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雷电、血、社交......恐惧症有多种类型,但病因和隐患是一致的!

01、恐惧症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
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让从没见过蛇的婴儿看蛇的图片,随即,受试婴儿的瞳孔明显变大了,但周围的光线并没有变化。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婴儿脑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被激活了,当人产生压力反应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表现。换言之,婴儿本能般地对蛇感到恐惧了!
所以,科学家认为,很多人怕蛇是与生俱来的。蛇类在1.3亿年前就出现了,与人类相处了非常长的时间。蛇经常袭击人类,在医疗条件差的时代,很容易造成人类死亡。
久而久之,人类对蛇的恐惧越来越强烈,并刻进了可以遗传的“基因表达”里,让后代第一次看到蛇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地感到恐惧,及时回避。对蛇的恐惧是祖先给我们的馈赠,有助于提高警惕,防范潜在的危险和隐患。
可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频繁产生没必要的恐惧情绪,反而会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就会被诊断为恐惧症!
恐惧症,又被称为恐怖症,是指患者对于外界物体、某些处境或在与人交往时,感到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不安。恐惧症发作时,患者很可能会脸红、气急、出汗、心慌、无力,甚至昏厥。
恐惧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2倍。而且,恐惧症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可根据症状分为广场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指的是患者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时感到极端恐惧,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迫切地想逃离。
社交焦虑障碍,指的是患者非常害怕社交场景,担心会出现让人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
特定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一种或少数特殊物品、生物、情境或活动感到害怕。其实,特定恐惧症是一个统称,如果要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幽闭恐惧症、雷电恐惧症、高空恐惧症,包括晕血症(又称为血液恐怖症)等等。
以下是DSM-5(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ICD-11(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对于“特定恐惧症”的诊断标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了解。
ICD-11中“特定恐惧症”的核心(必要)特征:
● 暴露或预期暴露于一个或多个特定对象或情境时(如接近某种动物、高处、幽闭的空间、看见血或伤口),产生明显且过度的恐惧或焦虑,这种恐惧或焦虑与这些特定对象或情境造成的实际危险不相符。
● 患者主动回避这些恐怖对象或情境,或带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去忍受。
● 与特定对象或情境相关的恐惧、焦虑或回避模式并非暂时出现,即会持续一段时间(如至少数月)。
● 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更好地解释(如社交焦虑障碍、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 症状导致患者对体验持续的焦虑症状感到明显痛苦,或导致患者的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严重损害。如果功能得以维持,则只能通过付出大量额外的努力。
DSM-5中“特定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A、对于特定的事情或情况(例如,飞行、高处、动物、接受注射、看见血液)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注:儿童的害怕或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依恋他人。
B、恐惧的事物或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
C、对恐惧的事物或情况主动地回避,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D、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特定事物或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
E、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F、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G、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包括:(例如,在广场恐怖症中的)惊恐样症状或其他功能丧失症状;(例如,在强迫症中的)与强迫思维相关的事物或情况;(例如,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提示物;(例如,在分离焦虑障碍中的)离家或离开依恋者;(例如,在社交恐惧症中的)社交情况等所致的害怕、焦虑和回避。
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02、主要根源是内隐记忆层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在别人看来,恐惧症患者害怕的事物、情景一点儿都不可怕啊!公共场合其实很安全,跟人聊天也明明没那么难,他们怎么会恐惧呢?
至于恐高症、晕血症等,一般人从高处往下看、看到鲜血也会紧张,这可以理解,但不至于恐惧得晕倒啊!
关于恐惧症的病因,主流精神医学认为是还不明确的。有的患者能说出一些原因事件,但有的患者完全说不出来,他们也感到莫名其妙。
而且,就算有的患者能想起一些原因事件,但那往往是很多人也经历过的,并不算特别严重,为啥别人不会得病,他们会得病?
