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郭富城的新头像,与电影票房的“晴雨表”

全文2030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郭富城近期更换头像,从表情趣致的龅牙悍匪变为扎着红头巾、吐着舌头并怀抱吉他的黄犬,引发粉丝数量一夜暴涨六万。

02换头像为郭富城带来了新的社交媒体策略,使他能够自如掌控的内容手段之一。

03通过观察郭富城新电影作品的头像热度和粉丝量增幅,可以间接了解其新电影作品的走势。

04然而,电影票房的高低与题材、话题度、基本品质、娱乐指数、投资和宣发、主创阵容等因素密切相关。

05从郭富城过去二十部电影的票房走势来看,高低起落,一眼可见。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郭富城又换头像了。
上一刻,还是表情趣致的龅牙悍匪,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一头,扎着红头巾、吐着舌头并怀抱吉他的黄犬。
这当然都是来自他近期电影作品当中的角色。
而这件事是怎么来的?
其实很偶然,此前在电影《临时劫案》的访谈现场,预先设定也好,临时起意也罢,主持人抛了一个“小难题”给郭富城,“你能不能把头像换成梅蓝天?”
梅蓝天这个人物,形象与郭富城此前所有电影角色都不一样,甚至略显怪异。
但郭富城欣然接招。
其后,他的社交账号粉丝数量,在一夜之间暴涨六万,再随着电影的上映和口碑话题的扩散,迄今为止,其粉丝数量累计增加了大约四十万。
这很有趣。
图片
更换头像这件事,为他带来了些什么?
其实意义并不仅在于粉丝数量的增幅,虽然这是可见的实质意义之一。
作为一个六十年代生人,郭富城虽然对这些新生事物有较浓的兴趣,但可以确凿,他一定并不太懂得,该如何去“操控”这些东西。
而社交媒体的运营,其实尤其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所以除了“心血来潮”式地发布内容,“换头像”或是他所能自如掌控的不多的手段之一。
虽然起于偶然,但他似乎发现了新天地。
遂开始“主动”出击。
图片
接下来。
从《临时劫案》开始,郭富城每上映一部新电影,可能大概率就会换上一个新头像,就像这部将映的《来自汪星的你》。
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是从龅牙悍匪到小狗这样的形象转换,而是可以从话题热度到粉丝量增幅的情况,探知其新电影作品的走势。
甚至可以,将之当作其电影作品的“晴雨表”。
比如当他换上“说谢谢”头像,一夜间粉丝量暴涨数万,而这部《临时劫案》的最终票房,内地2.37亿、香港破两千万,多地票房飘红。
头像热度、粉丝量增幅与电影票房之间,就呈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匹配。
又比如此时,他换上“黄犬”头像,两日间,粉丝仅有数千增量。
以此观之,这部《来自汪星的你》,在题材和宣发层面,就显然不及《临时劫案》的昔时热度。
这非常直观。
图片
转过头来,再看看最近十数年间,郭富城电影的票房走势。
从2.54亿的《寒战》开始,其后是三部不到三千万的电影,也即《越来越好之村晚》《同谋》和《圣诞玫瑰》,以及一部1.81亿的《全民目击》,紧接着是10.46亿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4亿的《道士下山》。
又从12亿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到6.78亿的《寒战2》、不到四千万的《天亮之前》,再到六千万层级的《破·局》和七千万层级的《密战》。
接下来,是7.27亿的《西游记女儿国》、12.74亿的《无双》、1803万的《麦路人》和2.14亿的《秘密访客》,还有4904万的《风再起时》、6488万的《断网》、2.84亿的《扫毒3:人在天涯》,以及2.37亿的《临时劫案》。
不考虑客串的《梦想合伙人》,总共统计了二十部电影。
此战况何如?
图片
跌宕起伏。
十一部电影破亿,其中有三部破了十亿,未破亿的电影中,最低的一部仅1803万,其间的落差,非常夸张。
谁都喜欢高票房。
但电影票房的高低,与题材、话题度、基本品质、娱乐指数、投资和宣发、主创阵容乃及档期竞争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低于一亿票房的作品,《越来越好之村晚》这种群戏闹剧不提,《同谋》和《圣诞玫瑰》皆质素普通,《天亮之前》导演水准不足、《破·局》魔改原作风格、《密战》根本是浪费题材,《麦路人》题材无共振、品质有待打磨,《风再起时》和《断网》各有其因。
其他作品,《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西游记女儿国》《扫毒3:人在天涯》这三部电影,皆品质不足,票房成绩来自题材和演员阵容。
此外《道士下山》和《秘密访客》,属于意外崩塌,本身票房潜力应不止于此。
而《寒战》《全民目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无双》和《临时劫案》,在各自档期和类型间,综合评定可入良好之列。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电影票房难以揣测。
但票房密码,就在其中。
图片
以品质为前提,如果想要票房佳绩,其实很简单。
第一件事,是挑题材。
要规避掉那些冷门、小众、文艺类型电影。
以郭富城为例,就是《同谋》《圣诞玫瑰》《天亮之前》和《麦路人》等种种,也包括尚未提及的《踏血寻梅》,以及待映的《六月的秘密》《无名指》之类。
这类电影,天然就不可能太有商业价值。
除非配置超强。
相对来讲,郭富城反而是接拍了大量这种类型题材的电影,故其低票房作品,大致都与这些类型片有关。
图片
第二件事,要寻求与大导演合作,尽量避开新人。
华语影坛而论,大致有张艺谋、陈凯歌、宁浩、徐克、刘伟强、杜琪峰、林超贤、王家卫、陈可辛等名导。
名导意味着什么?
强大的市场关注度和卓越的审美、叙事能力。
他们虽也有垮塌和不受欢迎的可能性,但概率却要远远小于那些新导演。
而历数郭富城这些年的合作对象,虽也有诸如刘伟强、谭家明、严浩、顾长卫和陈凯歌等大导演的身影,更多的却是姚树华、周显扬、陆剑青和梁乐民、杨采妮、吴中天、翁子光、庄文强、王暘、黄庆勋、麦启光等尚待市场验证的新导演。
故而纵有《C+侦探》《白银帝国》和《杀人犯》的良好口碑,以及《寒战》《无双》的一飞冲天,却也难逃部分作品票房不振。
所以他这条路,可谓惊喜与惊吓同存。
图片
还有第三件事,注重剧本的娱乐指数。
也即所谓,“好看”。
娱乐未必是喜剧或者动作等传统商业成分,它也可以是话题性、艺术性乃及结合了商业元素的悬疑类型电影。
这些东西,是在基本品质和演员本身号召力之外,帮助电影赢得高票房的重要元素。
这个问题,在剧本阶段就可以判定。
比如郭富城的前述高票房作品中,《寒战》的博弈、《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神魔特效、《无双》的反转悬疑和《临时劫案》的黑色幽默与现实底色,都符合这个定义。
毫无疑问,这几部电影,都是“好看”的。
而在娱乐指数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电影品质和表演能力的过硬,以及宣发、档期等优势,票房就自然颇佳。
图片
票房问题,并无玄奥。
对演员而言,更关键的仍是思考与选择。
尤其对于一些巨头级的演员来讲,商业的荣誉固然仍有价值,但优质的作品,在此时此刻,似乎更有意义。
而从此刻开始。
郭富城所换上的头像,都将成为他作品的锚点。
高低起落,一眼可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