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观察丨纳米绿色印刷制造技术

主讲专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 宋延林

图片

回顾印刷技术演进历程,从物理成像的雕版、活字印刷,到化学成像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再到新材料的应用,每一步都标志着行业的创新与进步。

图片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激光照排


在制版技术方面,研发了通过材料表面能控制的绿色印刷制版技术,解决了避光操作和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胶版印刷板材的电解氧化污染问题,采用纳米涂层替代电解氧化,实现了环保生产。在油墨应用上,实现水性油墨用于塑料印刷,有效减少了VOC排放,同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大印刷的概念,在不同基材上开发相应墨水,实现直接打印,从而避免了传统工艺高耗能和污染过程。此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通过“以印代染”的方式,在各种面料上打印出精美图案。<o:p></o:p>


图片
绿色印染


纳米绿色印刷制造技术应用及突出成果


为解决染料使用的污染问题,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利用光子晶体材料呈现颜色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微观结构反射和衍射可见光产生颜色,既环保又美观,在光子产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20年的努力,该技术已从实验室阶段发展到实用应用,可以在不同材质表面大面积涂布,甚至制作成墨水直接打印出彩色图案。这种材料还被用于艺术品创作,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种光半导体材料还被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通过模仿沙漠虫子的原理,可以在疏水基材上打印出亲水的图案,用于一次性检测多个指标,为环保和医疗等领域提供了便捷的检测手段。

<o:p>
</o:p>

打印高灵敏检测芯片


宋延林介绍,疫情期间开发的新型生物检测芯片,能通过手机APP迅速区分新冠和感冒病毒,后续研发的红绿灯式设备,更便于快速判断检测结果。结合纳米印刷与光学技术,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传统印刷电路板制造耗能高且污染大,为解决此问题,他提出用加法代替减法的绿色制造理念,即使用导电材料墨水通过打印制作电线,避免传统工艺中的污染,实现绿色制造。在多方支持下,建立了纳米电子材料生产基地,专注于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生产,并成功应用于电子标卡等产品,对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o:p></o:p>


图片
印刷纳米芯片实现手机快速检测新冠病毒


纳米绿色印刷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将印刷图案的精度从几十微米提升至几十纳米,解决了包括咖啡环效应和瑞利失稳在内的多个科学难题,实现了微纳米尺度点、线、面、体的精准控制。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单墨滴的精准控制,为3D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应用领域。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印刷术在电子领域的广阔应用空间,也将为解决科学难题和推动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o:p></o:p>


图片
解决打印过程中的科学难题


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基于墨滴精准控制的盲文印刷技术,克服了传统盲文印刷的缺点,便利了盲童学习,并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标识和北京冬奥会等。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单墨滴高精度3D打印,如牙齿和隐形眼镜。团队还创新了全彩色打印技术,通过一种透明墨水打印出细腻的全彩色图案,改变了传统对彩色的认知。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了墨滴碰撞的新奇现象,有望应用于能源领域。团队致力于将不同材料制成墨水,实现精准控制,并打印出各种应用器件,如柔性电路和器件,为电子产品带来创新。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也扩大了中国印刷技术研究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o:p></o:p>


图片
绿色印刷盲文出版技术


图片
单墨滴3D打印成型精准控制


团队利用纳米印刷技术制备触摸屏,简化了传统工艺并降低成本。同时提出了活性印刷概念,用钙钛矿材料制备高性能光电探测器和柔性太阳能电池,后可以为手机和手表充电。团队还探索了纳米印刷在芯片制造中的应用,成功在硅片上形成数十纳米线宽的电路,并实现了单颗粒精准控制。在芯片设计方面,通过模拟蚂蚁和蜜蜂的能量最低路线来解决最优串线问题,降低了电磁干扰、能耗和信号延迟。这些创新技术有望推动电子器件制造领域的突破和发展。<o:p></o:p>


图片
打印制备多层柔性电路


通过深入研究墨滴成型过程,成功实现了悬挂悬空线的印刷,精度达纳米尺度,进而能够印刷立体结构的器件。探索了纳米印刷的发展极限,并借助控制气泡演化,提出了实现分子尺度图案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印刷模板,控制气泡的曲率和压力,实现了气泡的均匀分布,并留下极细的线条。这种技术具有消除摩尔纹现象等应用潜力。他们还主持起草了印刷图形边缘控制的国际标准,为中国在印刷电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话语权。


纳米绿色印刷制造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环保油墨和绿色版材等技术方面已与企业合作,并成功支持了多家上市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的印刷和打印耗材行业做出了贡献。然而,对于更新的技术,尤其是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前瞻性技术,其实际应用需要更长时间,因为技术从原创到广泛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中,最初有很多是引进和模仿,真正自主研发原创技术的企业相对较少,因此今后研究团队将和企业需要更紧密地结合,以满足行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宋延林表示,随着中国科技和企业实力的提升,中国将出现一批在国际上处于原创地位的企业,引领技术发展。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长时间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