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收缩L2辅助驾驶,加码极越、无人驾驶出租车

图片
【摘要】据芯流智库的产业调研,百度apollo收缩L2辅助驾驶业务,已停止新拓展客户,只保留已有项目的维护。目前,百度在智驾上的布局重心,放在了极越汽车和无人驾驶出租车上,百度内部仍为极越汽车项目保留了一支技术团队专门对接。
在智能驾驶领域,百度是最早进入的一批。但Apollo平台“雷声大雨点小”,单靠L2辅助驾驶业务无法满足百度在智能驾驶行业的野心。
由吉利和百度合资成立的极越,是百度“造车梦”的重要载体。通过极越汽车,百度可以将其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据业内人士透露,极越汽车接下来起码规划了未来两代车型。
此外,L4无人驾驶出租车或迎来政策端利好,各地政府对此有补贴及其他支持,百度也会继续加注。
以下是正文:
百度是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的先行者之一,从2013年起便开始涉足智能驾驶领域。
相比当时市面上主流的L2级辅助驾驶,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是L4级自动驾驶的坚定支持者,从一开始即切入了L4级自动驾驶车的研发,宣称“将在十年内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宝马合作、上马Apollo计划、推出AVP、ANP以及Robotaxi等项目、不断调整IDG组织架构,不可否认,百度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是行业的佼佼者,但其商业化进程并不顺利。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百度产品和战略路线的不清晰,导致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商业落地和变现面临挑战。目前,百度智驾正在收缩L2业务,加码L3、L4。
在L2辅助驾驶业务上,据业内人士透露,东风日产原已确定定点采用百度的tda4-vh智驾平台,除此之外,百度亦有数个车厂定点,进展其实不错,客户对于百度技术方案呈现的效果也满意。
但有人士指出,自百度在比亚迪项目上遭遇挫折后,百度高层对L2辅助驾驶业务改变了策略。百度在智驾领域一开始是众星捧月,几乎所有主机厂都围着转,辅助驾驶预期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在此背景下,百度开始停止拓展新的车厂定点项目,只是保留人员维护原有项目。
受此影响,原定与百度合作的东风日产,开始寻找其他智驾方案商并特别青睐华为,但华为最后在东风集团中选择了新能源业务势头最好的岚图
东风岚图原来也是采纳百度的全栈智驾方案,百度L2辅助驾驶业务转型后,岚图原定将整体智驾方案拆为数个模块招标不同供应商,但华为的参与改变了这一局面。
由吉利和百度合资成立的极越,是百度“造车梦”的重要载体。通过极越汽车,百度可以将其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极越是唯一一个百度智驾能力全面赋能的智能汽车品牌,搭载了全国首个纯视觉自动驾驶系统。其实,极越原来的产品方案中是有两颗激光雷达的,后来做了取消。一位体验过极越汽车的人士认为,极越能够在智驾方案上以彩色渲染出详细的人体形态,体现了较高的智能化水平。
图片
图片来源:极越官网
鉴于目前百度已停止拓展新的L2辅助驾驶项目,极越成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技术载体,据业内人士透露,极越汽车接下来起码规划了未来两代车型。
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据芯流智库此前调研,规模化落地难是其面临的主要难题。无论是载人的Robotaxi、载物的truck还是高速巴士,若想实现规模化落地都得历经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可行性评估,自动驾驶技术需展示其感知能力、智能算法以及车辆控制能力。第二阶段是提升可靠性,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具备安全性和车规级,以确保在全天候、全地形的条件下均能稳定运行。第三阶段是满足广泛的场景需求,任何自动驾驶技术,都需满足高速和低速的场景需求。
高昂的成本是阻碍Robotaxi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套完整的Robotaxi技术需要几十万的投资,这使得其与传统相比成本不合算,难以形成规模化商业模式。
自动驾驶车辆早期成本普遍较高,主要是因为需要在成熟的车型上加装昂贵的自动驾驶套件。例如,百度的前三代自动驾驶车辆均通过改装完成,成本高昂,也会出现硬件失效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迭代,百度在2021年发布了第五代Robotaxi车型Apollo Moon,其整车和无人驾驶套件的总成本被控制在了48万元人民币。虽然这标志着无人驾驶车辆首次进入到普通量产乘用车的价格区间,但考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充电、保险等方面的运营成本,其相比传统网约车而言优势并不明显。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Apollo官网
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无人车只能在划定范围之内运营,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无人车在市场上的普及。
而且,从目前百度对外展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视频来看,乘客乘坐出租车其实需要有一个安全员坐在驾驶位,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当前阶段,并不能真的完全省去一个人力成本。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愿景虽然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但从长远来看,电动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斯拉在美国的发展已经显示出这一趋势的可能性,如果能够在政策支持下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将为全球市场树立标杆。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政府的补贴及其他政策支持,最高层面L4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开放,都是支持百度继续加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动力。
随着广汽和滴滴等企业也加入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对这个市场感兴趣。
虽然无人驾驶出租车当前的盈利闭环尚不明朗,且受到法规、政策、人员配置和市场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成熟,行业拐点似乎正在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