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4万名青少年提供近弱视防控服务,被孩子们称为“黄妈妈”

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3月28日,在武汉市第三届“武汉工匠”表彰大会仪式上,武汉精益眼镜有限公司高级验光师黄礼妮被武汉市政府授予“武汉工匠”称号。几个月前,她还相继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技能人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荣誉。据悉,这两项是国家表彰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荣誉。
图片
黄礼妮获得“武汉工匠”荣誉
从一名普通的门店营业员,到国家级技能大师,黄礼妮在验光室方寸空间内,已经度过了28个春秋。28年来,经她验光后重返清晰“视”界的人不计其数。投身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弱视康复后,她已为4万多名青少年提供服务。在孩子们眼中,她是带来希望和光明的“黄妈妈”。
一眼“量”出顾客瞳距
“你的瞳距(即两只眼睛视轴的距离)比较小,应该只有59(毫米)。”只需一眼,黄礼妮就将一位顾客的双眼瞳距报了出来。现场测量后,准确无误。
这是3月23日在武汉精益眼镜总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黄礼妮时见到的一幕。看到记者惊讶的眼神,黄礼妮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我在测瞳距上栽过跟头,所以格外敏感,一般错不了。”
黄礼妮说的那次“跟头”,是2003年她参加中级验光员考试。在测瞳距环节,黄礼妮实际测量被测人的远用瞳距为68毫米、习惯近距离阅读时的近用瞳距为63毫米,相差5毫米。她如实记录下来后,却被考官判定为不合格。原来,当时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上都写着,近用瞳距和远用瞳距相差约2毫米。也就是说,如果被测人远用瞳距是68毫米,那么近用瞳距应该是66毫米。
这次考试失败,让黄礼妮觉得十分委屈。几年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眼镜验光员》(高级)出版,其中明确说明,瞳距的测量跟阅读距离有关。她用这个方法计算发现,当阅读距离为33厘米时,远用瞳距为68毫米,近用瞳距则为63.2毫米。
“这样说来,我当时测量的瞳距是对的。”那一刻,黄礼妮有种“沉冤昭雪”的感觉。
从那以后,她坚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如今,黄礼妮已是国家级技能大师,还在武汉市多所学校担任客座教师。教学中,她反复向学生们传达自己的从业理念:“专业验光师要做的不只是测出眼睛度数,还要根据验光仪、眼底检查等详细信息制定出治疗方案,给顾客以最舒适、最合适的眼镜佩戴体验。”在她看来,同一双眼睛在同一台仪器前,往往会因为被检测者的头位高低、仰合角度等细微变化,得出不同的瞳距、瞳高参数。“这就意味着,对于验光定配来说,精密仪器有时候不一定比精细的目测更精准,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仪器和设备,而是要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升验光技术,力争更高效且精准地为患者提供诊治康复的定制方案。”
图片
黄礼妮在教学中
“偷师”成就的“大师”
1996年,26岁的黄礼妮刚进入武汉精益眼镜时,只是江汉路总店的一名营业员。有一次,她无意中发现柜台上的墨镜少了一个,一名男性神色慌张。“有小偷!”黄礼妮不顾怀有5个多月的身孕,一路追赶数百米,终于在路人的帮助下将那人抓住。
事后,不少同事担心地责怪她:“为了一副眼镜,你挺着大肚子追那么远,万一出事了怎么办?”黄礼妮也有点后怕:“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既然我做这份工作,就不能出错。”
这种较真的精神,在黄礼妮以后的工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20世纪的武汉精益眼镜,几乎所有验光师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验光师“传帮带”培养出来的。刚入职的黄礼妮不甘于只做营业员,但又没有师傅带,便在店里不忙的时候,跟着学徒们上课“偷师”,然后回家对着书本仔细琢磨。遇到不懂的,第二天再向师傅们请教。“我没有师傅带,但当时所有的老师傅们都是我的老师。”凭着这股子钻研劲,黄礼妮很快在行业内脱颖而出。2007年,武汉市举办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大赛,初次报名的黄礼妮一举夺冠,此后又接连两年在省级大赛中获得亚军和冠军、两次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并担任多届国赛裁判、省赛裁判长,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技能人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全国技术能手、武汉工匠、武汉市技能状元、湖北省技能状元等荣誉。
