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母女吃辣椒炒苦瓜,被“毒倒”!“致毒元凶”是什么?

“小赵,你这辣椒炒苦瓜怎么就害得你和妈一起进医院了?”小赵的丈夫小王急切地问道。这天中午,小赵下班回家匆匆炒了盘辣椒炒苦瓜,配着剩饭解决了午餐。不料,刚吃完不久,她便感到一阵阵反胃、心慌、头晕,紧接着开始呕吐不止。与此同时,家中79岁的母亲朱女士外出归来,看到桌上的剩菜,也忍不住尝了几口。谁料,半小时后,朱女士在厨房突然晕倒,惊得小赵立刻拨打120求助。
救护车呼啸而至,母女俩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根据症状初步判断为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然而,后续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并非一氧化碳中毒,而是亚硝酸盐中毒。进一步调查发现,家中厨房使用的食盐竟然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正是这场意外的罪魁祸首。所幸经过及时救治,母女俩最终脱离危险,顺利出院。
图片
这起看似普通的家庭事故,引发了公众对亚硝酸盐中毒的关注。生活中,这种与食盐外观极其相似的白色粉末,为何能引发如此严重的中毒事件?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类似悲剧的发生呢?让我们一起揭开亚硝酸盐的神秘面纱,守护餐桌安全,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01.
什么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作为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涵盖了诸如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外观上多呈现为白色粉末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盐在外观上颇为相似,极易混淆。
亚硝酸盐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特定用途,如作为肉类制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用于赋予食品特定的颜色(如红色)并延长其保质期。虽然亚硝酸盐在合规条件下对食品加工有益,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图片
亚硝酸盐的毒性在于其干扰人体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如若摄入过量,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表现为皮肤与黏膜呈现青紫色,情绪变得烦躁不安,精神状态明显萎靡,甚至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和昏迷等严重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致命。其毒发速度快,误服0.2g即可在10分钟内出现症状,2小时内可夺人性命。摄入量越大,症状出现越快,病情越严重。
图片
02.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
误食:亚硝酸盐与食盐外观相似,易被误用。误食过量亚硝酸盐,10分钟内即可出现中毒症状,2小时内可致人死亡。其毒发速度快、致死率高,让人防不胜防。
食用腐烂变质食物:腐烂蔬菜、剩饭剩菜、初期腌菜、久存绿叶菜及不新鲜海鲜干货等,因储存过程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可能导致其含量显著升高。过量摄入这些食物,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违规添加: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和个体商贩为追求食品色泽、口感或延长保质期,可能超量、超范围使用亚硝酸盐。消费者若不慎食用此类食品,将面临中毒风险。
不辨来源: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调料品和添加剂,其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这些产品未经监管,亚硝酸盐含量往往难以控制,增加了中毒风险。
图片
03.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正确方式
谨慎选购食品:购买正规渠道、有明确标识的产品,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调料品和添加剂。特别是肉类制品,应选择有品质保证的品牌,避免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熟肉。
提高亚硝酸盐认知:熟知亚硝酸盐的特性、潜在危险及其常见来源,并认清其与食盐的不同,以防不慎摄入。
合理储存食材:妥善保存食材,避免潮湿、高温等环境导致食物变质。蔬菜应尽快食用,不宜久存;腌制食品应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食用,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图片
使用限盐勺:控制食盐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使用限盐勺可以精确控制每次烹饪的盐量,有助于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
增加天然调味品使用:利用香料、低盐调味品增加食物风味,减少盐的使用。例如,使用葱、姜、蒜、醋、柠檬汁等天然调料,既能增加食物口感,又能减少对亚硝酸盐的依赖。
快出锅时再放盐:在烹饪接近尾声时加入适量食盐,既能保证食物的口感,又能避免盐分过度渗透到食物内部,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
注:文中健康养生建议 仅供参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