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台湾花莲7.3级地震:破坏烈度可能达到10度,余震或进一步加重受灾

全文1540字, 阅读约需5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距台湾岛约14公里。

02地震已造成全台4人死亡,97人受伤,其中花莲县受灾最为严重。

03专家分析,台湾属于世界第一大地震带,因震源深度浅,破坏烈度可能达到10度。

04由于台湾地形特点,花莲县出现建筑物倾斜、山体崩塌等现象,后续灾害损失需看后续信息披露。

05此外,余震可能进一步加重灾区受灾,对台湾东岸、日本部分地区造成影响。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4月3日上午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距台湾岛约14公里。公开报道显示,本次地震造成了部分建筑倾斜、山体崩塌等影响。根据台湾消防部门统计,截至3日中午12时,地震已造成全台4人死亡,97人受伤。
图片
台湾地震现场画面
灾害学专家袁志祥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专访,分析台湾花莲县地震相关问题。
专家分析——
台湾属于世界第一大地震带,世界70%的地震发生在此
因震源深度浅,地震破坏的烈度可能达到10度
袁志祥说,中国台湾地区本身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组成部分,而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第一大地震带,一年的地震量约占世界发生地震总数的70%。因此,从地震活动性的角度看,台湾花莲县地震属于大地震带上的一次正常地震。
袁志祥说,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本次地震震级为7.3级,由于震源深度仅12千米,因此其破坏的烈度可能很高,“震源深度浅,意味着地震波没有得到有效衰减,破坏力就会更强。”
“一般5级以上地震的烈度在6度以上,可能会有人员伤亡。7级地震的烈度则可能达到9度。本次地震7.3级,烈度可能在9度至10度之间。”袁志祥说,7.3级地震毋庸置疑是大地震,这意味着当地的建筑物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破坏。
灾难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只会有震感,不会产生灾情”
余震不断或造成灾区受灾进一步加重
袁志祥说,台湾地区的地形特点为“中间是中央山脉,靠近大陆一侧相对平缓,面向太平洋一面则相对陡峭”,花莲县距离震源中心很近,因此出现了建筑物垮塌、山体崩塌等情况。由于台湾的抗震设防与大陆不同,最终的灾害损失则需要看后续信息的进一步披露。
袁志祥说,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结合以往经验分析,海啸对台湾西岸、大陆沿海地区的影响较小,可能会对台湾东岸、日本部分地区造成影响,“震源到大陆沿海地区不仅隔着台湾岛,还有至少近百海里的距离。因此沿海区域居民只会有震感,不会遭遇灾情。”另外,由于本次属于大地震,山区大概率会出现山体滑坡、滚石等现象,甚至一些山区的公路设施会垮塌。
图片
台湾地震对一些山区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除了地震,余震的影响也很大。”袁志祥说,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台湾花莲县附近在7.3级地震后,还发生了多次余震,其中有余震达到6级,这会进一步加重地震灾害的影响,“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受损后,余震可能会让受损房屋的结构遭到破坏,产生进一步的垮塌。”
此前报道——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福建、上海等地有震感
国家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Ⅰ级警报
4月3日上午7时58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距台湾岛约14公里。
据公开报道显示,我国福建福州、厦门、泉州、宁德等多地震感强烈;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有震感。
央视新闻报道,花莲县海域先后发生7.3级、6.0级、5.5级地震,花莲县接连发生5.9级、5.2级地震。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4月3日上午发布的海啸Ⅰ级警报显示,依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预计对我国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局部区域造成灾害性影响。
4月3日上午11时左右,央视新闻从我国自然资源部获悉,根据监测,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解除海啸警报。
直击现场——
台媒报道称地震造成建筑倾斜、山体崩塌等影响
当地多地铁路、机场停运
据台湾媒体报道,花莲市区北滨街一栋5层楼建筑,受地震影响,一楼梁柱断裂,整栋建筑物倾斜,不确定是否有人员受困受伤。
另外,当地还出现了山体塌方。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山体大量落石滚落,现场大量扬尘。
据悉,事发地位于花莲县秀林乡台九线上的知名景点崇德隧道口,原是可以观赏清水断崖的地点,但因为地震的关系,造成该地区大量落石,岩块掉落在马路上。该处最大的石块体积相当于半辆汽车的大小,由于余震不断,担心持续会有落石掉落,目前该路段已经封闭通行。
图片
台湾地震现场画面
同日,台湾多地铁路、机场停运。大陆临海地区多条铁路线路不同程度晚点。地震还造成台湾近10万居民家停电。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鹏康 编辑 李智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