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死规培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
从学校到医院,从月薪一千到加班猝死,规培生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最能吃苦的又从来都不是人。
今年2月以来,已经至少有三起医院规培生自杀事件,这背后暴露出规培生长期面临的超负荷工作、薪资低和缺乏劳工权益等问题。
先是2月湖南某医院的一名25岁规培生在厕所割颈动脉自杀,后又是上海一所大学的一名规培生烧炭自杀,到了3月份,广西某医院一名麻醉规培生也割腕自杀。
其中最惨的当属湖南医院的那位规培生,在去世前曾连续加班42.5个小时,但每天仅有70多元的工资。
该规培生从大年初六到元宵一直在连续加班,当晚加班时已经因为超负荷工作胸闷,心脏不适。
自古,我们就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人生谏言,但当我们真的开始吃苦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有时候吃苦这件事本身,是没有尽头的,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当人人都渴望通过吃苦来成为“人上人”的时候。
那么人下人又是谁?
吃苦从来就不是美德,而是虚伪的假象,当心里的最后那层坚守也彻底破灭,就容易引导人们走向死亡。
图片
湖南那位25岁的规培生在自杀前向领导请假的消息中提到:
本来我就不是本科的,很多都还不会。我天天都在加班。昨天补病历补到12点,过年值班上了30个小时还没休息,真的太累了,我都没有缓过神来。
这哪里是规培生,哪怕就是一头驴,也不太会连续工作30个小时没有得到片刻的喘息。
规培生何以至此?
教育部等七部门在2013年曾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5年在全国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自此,所有踏入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本来是好事情,但规范化的培训最终却慢慢演变成了廉价劳动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说到底,还是地位不对等,这本来就是一场剥削,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圣地,但在面对规培生这一“廉价劳动力”的时候,从天使到魔鬼,往往只需要一息之间。
规培生有非常多的致命性“弱点”,工作强度大、薪酬低,但是却也不敢轻易请假,一句“不能毕业”,就能够拿捏住大部分规培生的软肋。
国内的规培体系总体缺乏统一标准,这也为医院的剥削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医院暗示规培生毕业问题,甚至有意让规培生在无法满足自身成长和学习需求的情况下,成为了当前医疗体系的螺丝钉,甚至是牺牲品。
根据一些规培生的说法,规培期间能够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老师的良心,如果带教老师忙,规培生很可能在三个月的轮转内成为免费写病历、处理医疗文件的工具,而临床操作的机会则极少。
另一方面,由于规培体系并没有给出有效的限制和评估,缺乏反馈机制,也导致难以起到最初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学的初衷。
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都让规培生成为单方面承受压力的一方,规培生的学业和职业的未来被掌握在不合理的体系之下,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软肋、年轻、足够便宜,这些都让规培生最终沦为医疗体系内最廉价、最不值钱的劳动力,大部分的规培生卡在了规培证和毕业上,最终也不得不被迫超负荷工作。
图片
那位割颈动脉自杀的规培生,在去世前曾试图请假休息,但领导仍以缺人为由要求其继续工作,她为了规培证不得不忍耐,而广西自杀的那位规培生也被所属规培基地威胁卡规培证。
有了软肋,人就是有了弱点的动物,甚至可以被随意支配,呼来喝去,这也成为压死规培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这些规培生的领导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习惯了这个生态系统内的生存法则,但对这些年轻的规培生来说,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之大,足以产生轻生的想法。
责任在哪里?在具体的上级领导个人?还是在这个生态系统?没有人说得清。
2020年丁香园的调查表明,近三成规培生每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其中8%的人表示规培期间没有收入;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32.3%。
对于社会招收的规培生,2.4万每年的国家补贴基本能完整发放,但专硕规培生即使工作内容一样也得不到补贴,而在规培期间出现的伤亡,也很难获得工伤认定和赔偿金。
这背后,系统或许是根源。
医院从救死扶伤到市场化,背后是巨大的盈利压力;当盈利成为医院重要的指标之一,那么廉价的规培生,自然成为了一个极佳的剥削对象。
有人肯定会说了,医院那不是很赚钱的吗?有些医院的确很赚钱,但旱的旱死涝涝的涝死,这句话在医院也一样适用。
根据2022年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43.5%的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人力成本支出作为大部分医院最主要的支出常年占据着医院总成本的30%-40%。
在这一背景下,医院为了减少成本,应对财务危机,也就更有可能去利用规培生在医院体系中的“软肋”,用廉价的劳动力干着尽可能多的工作。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规培生作为未来医疗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件事不仅仅关乎规培生自身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也关乎我们自身,医疗体系是一个社会的保险,但当进入医疗体系的规培生自身都不保险的时候,如何为社会添加保险?
一个行业里如果大量存在剥削,那么一定是这个行业自身有问题。
图片
实习生和规培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他们和用人单位之间都存在巨大的不对等,但规培生更惨之处就在于,不同于实习证明,规培证明反而更重要一些,这么一个证明,它的重要性可以关乎乃至决定你二十多年的书白读,你过去的所有努力白费。
实习生可以选择实习单位,但规培生去了一家医院,不太可能去重新选择另外一家医院,尽管我们的医院在强调市场化,但我们的规培生,却又是非市场化的产物。
患者无法给医院点评,如果医院真的需要市场化的话,那么大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于餐饮平台那样的点评网站,患者打分透明公开。
同样的道理,规培生也是一样,无法自主选择医院,甚至没有规则体系去保障规培生的权益,薪资、加班全凭医院喜好甚至是良心。
如果一个行业仅仅依靠良心去行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最不值钱的就是良心,良心一定是建立在规章制度保障之上的,没有这个原则,良心很难约束人的欲望。
什么是权益?权益不是靠嘴巴说说,权益一定是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从规培生这个群体我们也能够看到,劳工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很可惜的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至少没有市场化的劳工组织。
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放缓,我们可能还会看到更多类似事件的发生,增长掩盖问题,下行暴露问题,问题一旦被暴露,底层劳动者的权益,可能会再度浮出水面,并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