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家、小说家郭平携新书《古琴丛谈》《广陵散》做客苏州上书洲书院

图片
春和景明,琴书相伴。4月14日下午,古琴家、小说家、文艺学教授郭平,携新书《古琴丛谈》《广陵散》做客东太湖畔苏州上书洲书院。
活动特邀苏州古琴研究会会长吕继东与苏州止安琴社社长卢一作为演奏嘉宾。一曲《普庵咒》,一曲《流水》奏罢,活动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古琴曾经作为“礼乐”制度中重要的一维而参与古代文明的建构,礼是法治文明,乐即为精神文明,这是古琴不同于其他民族乐器的重要文化属性。而琴又有大量丰富的琴诗、琴歌、琴谱,大量的古典文献资料,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映发。在学习琴的技法、技艺的同时,不能忽略古琴的传统文化属性,阅读琴学著作,古代诗词、文化典籍。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古琴因此就优于其他民族乐器,更不能往脱离历史文化、脱离人的生命体验的“道”上去拔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琴从圣坛走向崇山大川、流泉松月,走向日常审美、雅玩,它始终是奔腾的,伴随着个体的生活与生命历程。这就好比《春江花月夜》由那样阔大的哲学命题进入,最后仍要回归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种人的情感、情绪上来。习琴如耕田,耕作的是你自己的“心田”,一块小小的、让你的精神可以腾挪的、短暂地离开当下时空的田地。
图片
谈及对“知音”的理解时,郭平认为琴与人相伴,看起来似乎有点孤单的味道,但对弹琴者而言,却是一种自在与舒展的状态。“知音”是汉语词汇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汇,形容两个人相互理解、懂得的最高境界,不是用知文、知言,而是用知音,知道你的音乐、懂得你的音乐。可现实往往是知音难觅,因此琴人们宁愿对自然山水、对自己弹琴,在这个过程中,琴其实成了人的知音。琴遇知音,是中国文人盼望的人生际遇,而对“知音”渴求的情感,则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非常突出的表现。
活动现场,读者还就《广陵散》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古琴丛谈》中琴的个人风格、学琴的正路等问题与郭平交流讨论。更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古琴爱好者,分享了学琴于自己心性的修正以及精神的滋养。气氛热烈,意犹未尽。
图片
活动最后,郭平演奏一曲《龙朔操》,带读者重回“昭君出塞”的悲凉之境。古琴与书,都是“沿着历史长河漂流至今的船”,让今天的我们有机会体味与历史上伟大的性灵“同样的喜悦或悲痛”。(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