所以,主流精神科大夫认为,恐惧症与遗传因素、大脑神经组织、后天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关,但主要是生物学因素导致的,这些患者生下来就不一样。
其实,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恐惧症的主要病因是非常明确的——是患者后天经历中的病理性记忆,而且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
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令患者的病理性焦虑情绪不断累积,从量变到质变,直到出现最严重的焦虑情绪,也就是恐惧。而不同患者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有所不同,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对不同的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惧。
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可以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将恐惧症背后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进行精准化、高效化的修复,再结合认知强化干预、深入的家庭治疗等等,恐惧症症状可以快速消失,患者真正走向康复。
比如,有一名幽闭恐惧症患者,她非常痛苦。很多女性喜欢去商场购物,但她每次去商场的时候会特别害怕,不到半小时她就待不下去,必须赶紧离开。家人都问她,为啥那么害怕?商场很安全呀!但她说不出原因来,总之就是一踏进商场的门就开始焦虑不安。
逐渐地,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因为无法长时间待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她无法工作,只能待在家里,社会功能受到很大损害。
后来,她接受了临床心理干预,我们发现这位患者之所以患有幽闭恐惧症,是从雷电恐惧症演变而来的。
有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可是她的丈夫和孩子都不在家。她一个人待在家里,心里极度害怕。这种强烈的恐惧情绪持续了数个小时,她就落下了罹患雷电恐惧症的病根,而且恐惧情绪与密闭空间结合,她在密闭空间里也会表现为极度焦虑情绪,甚至恐惧。
还有,很多青少年、年轻人是“社恐”。有些只是自我调侃,但有些人确实达到了社交恐惧症的地步,跟家庭以外的人面对面交流时,会紧张得出汗,害怕得腿软。
其实,这部分患者的社交恐惧症主要源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他们一面对社交情景,马上会激活心理创伤,感到非常恐惧。
不过,得益于如今互联网时代,很多青少年、年轻人虽然对现实世界中的社交情景感到恐惧,但仍会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网友交流,甚至跟网友打得火热。
所以,网上调侃这部分人有“社交牛杂症”,在现实生活中是“社恐”,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了也恨不得当透明人。但在网络中,他们是“社牛”,特别爱评论别人,跟网友聊天时像“话痨”似的,止都止不住。
03、恐惧症患者要注意这个隐患——容易被人PUA
恐惧症患者缺乏安全感,特别容易依赖身边的人,这就会衍生出一个极大的隐患——容易被人PUA。
当一个人陷入恐惧情绪时,会本能地想从令其恐惧的情景中逃脱出来。一旦有人帮助他们成功脱离,他们很容易立刻对其产生信任感,甚至产生爱慕,对其掏心掏肺。
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就是利用受害者的恐惧,骗取他们的信任,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电话诈骗,犯罪分子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警察,一上来就严肃地说你的银行账户出事了。
如果受害者马上感到恐惧了,他们又会抛出解决办法,让患者转移资金,并要求受害者必须在某时限内完成,否则后果很严重。受害实在太恐惧了,迫不及待想从恐惧情景中脱离,他们很容易失去理性,被骗取了大量金钱。
还有,去年大热的电影《消失的她》中,男主角何非制造了一场车祸,令李木子对他产生爱慕之情。因为他知道李木子的父母是在车祸意外身亡的,她对车祸有很大的恐惧。
所以,何非设计了一场车祸,虽然车祸没对他们造成实质伤害,但足以激活了李木子的恐惧情绪。这时,何非再出手相助,李木子产生了一种只有何非才能保护自己的错觉,对他死心塌地,最后被他利用,还惨遭杀害。
所以,当我们陷入恐惧情绪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我觉察意识,及时恢复理性,分析现实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方的意图,不要轻信别人,避免被人利用、洗脑。
尤其是恐惧症患者,要积极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路线图,即使未能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也可以在接受精神科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康复方法。
比如,在身体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适当地强身健体,甚至学习跆拳道、拳击等课程。这不但能增强体魄,还会形成肌肉记忆,当遇到意外事件或别人的欺凌时,我们更有可能作出本能般的反击,又或者敏捷、快速地逃跑,实现自我保护。
当拥有一定的自保和反击能力后,患者的内心也会更加有安全感,恢复一定的自信,降低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