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跌破30元一斤,牛肉价格跌出新低,为什么还有人“嫌贵”?

这几天,正当猪肉价格悄悄反弹的时候,牛肉价格却是“雷打不动”,继续往下跌。
今年的牛肉价格是一直处于历史低位,而且好几次都跌出了历史新低。
这个月的牛肉牛不起来
刚刚公布的肉类批发价格数据显示,上周猪肉的平均批发价格悄然上涨到了10.15元/斤,但牛肉的平均批发价格还在下降,跌到了33.9元/斤,日降幅达到了1%左右。
图片
这个价格同比去年,已经低了10%。去年同时期的牛肉价格就不咋样,今年更低了。而且,今年过年期间,其它肉类价格有所反弹,但牛肉价格居然“不涨反降”,让养牛户大失所望。然而,过了年,猪肉价格都开始“报复性反弹”了。可眼下,牛肉还在继续下跌,不知道何时是个底。
牛肉的平均批发价格是综合牛肉各个部位的价格,不同的牛肉部位价格差别非常大。
而在零售市场上,冷冻牛腱子肉、冷冻牛腩肉的零售价格早已经跌破了30元/斤,尤其是进口的巴西冷冻牛肉,价格更低。
图片
超市实拍
而进口的澳洲牛肉价格比巴西牛肉价格要高一些,不过这几天冷冻澳洲牛腿肉的价格也已经处于低位了,跌破了35元/斤。
图片
超市实拍
比起进口的冷冻牛肉来说,国产的鲜牛肉价格肯定要高一些。只是这个价格若是同比往年,降幅也是非常大的。每个部分价格不同,有高有低,整体来看已经算是这些年里价格最低的一年了。
图片
实拍
市场上牛肉价格大跌的同时,往上溯源,养殖端的牛价也一直在跌。不少地区的养牛户在今年已经亏损严重,养一头牛亏损一两千的为数不少。眼下的活牛价格大约在12-14元/斤,也创下了新低,并且眼下价格反弹的压力还很大,难以上涨。
这个月的牛肉是真的牛不起来了。
为什么还有人嫌贵?
如果从养牛户的角度来看,牛价已经这么低了,都是亏本在养牛了,消费者应该觉得牛肉便宜了,大量的吃牛肉才对。
但实际上,很多消费者还是觉得市场上的牛肉价格太贵了,普遍是嫌贵的。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牛肉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仅仅是从养殖成本上来算,当下活牛价格下降的空间实际上并不太大了,因为今年的饲料成本并不算低,眼下都是亏本了,再跌下去,还能跌多少呢?
图片
活牛价格再大幅度下降的空间不大,就预示着牛肉的“原材料”成本基本上固定了。剩下的就是市场流通成本了。
大多数消费者觉得牛肉还是非常贵,实际上就是由于流通成本造成的。
首先,一些超市的牛肉零售价格“飘忽不定”,以前习惯了把牛肉卖高价格,如今牛肉便宜了,但零售价格还没有“及时”改过来。也可能是由于牛肉量小,走货量慢,损耗高,一些小超市依然把牛肉零售价格卖得很高,来当作获取利润的大头儿产品。
再加上房租、流通、贮藏等成本,哪怕牛肉价格下降了一些,但在零售端,叠加了这些成本后,消费者对降价的感受就不明显了。
这样的问题多数存在于较小的社区商超中,而如果是农贸市场、或者在一些知名大型商超里,牛肉价格的降价幅度还是比较明显的,他们对价格的调整更加敏感一些。
图片
其次,很多消费者把牛肉的价格下降幻想成了“牛肉菜品”价格的下降。
比如,一说牛肉价格下降了,有消费者就怼过来了,说他家附近餐馆里的“小炒黄牛肉”还卖58元一盘,一点儿没降啊。所以又得出了一个结论,牛肉一点儿也没便宜。因为他平时上班只能在外边吃,又不能自己买牛肉回家炖,所以对他来说,牛肉是真的“没有降价”。
这可能也是当下牛肉虽然降价了,但消费量难以爆发起来的一大原因。
但餐饮产品的价格,很多时候真的不是原材料决定的。
像上一轮猪周期,猪肉涨到四五十元一斤的时候,家门口的猪肉包子一个涨了8毛钱。但现在猪肉价格跌到了10多元一斤了,猪肉包子涨上去的价格,也没有调回来。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原材料涨价大家可能一块涨,不涨就亏本。但降价了,那降不降就是看自己的情况了。
这个跟原材料的价格就无关了。
图片
所以,消费者嫌牛肉贵、牛肉消费量起不来,与整个牛肉的消费途径有很大的关系。
从牛肉生产的成本上来讲,牛肉价格真的不能说是贵了。但这个“便宜”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沾”到的,不同的流通途径、零售环节,吃到嘴里的“牛肉价格”是不一样的。
毕竟,销售利润大于生产利润,在农产品生产上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