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死战不降,西方派雇佣兵当督战队,俄军用上“千刀万剐”战术

我们来说说,在军事方面,乌克兰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原因,或者说乌军为什么能够坚持到现在?
首先,乌军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主要还是因为俄军并没有对其下狠手,用大杀器。
在二战时,苏军的“钢铁洪流”就有了毁城灭国的能力。现在拥有了“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俄军,说其具备毁天灭地的能力也并不为过。然而在乌克兰战事中,俄军不仅没有打出毁天灭地的气势,连二战时苏军毁城灭国的套路都没有打出来,反而是慢吞吞地在陆地上打出了一战时战壕阵地攻击战的拉垮,海上更是被乌克兰的偷袭频频得手,连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都被击沉了,大型登陆舰的损失就更不用说了。
图片
俄军之所以打得这样拉垮,还是因为俄乌毕竟是斯拉夫兄弟,上手就用大杀器,莫说国际社会不允许,甚至俄罗斯民众自己也不允许。
此外,俄罗斯很清楚,北约才是其真正的对手,其打乌克兰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逼北约退回1997年的态势。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在和北约论生死,而不是在和乌克兰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一直准备和北约决战的俄军,在对阵乌军时,莫说会像用上大杀器,连在叙利亚战争中都是主力的俄空天军。现在主动出击的时候都很少,只玩远程攻击。
图片
俄军慢打乌克兰战争,还有在打击乌军有生力量之际,尽量减少本方战损,为未来经济建设保留精华,以使其军工企业为龙头的经济进入战时经济模式后,俄罗斯民族资本可以彻底摆脱西方资本控制的考虑。
乌军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西方不断加强的军援也是一个主要因素。苏联解体之后,自废武功的乌克兰不仅失去了核武库,其游离于欧美工业体系之外的军事重工业也逐渐荒废,例如:曾经有6万人之众的航天城,“南方机械厂”现在已经破产了。
所以到乌克兰战争爆发时,乌克兰早已不再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而是变成了欧洲最大的穷国。北约的军援就成为乌军对抗俄军时的救命稻草。从最初的“标枪”“毒刺”导弹到后来的“海马斯”火箭炮,察打一体无人机,“艾布拉姆斯”坦克“布雷德利”战车,再到现在的F-16战机入乌参战基本已成定局。
图片
北约对乌克兰的军援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在一直突破俄罗斯所设定的红线,以至于连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都在讲,“数月前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发生了”。
当然,北约提升军援规模和质量,是通常会选择俄军在正面战场占优势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俄军有过激的反应。
下一步俄军在谢韦尔斯克、恰索夫亚尔、库拉霍沃这三个方向上都有大突破的时候,F-16战机就应当会入乌参战了。当然俄军对北约军援的容忍,连第聂伯河上的桥梁都不炸毁,任由这些武器送上前线,也是因为其很清楚自己的真正对手本来就是北约,若是连拥有北约武器的代理人都打不过,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去和北约论生死的。
图片
最后,乌军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有其被裹挟的原因,乌克兰战事已经打了两年,乌克兰的人口已经损失了1000多万,愿意主动参战的人员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到了前线。
乌军征兵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前线得不到补充和轮休的乌军仍在坚持,部分也有被裹挟的原因,现在乌克兰高官及乌军高级将领的家人很多已经躲到了欧美,确实是北约为乌军将领提供的一份安全保证,他们又何尝不是北约逼迫乌军将领率部为其卖命的人质。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不仅有大量真正的雇佣兵入乌参战,北约各国也以“雇佣兵”的名义少量派武装人员上前线,毕竟北约先进装备的操作秘密还是要掌握在北约军人自己手中的。
所以,这些真假雇佣兵在乌克兰“纳粹营”激进分子的配合下,已经成为乌军的督战队。前线的每个乌军作战小组基本上都配备有两名雇佣兵,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北约掌握乌军的前线部队。
图片
在北约军援渐缓的大背景下,乌军现在的坚持已经非常吃力了。俄军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四大军区竞赛式的多路进攻,已经让乌军有生力量产生了巨大的损失,以至于国际社交网络上到处都在讨论俄军的这种“千刀万剐”战术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