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蔡怀军携国内首个AI综艺导演亮相网络视听大会

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召开。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行业的应用日益深广,尤其是文生视频等技术的突破,网络视听行业正处于自主拥抱技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窗口期,AI相关议题也因此成为全行业谋求转型跨越发展的焦点。
在主论坛上,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经理、副台长蔡怀军发表了《以“智”提“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芒果思考》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国内首个AI导演“爱芒”,并让“爱芒”为该演讲写了一篇“让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未来寄语。蔡怀军强调,“文化+科技”不仅是舞台上一个高难度的镜头,不仅是一个环节上的小小创新,应该贯穿于创意策划、落地执行、数据分析、商业化等全链路,才能影响整个产业结构,才能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和想象空间。
图片
蔡怀军。
1
网络视听行业全面拥抱科技
AI导演诞生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演讲中,蔡怀军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最近在芒果综艺《我们仨》中亮相的AI导演“爱芒”。“‘爱芒’是我们打造的国内首个AI综艺导演,背后有一群非常强大的老师,是湖南广电所有的内容制作超级团队,他们正在以几何倍速训练成长。”据悉,首位AI导演“爱芒”,其相貌由湖南卫视、芒果TV制片人的人像合成而来,声音则是采集了两个平台“95后”“00后”年轻导演的声音合成。目前,“爱芒”已参与制作了综艺《我们仨》,陪伴并规划了郭麒麟、毛不易等艺人的旅程,并娴熟地展示了自己在这趟旅行中对话、搜索、剪辑等各项功能。除此之外,AI导演还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小说及剧本结构化拆解,还能进行选角和演员一键定妆等。“‘爱芒’的诞生是湖南广电内容和技术双剑合璧,也是我们转型跨越的新质生产力。”蔡怀军说。 
纵观近年来的综艺节目,以“科技之美”凸显“中华文化之风”成为潮流。谈到这一点时,蔡怀军表示:“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以科技驱动创新、以创新放大传播’,打造更受年轻用户喜爱的主流精品。无论是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多地跨屏,还是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绘画+CG’,《超时空寻找》的历史还原,都让‘科技之美’凸显了‘中华文化之风’,这份美也充分共振到了用户的心里。”
蔡怀军透露,2024年,湖南广电将推出15个重点项目。新一季《歌手》将打造12场大小屏互动超级直播,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让文物活起来,还将推出《乘风2024》《中国村花》《另一种蓝》《群星闪耀时》《日光之城》等,呈现极致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探索,让主流成为顶流,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2
“文化+科技”不仅是舞台创新,
而应贯穿于整个影视产业全链路
蔡怀军认为在节目创作时,“文化+科技”不仅是舞台上一个高难度的镜头,不仅是一个环节上的小小创新,它应该贯穿于创意、策划、落地执行、数据分析、商业化等全链路,才能影响整个产业结构,才能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和想象空间。 
蔡怀军在演讲中透露,湖南广电高度重视探索大模型、AIGC等新技术,很早就搭建了“芒果大模型”,目前,在湖南广电的综艺节目、纪录片、电视剧、晚会等,数千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新技术使用占比超过90%;结合新技术,自主研发“AI智选剧本”等,大芒微短剧实现起量提质,剧本评估量翻番,创作效能提升40%;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国风国潮时,着手打造“数字文博大平台”,自研3D建模技术,解决了文物数字化效率卡点问题;开发“智能工具箱”,鼓励全球用户共创,助推文物真正活起来、走出去;运用新技术,打造“线上线下实景娱乐基地”“虚拟现实演唱会”等新型文化业态。 
要实现内容和技术的双剑合璧,也离不开人才。据蔡怀军透露,目前,湖南广电“内容+技术”复合型人才占比达到80%,技术人才“90后”占比达到70%。其中举办四届“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吸引了全球3万支战队参与,招揽了100多名算法人才。“在这里,他们不是单纯做基座、做运维的技术工种,而是解决内容需求、主导内容走向的创意工程师。” 
蔡怀军认为,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过程中,广电人要始终保持自信、自主,用好科技这一利器,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化危机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