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回国后不到24小时,美国制裁6家中企,美国国务卿也将访华

耶伦结束了自己为期6天的访华行程,临走之前还在北京品尝了一次啤酒。但耶伦回国之后,美国马上就开启了新一轮对华制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今后再有美国高官访华是否还值得关注?
据路透社、塔斯社等多家外媒4月10日报道,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6个来自中国的实体企业将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该部门拿出来的理由还是老一套,认定这些中国企业涉及所谓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
图片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本质上还是美国的报复行动。近期美国政界人物对中国的指责集中在两点上。第一点是美国政客认为中国正在输入自己的“过剩产能”,这影响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典型的就是电动车、光伏等新能源产品。第二点,则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正在通过种种手段援助俄罗斯,这和美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相悖。以上两个原因,再叠加上耶伦此次访华无功而返、双方未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合作,美方再度狗急跳墙也就成为现实了。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不光体现在贸易领域。本月初,美太平洋陆军司令弗林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消息,美军今年就可以在亚太地区完成中程弹道导弹的部署,此举是美军加强“岛链”防御的关键步骤,一旦部署完成将对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构成一定阻碍;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则扬言不许解放军“武力收台”。可以说,美国已经在经济和军事上展露出了其对华的獠牙。
图片
不过,对于这些制裁和充满野心的行动,中国早已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应对手段。相似的场景过去几年间出现过太多次了,几乎成了美国的“三板斧”,其具体流程是政界人士对华放狠话——派遣官员来华寻求中方让步——加强亚太军力部署。招数用多了也就不起作用了,这种“极限施压”如今已经无法对中国生效,此次耶伦空手而归就是例子。
中国的应对手段不难分析,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目前来看美国是铁了心要限制中国的发展,中美两国的沟通只能避免最恶劣的情况发生:例如战争。可以料想,今后美方挑衅中国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多,而想要打破这一僵局,关键之处就在于不能落入美国设下的圈套,而是要将精力放到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上去,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
图片
更何况,目前来看美国反倒是着急的那一方。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有意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访华,这是短时间内第二位访华的高级别美国官员了。虽然不清楚布林肯要谈什么、是否还会像耶伦这样无功而返,但可以肯定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布林肯必然有求于中国,但最后还是要看中方的态度,中方不答应的布林肯也得不到。
图片
相信为了配合布林肯访华,美国政府近期还是会用出上文提到的那套“三板斧”,继续对华施压以展现强硬来逼迫中国让步。不过耶伦此番行程已经证明这种做法无法取得多大效果,不带着解决问题的善意来,布林肯访华前铺垫再多也没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