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猎奇到共情,短剧为何如此“上头”!

最近一路狂飙的短剧市场,如同一股旋风在江岸掀起热潮。
所谓“短剧”,即是短小精悍的网络剧集,通常单集时长在3~5分钟左右。
图片
靠着“1分钟8个反转”,节奏快、情绪强、“不讲逻辑”,加之“品类”多样、元素多元,这样的“快餐爽剧”很快成为影视业的头部“顶流”。
据《2023短剧行业研究报告》统计,仅在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就达到373.9亿元,预计将在今年突破500亿元。
图片
相比之下,2023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收入也仅为549亿元。
图片
可见短剧作为新型影视形式乘风崛起,正在以爆发式增长态势迅速激活短剧市场,为影视行业带来新活力。
站在这一现象级“风口”,我们来看看江岸这群“短剧操盘手”。
图片
进入5G时代,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人们的闲暇时光被大量碎片化,各种新兴娱乐活动和APP使得零碎时间显著增加。
如何完成便携化和智能化转型,成为影视领域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一批“短剧”拍摄企业在江岸应运而生。
位于青岛路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区的武汉微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微梦传媒”),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早在2022年,以影视剧策划、制作、发行及图文营销等文化艺术类为主业务的微梦传媒,就开始尝试将一部分业务分支嫁接到短剧拍摄上。
2022年微梦传媒共拍摄了2部女频短剧小试牛刀。即便有较为完善的编剧、拍摄剪辑及演员等专业团队,但初次涉足新赛道,对于这类切片式短剧的节奏略显生涩,经验上的不足当年并没能激起更大的水花。
图片
在互联网的流量旋涡里打转多年的微梦传媒深知“在流量的海洋里,成为爆款的一定是少数”,于是在去年重新调整了短剧发展方向,与抖音、九州、点众等平台合作,在女频、男频、悬疑等短剧频道共计推出6部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决定恰好迎合了当下市场的需求,让微梦传媒赶上时代发展的浪潮。
其中一部女频短剧的播放量突破六千万,整体发展势头向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整个团队,在不断地磨合中更加默契、成熟。短剧的视觉传达,也从最初略显粗糙的视频走向了精细化和品质化。
图片
短剧仿佛成了“日赚千万”现象的频发领域,但没有持续的内容供给,爆品就只能昙花一现。
剧本是有时效性的,观众的口味和认知在不断更新,所以一个完整的剧本周期最好不要拖太久。
图片
因此,好的剧情创作成为短剧最耗时、也最有挑战的一项工作之一。
早期大多短剧编剧是网络写手转型而来,使得初期很多制作更像是网络小说的视频版。
图片
而现在的短剧内容则更加精良,大量专业人士的涌入,让整个行业的基准线迅速拔高。会讲故事,并把看似缺乏逻辑的故事讲得更有情绪,密集的情节反转不断铺陈,让人看得直呼“上头”!
图片
图片
此外,现在的短剧更加重视叙事的纵深延展。结构设计精巧、能引发观众思考、传承传统文化等“去同质化”剧情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据微梦传媒短剧事业部负责人王依介绍,他们团队在敲定剧本大纲时“会根据短剧市场的发展,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创作出观众想看爱看的剧情”。
图片
从选定题材到完成剧本,可能只有短短几天时间,拍摄过程往往不会超过一周,后期制作更是力求在一两个月内全部搞定。
整个流程分工明确,节奏紧凑,每个环节都追求短、平、快。
图片
现在的短剧,日益呈现“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态势,也走向专业化、精品化、创新化发展的新航道。
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短剧,打通网络平台与传统媒体的次元壁,获得主流媒体的纷纷认可。
图片
位于后湖街道的众创网(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去年拍摄一集《生活中的数字人》科普小短剧。三分半钟的时间,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演绎,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数字人的“日常生活”。
数字人的倾情加入,让不少人对“形、动、智”兼备的虚拟人更加好奇,甚至发出“这部剧到底是真人还是数字人参演”的疑问。
图片
该短剧也获得市科协科普短视频大赛区三等奖。
短剧内容和制作水平的提升,配合其体量轻、节奏快、内容高浓的特性,还将衍生创造出许多跨界合作、题材创新的“新风口”,这种趋势会推动短剧经济的良性循环。
文旅和短剧结合也将成为其中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图片
以江岸生活、里份文化、红色文化及历史老建筑为创作背景,已成为打造“网红江岸”的新风尚。
“取材江岸非遗故事、围绕历史风貌区漫游线路、文化生活、历史建筑等特色内容,创作出既满足传播逻辑又具有故事承载力的文旅主题短剧,是我们接下来想要突破的方向。”王依谈起短剧未来的“微创新”略显激动地表示,“希望我们创作的短剧也能为江岸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图片
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短剧正在逐步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阶段。
如今,宛如数字时代的“大航海”,短剧市场正悄然改变着许多事物,展示无限可能!
(来源:江岸区融媒体中心)