挂在旋转的碾轮支架上“搭便车”,他们挥舞着牛鞭,模仿大人们的口吻大声呼喊指挥着。
图片
图/沅水·昊境
东侧矗立着一口庞大的炉灶,专门用于蒸煮茶籽粉。而此处的核心便是油坊的心脏——油榨。这古老的油榨由坚固的木材制成,其姿态宛如一名雄伟的男子。几块长三角形的榨楔木被巧妙镶嵌在油榨的上方。油槌的木头部分被铁箍紧紧包裹,通过用桐油浸透的、手腕般粗细的麻绳,悬挂于梁上,确保了撞木两端的稳固。三五个赤膊的壮汉抓住草绳一端,齐心协力,“嗨哟,嗨哟”,以一致的节奏撞击油榨的楔木,使得被稻草紧紧包扎的茶籽在铁箍中得以转化为油。
那时的油坊属于集体所有,它似乎并非仅仅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仅在秋冬两季进行作业,寒露过后,冷风吹过,霜冻降临,促使油茶树上的果实成熟。山民们将其采摘后带回队伍,晒干后裂开,剥出茶籽。队长会组织几位经验丰富的榨油老手,将油坊场地清理干净,随后便开始了榨油工作,有时候,邻近山村的油茶也会陆续送来。
油料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烘烤种子、碾磨籽粒、蒸煮粉状物、包裹箍环以及榨取油脂。在这套流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香气,沁人心脾。
图片
图/沅水·昊境
经过烘烤和碾磨的茶籽粉被倒入大型蒸桶中,接受沸水的激烈蒸发处理,使得茶粉变得松软膨胀,其香气也愈发浓郁。而包裹油箍则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工匠们将稻草均匀地呈伞形铺陈在铁箍内,再将热气腾腾的茶粉倾入其中,并用稻草仔细包裹,接着用脚踏压紧实,这一动作堪比在刀尖上舞蹈的技巧。之后,将每个铁箍紧密排列在榨油机上,并将木楔插入榨身的上方以固定位置。
当榨油的老手抽完最后一口烟,用旱烟杆轻敲榨身,沾满油渍的双手相互揉搓,他宣告:“早工莫延至夜晚,让我们开始工作。”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工人们随即站起身来。三五个工人紧握长长的油槌,齐心协力地撞击木楔,发出悠长而有节奏的撞击声,山民们的劳动号子也随之回荡在山谷之间。那些被压榨的箍环,起初似乎拼命阻止油的流出,只有细微的油流,但在山民们旺盛的热情和不懈的力量下,随着每一次的锤击,油终于缓缓流淌出来,清澈明亮,散发着纯正而浓郁的香味。
图片
图/沅水·昊境
童年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享用自家榨的油烹饪的饭菜。在那个没有丰盛荤腥的年代,我们仅有的是自家园地里种植的朴素蔬菜——新鲜的大白菜和脆甜的萝卜。村里的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会拿着自己的碗,带着米,齐聚在油坊共享这顿天伦之乐。当日轮到谁家榨油,就会用那家的油来烹制菜肴,并由那家人负责煮饭款待大家。唯有在这种场合下,菜肴才显得格外美味,因为那时的食用油总是慷慨地使用。直至今日,台人园的泥土中仿佛仍散发着那香醇的油香,那里还回荡着许多爽朗而开怀的笑声……
曾经在小村庄扮演核心角色的老油坊,现在已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它不仅是乡亲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见证了我们的欢笑与泪水,记录了时光的流转和社区的演变。老油坊的存在超越了单纯的食用油生产地,它是乡亲们共同的历史印记。
在这里,乡亲们并肩劳作、相互交流,分享着日常生活的点滴。随着老油坊的消失,那些共享的记忆也随之烟消云散,沦为尘封的往事。然而,老油坊所承载的地域文化意蕴,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珍视、探求和记述的。它象征着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一种对土地的敬重与感激之情。
图片
图/沅水·昊境
这些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推崇的珍贵遗产。尽管老油坊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仍可通过文字和影像,记录和传播这段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精髓。同时,通过具体的行动,我们可以保护和继承这些传统文化,使它们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我们怀念老油坊,追寻它的足迹,书写它的故事,确保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内涵得到传承,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自豪。(注:作者故乡系湘西州泸溪县合水镇罩子坪村朱司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