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尿色变深,一查竟是癌!这类人群患胰腺癌是常人的18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宋黎胜
尿色变深以为是近来水喝少了,没想到到医院一检查,“魂灵儿都吓出”,近日,子女陪年近八旬母亲到医院复查,回想起这段惊险经历,仍心有余悸。
尿如“浓茶”,查出胰腺癌
曾奶奶(化名)平时身体还算可以,胃口较好。大约1个月前,老人无意中发现自己小便越来越黄,以为天气热起来了,喝水少之故。多喝水了,尿色却依然如“浓茶”一样,与此同时,她胃口也莫名其妙越来越差。
不放心的儿女带老人家,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副主任金巍巍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通过病史了解到,老人大半年来有间断发作的腹痛,曾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内结石形成,考虑胆囊炎发作,做了微创胆囊切除术。术后老人仍觉得上腹部隐隐不适,医生分析可能是术后粘连所致。老人及子女可能连做梦都想不到,恶疾已悄然缠身。
尿液深黄、腹痛……经验丰富的金巍巍主任立刻警惕起来,检查果然发现曾奶奶胰头长了一个直径3公分的肿瘤。“尿色变深,怎会和癌症扯上关系呢?”得知母亲得了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儿女一时难以接受,眼睛湿润。 “肿瘤堵塞了胆道引起胆管梗阻扩张,总胆红素已高达111.5(正常值在24以内),接近正常值的5倍,尿色也因此变深。”
“经过缜密评估,老人胰腺癌没远处转移,有手术根治切除机会。”但金巍巍主任表示,年近80岁的曾奶奶同时合并梗阻性黄疸、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诸多疾病,使手术难度陡增。
图片
牟一平(左二)等在查房 受访者供图
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该院院长助理、胃肠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牟一平教授组织、联合肿瘤内科、血管外科、麻醉科、介入超声科、放射科进行了多学科(MDT)会诊,制定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先由介入超声科叶瑞忠主任行PTCD穿刺引流,解除胆道梗阻、药物护肝治疗;同时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进展,辅助以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在一系列充分术前准备后,牟一平教授决定为老人施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
“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因涉及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胃幽门等多个器官,周围血管‘丛林密布’、错综复杂,手术风险大、操作难度极高,被公认为普外科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
手术中,牟一平教授、金巍巍主任与台上助手朱启聪医生等默契配合,借助机器人3D高清放大视野,建立胰后间隙、解剖离断胰颈、分离胰头及十二指肠后缘组织,接着游离并空肠,离断胰腺钩突,同时兼顾淋巴结清扫和血管裸化,完成胰腺钩突全系膜切除……最终在团队协作下,耗时3个小时成功实施了RPD手术。术后第一天曾奶奶便下床活动,很快就痊愈出院。
慢性胰腺炎人群患胰腺癌明显增高
牟一平教授介绍,目前,胰腺癌的病因还不明确,但从文献报道、临床调查来看,胰腺癌的发生与人们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中,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酗酒、高油高脂饮食是其危险因素。
牟一平教授表示,相关研究证明,吸烟发生胰腺癌的几率较不吸烟者高出1.5倍,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机会越高,若每天吸1包烟,胰腺癌发生在男女两性中分别高出不吸烟者4倍和2倍;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肪及高蛋白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加重胰腺负担,易引发胰腺炎。需警惕的是,有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致使部分成转慢性,慢性胰腺炎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18倍。换句话说,慢性胰腺炎如再不注意加紧治疗,就有发展成胰腺癌之可能。
“有高危因素者,应尽早改变生活方式,坚持定期体检,尤其是新近出现血糖高、反复发作‘胰腺炎’,或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者。已诊断为胰腺肿瘤者,则应尽早进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高龄患者体质差,基础疾病多,但不是禁区,我们团队已为数百名高龄患者顺利完成微创胰腺手术。”牟教授提醒道。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