图片
黄礼妮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黄礼妮天生对数字十分敏感,很多顾客的验光度数,她都能准确记住。但她仍在每天下班前,认真梳理当日的工作,将顾客的验光情况记在本子上,方便复查时查阅。不少顾客感慨说:“黄老师比我自己还了解我的视力情况。”
有一天,一位60多岁的顾客专程来到店里,拉着黄礼妮的手连声感谢:“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险些失明了。”原来,几个月前,黄礼妮在给她验光配镜时发现,无论怎么提高眼镜度数,她的视力都无法提升。闲聊时,这位顾客无意中说起,自己是最近两个月才感觉视力模糊的,可能是年纪大了。这让黄礼妮提高了警惕。凭着多年的经验,她怀疑是视网膜脱落导致,建议顾客前往眼科医院检查眼底。果然,在接受手术修复和治疗后,该顾客的视力有明显恢复。
“看不见了就要戴眼镜,这其实是很多人的认识误区。”黄礼妮说,在眼科行业,有“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的说法。有些人可能是假性近视,因为缺乏有效治疗和训练,后期转为真性近视,而有的视觉模糊可能是眼底病变造成,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更严重后果。
为4万青少年提供视力服务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黄礼妮收到了熟悉的问候。发信息的是一个名叫小辉(化名)的大学生。2013年前,黄礼妮刚见到他时,小辉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双眼矫正眼视力只有0.2,且有高度远视和散光。其中,一只眼睛先天性眼睑下垂遮盖瞳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视觉范围。他的父母曾带他四处求医,却一直得不到改善,几近放弃。
“这么小的孩子,本该是好奇探索世界的时候,却几乎连正常学业都无法完成。”黄礼妮痛心极了。在认真了解小辉的病情后,她给出了系统的治疗方案。一年后,小辉的裸眼视力从0.2提高了0.5,远视度数也从原来的+9.00度减少到+7.00度。
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小辉的视力无法继续提升。这个心结,让黄礼妮一直牵挂了6年。
2019年,武汉精益眼镜成立青少年视光中心,黄礼妮担任该中心首席专家。有了针对青少年近、弱视防控设备和专业团队,黄礼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辉。可这个时候,小辉已经快18岁了,治疗是否有效,黄礼妮心里也没有底。但小辉和父母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是您带给我们全家希望。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愿意试一试。”
就这样,小辉高考结束后,黄礼妮就开始对他进行康复训练,并全程监控他的视力变化。那段时间,黄礼妮几乎吃住都在公司,有时为了调整一个治疗方案,她和团队们常常讨论到半夜。终于,仅用了半年时间,小辉的视力从远视700度减少到250度,双眼裸眼视力稳定在0.8以上,基本可以不用戴眼镜了。
这一治疗结果,让小辉全家欣喜不已,更让黄礼妮信心倍增。“我们感知世界80%都来自视觉,从一定程度上说,提升弱视者的视力,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小眼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于是,黄礼妮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青少年近弱视防控上。有的父母将信将疑,担心钱花了还是无法改善孩子视力,她便拍胸脯承诺:“如果没有效果,我自掏腰包退钱给你。”截至目前,她已为4万余名青少年提供服务,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黄妈妈”。
图片
黄礼妮(前排中间)和她的团队
一般来说,针对少儿斜弱视问题,专业眼科医院给的建议一般都是让小孩6岁之前接受治疗,但在黄礼妮这儿总能遇到“例外”。比如,她用半年时间,将一名被医院判定为“无力”的13岁弱视少年,双眼视力从0.1调整到了0.9。去年夏天,她通过为期一个月、26次的视训,将一位24岁弱视女子的矫正视力从0.4提升到0.8。这位顾客给她留言说:“以前去很多医院看过,医生们都说已经过了最佳治疗年龄。没想到真的能好转,太感谢您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