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亏了30亿!锂电新秀瑞浦兰钧夹缝求存

图片
又亏了19.43亿元!瑞浦兰钧四年亏损超30亿元。
3月26日,上市仅3个月的瑞浦兰钧公布其2023年业绩数据。与去年相比,亏损数额增加了331.1%至19.43亿元,超过孚能科技的17.7亿元,成为2023年国内亏损规模最大的锂电池上市公司。
瑞浦兰钧背靠青山实业,被称为“镍王之子”。刚刚公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仍未摆脱连年亏损的颓势。这一年锂电池销量增加17.3%,但营收同比下降6.1%,毛利率下降73.0%。
储能研究院还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产能利用率尚不足50%。不仅如此,由于瑞浦兰钧长期秉持的低价策略,使得产品价格低于行业头部公司20%,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无法及时传导给消费端。
如此困境之下,公司近期仍对外宣布,将在印度尼西亚建设首家海外工厂,并表示最快明年投产。锂电价格不断探底,行业越来越卷的当下,刚刚登陆港交所的瑞浦兰钧,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或规模提升走出困境?
目前公司股价已经由去年年底最高点的24.6港元跌至14.7港元,市值降至335亿港元。
图片
利润空间持续被挤压
瑞浦兰钧是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核心企业。青山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和金属镍生产商。
2017年10月,青山集团成立了瑞浦能源,专注于从事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三年后又成立了上海兰钧新能源。2021年8月,两家企业最终合并为瑞浦兰钧。
两年后的12月18日,瑞浦兰钧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其身后有一支庞大的投资队伍。投资方不仅有IDG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还汇聚了上汽系、中伟股份等一众产业龙头,以及浙江、佛山、芜湖、淄博等国资。
一直秉持“动力+储能”双轮驱动的瑞浦兰钧,上市前(2020年至2022年)公司储能电池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连年增长,分别为20.1%、40.7%、57.4%;动力电池产品占比则连续下降,分别为74.2%、46.5%、31.7%。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浦兰钧总产能达到35.2GWh,汽车装机和储能业务分别在国内排名第六和第四位。2023年储能锂电池海外订单规模达到39.4GWh,仅次于宁德时代。
然而,卖得越多亏得多。
瑞浦兰钧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对外销售19.48GWh锂电池产品,较上一年增长17.3%。但营收同比下降6.1%仅137.49亿元;毛利2.93亿元,同比降73.0%;净亏损19.43亿,同比增长331.1%。
根据公司此前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净亏损0.53亿元、8.04亿元、4.50亿元,累计13.07亿元。加之2023年公司净亏损额19.43亿元,可以得出,四年时间瑞浦兰钧亏损已达3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储能迅猛发展的2023年,公司储能业务却出现了萎缩。数据显示,瑞浦兰钧储能电池产品收入由2022年84.00亿降至2023年69.85亿元。不仅如此,毛利率更是由2022年的8.7%下降到2023年的4.7%。同期宁德时代储能板块营收599亿元,毛利率23.79%。
该公司在年报中分析原因时强调,由于原材料价格下行导致电池产品售价随之下降,但是,却需要一定时间才可传导至销售成本。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玩家不断增多,电池厂商盈利能力被削弱,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能传导至销售成本仍未可知。
“行业正陷入苦战,谁能活下来要看谁能将产品性价比做到极致。”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在公开场合表示,活下来的一个核心途径是,通过技术创新在性能上比竞品“好那么一点”,并且保证成本不增加甚至降低。
然而,如何成本保证不增加甚至降低?原材料价格下行如果在短期内无法传导至销售端,那么只会带来毛利率大幅下滑,导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资料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产品均价分别为0.54元/Wh、0.52元/Wh、0.76元/Wh和0.69元/Wh。不仅长期低于同行,与龙头宁德时代的价差更是达到20%。
瑞浦兰钧招股书显示,2022年业绩亏损原因包括“储能电池产品的亏本出售”。其2023年年报也显示,动力电池毛利下降192.4%,储能产品毛利下降55.6%,毛利率下滑至4.7%,而同期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的毛利率是23.79%。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电芯价格已跌至0.4元/Wh上下,个别企业甚至低至0.35元/Wh。据上海有色网(SMM)测算,目前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理论成本约为0.34元/Wh。也就是说,储能电池厂已经在成本线徘徊。
行业格局短期难改变
“我们这个行业是你想卷,但你没资格,卷不动。前面两个老大,谁卷得动比亚迪卷得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一次论坛上表示。
目前,锂电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国内最新的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车市场份额在过去3年中再度回升至50%,并在今年2月份高达55.2%,是第二名比亚迪市场份额的3倍。
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稳稳占据了前两名的位置。与此同时,2023年也赚得盆满钵满。2023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4009.17亿元,归母净利441.21亿元,日赚1.2亿元。同期营收6023.15亿元,归母净利300.41亿元,日赚0.8亿元。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年瑞浦兰钧动力电池装车量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1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6。公开数据显示,该公司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第4。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不仅延伸布局了上游资源,而且与国内外大客户签订合作,这些都使其市场地位很难被撼动。由于稳坐头把交椅,宁德时代产品价格也因此相比同行高0.08—0.1元/Wh。相比之下,二、三线储能电池企业单从规模上看便有较大差距,这也使其成本不占优势,盈利较弱。
毕绿新能研究院研究员程路表示,目前的行业格局已基本确定,如果在技术优势上没有突破,只是不断地重复低效产能投入,希望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二线企业很难撼动行业头部玩家的地位。
作者:储能研究院(春风访谈录MCN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