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早上海志愿者
图片
今天上午,本市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厅中济济一堂,大家聚精会神聆听中国著名作家叶辛老师为我们授课《文学讲座:我和祖国七十五年》,宜川街道离退休老干部中心学习组的全体老同志都应邀出席了今天的讲座。
这次听课前,当得知叶辛老师将要为我们授课,都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像我这样与叶辛老师同为知青的更是感到亲切。俗话说“树的影人的名”,叶辛老师的知名度很高,尤其是在沪上。那个电视连续剧《孽债》,看了第一集就欲罢不能,以后就天天追剧,乐此不疲。
讲座从上午9:30开始,事先约定90分钟,所以叶辛老师也在掌握时间,不然的话,这个话匣子打开就会滔滔不绝。叶辛老师的讲座,是从他插队落户的时间节点开始的。去贵州插队第一天的经历,叶辛老师描述的非常详尽。
“那次同行的有八百知青去贵阳,坐火车花去56小时,本来要进贵阳,但得知那里正在武斗,不得已在贵定某学校安歇一碗。当时给每位知青发了4块油饼,一碗菜汤。完了就将课桌椅拼起来当床铺,被褥就是随身行李。次日,稀饭馒头,餐毕等候车辆。后800人分成两个方向,叶老师这一行是400人,到了某公社。再划小,到了镇上,见到欢迎队伍。去自己所在大队时,有3里路需要步行,行李都是老乡帮助驮到知青点。”
叶辛老师的妹妹与他同行,第一天去大队报到时,就认识了一位眉目清秀的女知青,这也就是后来叶老师的妻子------。”
图片
叶辛老师原名叶承熹,是我国著名作家,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96-2021),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已出版作品168部,是一位高产作家。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经典,《巨澜》三部曲入选“百年百部红旗谱”。
其他长篇小说有《家教》《孽债》《华都》《圆圆魂》《上海·恋》《五姐妹》《九大寨》等。此外还出版了散文集《叶辛的贵州》《云山万里满眼春》和《叶辛文集》10卷本。
中学毕业时遇上“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于1969年早春去贵州山乡插队,一呆就是十年又七个月。这段丰富而又跌宕的经历使他和文学结了伴,守着茅屋里的煤油灯,他拿起笔来写起了小说。1977年他的处女作《高高的苗岭》问世。
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此后笔耕不辍,前后出版了四十几部书籍。
叶辛老师对自己知青的经历娓娓道来,让人感到非常淳朴,他的口吻根本不像在做报告,而是与大家在促膝谈心,生活劳动中那些真实的场景,让与会人员印象深刻。我作为一名知青,去农场虽然只有5年,也是念念不忘,何况叶老师是整整待了十年又七个月呢?
在谈到自己的文学成就时,叶也老师很少提及,而更多的事描述自己如何深入生活,采访一线工人农民,在文学创作上,一定要捕捉社会新意、时代新意。叶老师的作品为何那么感人,接地气,就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入生活锤炼素材的结果,当然这与他的文学天赋也是密不可分的。
这次文学讲座是扣动心弦、茅塞顿开的,文学作品只有具备弘扬主旋律,深入生活,提炼素材、捕捉新意的多重因素,才能堪称佳作。在文学创作上叶辛老师堪称一代宗师,他独树一帜,攀上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也是我们诸多文学爱好者、知青朋友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