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汉举行的地下水科学领域大会,吸引数名院士和百名专家参会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耿婧 孙彦钦 邓娅敏
珍视地下水资源,保护健康生态环境。4月13日,第一届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单位的1200余名代表参会,包括7位院士,10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地下水科学领域的学术盛宴。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日趋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大背景下,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安全供给、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大会历时2天,围绕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地下水水质成因、地下水与人体健康、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地下水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多个领域设置24个分会场。
图片
活动现场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科学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致辞,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关心指导,以及全国地下水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表示,此次大会精英荟萃,群贤毕至,是我国地下水科学领域的“大阅兵”。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水文地质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校,地大已经形成了“水—土—气—生—环”跨学科专业的育人和科技创新体系。王焰新希望,本次大会能够充分体现“创新、合作、跨越、前瞻”的会议宗旨,促进地下水科学领域创新与科教产业融合,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图片
活动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袁道先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汪集旸院士和吉林大学林学钰院士分别作视频致辞。袁道先院士表示,地下水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本次大会上广泛交流探讨,为我国乃至全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的启发。
汪集旸院士谈道,地下水和地表水两者不可分,整个地球的水圈是一个整体,在开展科研时一定不要将两者分开,尤其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与此同时,在研究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时,除了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还应从地下微生物学展开。他还谈道,在研究地下水科学领域相关问题时,还要与国家的重大的工程结合起来。
林学钰院士表示,第一届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大会的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地下水科学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科教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并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出一流的贡献。她还谈道,在地下水科学领域的发展中,亟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多学科交叉背景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他们就是新质生产力。”林学钰院士说,她建议各级组织要更加高度地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扶持有科学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
图片
活动现场
大会期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郑春苗教授、吉林大学许天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先后作大会主旨报告,精彩纷呈,反响热烈。大会分会场还开展了484个报告,42个墙报,地下水环境监测、模拟与修复以及相关仪器设备公司参展,举办学术论文报展、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专题报告会、基金讲座、学科前沿发展战略研讨等学术活动。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及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协办。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