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怀念那年的二角菱

潮新闻客户端 马茂松
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降生在一个充满生机与变革的年代。
我的老家,那时是一个集体化组织,我们称之为“大队”。而我所在的小队,便是“第四生产队”,它有着类似军队的组织形式,严谨而有序。
我在这个充满集体精神的组织中度过了26个春秋,直到1983年分田到户后,才与这段生活挥手告别。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记忆中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便是每年秋天采摘池塘、湖泊与小型河叉中的二角菱。
二角菱,这个简单而纯朴的名字,背后承载了我对那片土地的无限怀念和深厚情感。
菱,这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有着两种形态。一种是二角菱,它的形状优雅而独特,只有两个角,仿佛是自然界的匠心独运。
而另一种,是四角菱,虽然也有其特别之处,但因为食用时容易扎破嘴唇,所以在我们的家乡并不受欢迎。
每当五月来临,池塘的水面上便会漂浮起嫩绿的菱叶。
它们犹如少女的裙摆,轻盈地在水中摇曳,为那片水域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进入秋天,这些二角菱便成为了池塘中的精灵,藏匿在菱叶之下,静静地吸收着大自然的乳汁,积蓄着通过光合作用凝聚而成的淀粉。
那时的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期待二角菱成熟期的到来。
十一国庆节过后,二角菱便陆陆续续地成熟,这也意味着采摘的季节来到。
我们这些少年们,会聚集在采菱的地点,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我们的采菱之旅。
早晨的阳光和煦不燥,我们每人自带采菱桶来到采菱池,然后跨入采菱桶,小心翼翼地摆放好小橙子,确保坐稳后,便用双手划动水面,向着菱叶隆起的地方前进。
图片
采收菱角。资料图。据CFP。
寻找那些隐藏在菱叶下的二角菱,就像是在寻找宝藏一般。
每当发现有多颗饱满的二角菱共生的菱朵,我们都会兴奋地大喊大叫,那份喜悦与成就感溢于言表。
采菱的过程,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乐趣。
在采菱桶中,我们会互相嬉戏打闹,比赛谁采得菱角多,谁能站立在采菱桶中,用双脚荡起水花。
那些欢声笑语,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美的记忆。
夕阳西下时分,我们都会满载而归。
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手中提着的,是那一篮篮沉甸甸的二角菱。
这些二角菱,被生产队统一分配,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些。
这是我们秋天的小确幸,也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慷慨馈赠。
每当这时,母亲总会用这些二角菱为我们煮上一锅美味的菱角。
那菱香味四溢,让人口中生津。
那种纯真的味道,仿佛是时光的馈赠,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时光荏苒,如今的老家已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大队和第四生产队。
池塘与小型河叉很多已被填平,二角菱也难得一见。
但在我心中,那段与二角菱相伴的时光,却永远清晰如昨。
那时的我们,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便捷,但却有着与大自然的亲近和与同伴间的纯真友情。
我们在田野间奔跑,在池塘中嬉戏,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也体验着劳动的乐趣。
如今的我,站在时光的另一端回望过去,那段与二角菱相伴的岁月仿佛成了一首田园诗,每一句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每当我读到古人对采菱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这些诗句仿佛就是对我心中那段时光的写照。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古人在夕阳西下时分,坐在采菱桶中,游划在菱池中,享受着采菱的乐趣。
他们的身影,与我在池塘边采菱的记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但那份对二角菱的怀念与热爱却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发醇厚。
它不仅仅是对一种食物的怀念更是对那段纯真岁月的留恋与追忆。
它提醒着我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那份与大自然和同伴间的深厚情感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的我,虽然已远离那片生长着二角菱的池塘,但每当秋天来临,我总会想起那片绿意盎然的菱叶和那些隐藏在叶下的饱满菱角。
它们仿佛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引领我回到那个充满欢笑与纯真的年代。
在我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梦里回到那片生长着二角菱的池塘边,感受那份与二角菱相伴的喜悦与满足。
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风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